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井下作業機械設備管理淺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井下作業行業的發展,機械設備逐步向大型化、智能化、多樣化的方向發展。由于井下作業技術和機械化施工的迅速擴大,設備的管理就成為了滿足工程作業的基礎,具有越來越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井下作業;機械設備;設備管理
設備管理是一門新興的應用學科,它包括系統理論和實踐經驗兩個有機的組成部分。隨著井下作業行業的快速發展,機械設備開始向大型化、智能化方向不斷發展,設備管理成為促進井下作業向現代化發展的重要一環,具有重要的意義。
1工程設備管理的重要性
由于井下作業施工多為野外施工,時間緊任務重,工作環境惡劣,這就對技術隊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專多能全面發展。同時,隨著井下工藝的不斷進步,工程技術服務越來越依賴現代化設備,因此,設備管理幾乎涉及到井下作業的全過程,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
1.1關系到企業的市場聲譽和可持續發展
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設備管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生產一線,生產進度能否連續進行,因此,設備管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技術服務隊伍在能源市場的聲譽,是企業生存的基本保障度,對于企業的生存有著重要意義。井下作業設備工況的良好,直接保障了技術服務隊伍開展作業施工,使企業能夠在市場競爭中不斷提升,競爭力得以加強。反之,如果設備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小問題,得不到最快的恢復,則耽誤整體生產時效,影響油氣的開采,會降低井下作業服務的價值和市場聲譽,甚至丟掉市場,喪失生存的根本。
1.2關系到服務的成本和企業資金的合理利用
井下作業設備的管理除了對技術服務產生深遠的影響,還表現在設備投資效果、維護保養以及材料消耗上。加強維護保養,能有效地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和檢修周期,節省維修費用和減少停工損失。隨著現代化設備的不斷發展和普遍使用,設備所占資金在固定資產中的比例越來越高。顯然,想要確保企業的經濟效益,就要合理的提高資金的利用程度,而這當中設備的掛你無疑是企業長久發展的根基。具體說,就是取決于設備經濟管理的一系列環節是否達到最佳水平。
2工程設備管理存在的問題
2.1工程設備管理與生產管理存在矛盾
井下作業設備管理人員往往不在技術服務第一線,不能第一時間對生產一線人員進行技術指導,而生產現場的施工人員業務能力參差不齊,不能做到對設備、機械進行有效的保養和使用,而操作手對施工技術所知甚少,處于施工被動或受支配地位,這樣工程設備設備管理被大大削弱。
2.2施工任務繁重,工作環境惡劣
在技術服務施工過程中,由于工作任務量大,技術服務勞務人員匱乏,投入的工程設備數量又不多,多數情況下,靠加班作業來完成施工任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工程設備設備的超負荷運轉,有些時候甚至在帶病作業,極大地影響了工程設備設備的技術性能狀況與使用壽命,加速了工程設備設備的老化。結果導致大量工作集中在維修階段,而較少注意設備全過程的管理。不能適應對現代化工程設備進行系統管理的要求。
2.3工程設備人員素質不高,培訓少
(1)現場使用問題。施工現場工程設備設備的操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很多操作人員本身文化層次較低,又加之沒有經過正規的培訓就直接上崗,先上崗操作一段時間,再去補辦一個操作證的現象時有發生。一方面說明了企業在管理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原則性的漏洞,另一方面,說明現場施工人員很難掌握設備的準確要義,往往在使用的過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此外,個別操作人員責任性不足,在自己有事需要離開本崗位時,沒有進行必要的流程而是隨便叫一個對本工程設備而言沒有操作經驗的人來代班,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設備真實能力的發揮。施工現場有時為了應急,不少施工現場會出現隨意叫一個略懂一二,但沒有受過專業培訓(當然也不具有操作證)的人員來進行機械設備的操作,往往這樣做一則影響設備真實能力水平的發揮,二來存在安全隱患,沒有出事怎么都好說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設想。這種通過某種渠道去搞一本操作證來應付檢查,忽視必要的培訓,會使設備操作人員不能真正掌握操作的要領,難以完成一些難度較大的工作,且存在較大的風險。(2)培訓問題。傳統設備管理培訓,只注重設備管理機構和專業人員的參加,也沒有針對管理人員和一線操作人員互動溝通的教材,往往造成的直接結果就是生產一線的說機關的,機關人員無法體諒生產一線的人員,總而總之,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同時使雙方越來越難以協調,影響企業的良性發展。
3工程設備管理措施
目前,井下作業工程設備管理工作,盡管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仍有許多不能令人滿意的地方,歸根結底是設備管理思想、制度建設及專業人才培養跟不上時展的步伐,成為制約工程設備管理發展的瓶頸。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對工程設備進行科學有效地綜合管理,仍是井下作業工程管理中的一件大事。
3.1樹立現代化的科學管理思想
工程設備管理現代化,首先是管理思想的現代化,運用互聯網+思維進行思考,將設備管理與互聯網相融合,即樹立設備綜合管理的思想,明確設備在企業生產中的位置、環節,同時利用互聯網+的方式,將設備數據化,將問題緊密化,當有問題發生時,能第一時間將問題反饋給設備管理技術人員,方便生產現場與設備管理技術人員互動,形成有問題早發現早治療的格局,運用系統管理理論,改變過去孤立地看待設備管理的觀念,做到與企業管理現代化同步發展。
3.2完善設備管理組織和管理制度
根據設備管理現代化的要求,從制度上對設備管理責任進行明確說明,同時不斷調整、改革設備管理與維修組織機構,健全規章制度。將設備管理理念與員工組織結構相適應,結合互聯網思維,形成設備與人員、組織結構相結合,強化設備的管理理念。健全設備前期管理、狀態維修、改造更新和獎懲制度,以適應設備管理現代化的需要,仍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務。
3.3采用先進的設備管理方法
推廣應用設備診斷技術,將設備所產生的問題進行歸類劃分,按照難以級別進行區分,從而為維修奠定基礎,從狀態維修向預知維修發展。應用ABC分類法提高備件管理水平,應用網絡技術組織關鍵設備大修理工作,達到縮短修理工期和維修費用、資源優化的目的,以提高設備壽命周期各個環節的經濟性。
3.4加強崗前技能培訓
操作人員上崗或轉崗之前都必須按照設備操作使用說明書進行專業化、系統化操作、維護保養培訓,并進行認真地上崗考核,要確保操作人員操作技能熟練、會維護設備、懂設備的基本原理、熟悉設備容易出現故障的情況及如何處理等。與此同時,加強操作人員的安全意識,讓他們明白懂得技術操作規程的重要性,不光是為企業而生產,也是為了確保自己在干活過程中的自身安全著想,做好必要的宣傳引導工作。操作人員素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設備的使用壽命、施工安全、生產效率,更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
3.5強化施工作業中工程設備管理工作
一線作業項目要周密安排,搞好設備組織工作,及時對設備進行調配。加強班前會制度,讓操作員工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保證施工過程的平穩安全。工程設備操作手要服從作業項目安排,結合工程設備狀態視情況作業;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隨時觀察設備的動態狀況,及時排除各種隱患,杜絕因油水等問題影響正常運轉;要嚴格執行機械保養制度,避免過時保養,使工程設備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機械部件隨著使用的延長,常常會發生一定程度磨損,這就需要設備管理人員做好日常的管理和維護,并且對于易于磨損的機械部件做好必要的儲備工作,減少設備維護造成的占產周期過長的問題。
4結論
綜上所述,使用現代化設備,崗位分工較細,經常是單工序操作,設備結構復雜,人的感官能力難以適應。但也因為這些原因使人與人直接的溝通減少了,因此,要求加強人機關系的研究,以保證人與設備的協調。現代化工程設備技術綜合性強,全過程環節多,且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因此,必須進行系統管理,確保服務體系得優化運轉。
參考文獻:
[1]范新忠.探析井下作業質量管理與控制[J].化工管理,2015(29).
[2]邵曉宇.如何通過加強質量監督管理提高井下作業質量[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6(04).
[3]王學寶,韓軍,張俊桃.井下作業及監督要點[J].民營科技,2016(10).
[4]劉偉.淺談石油井下作業安全事故及對策[J].石化技術,2016(09).
作者:牛燕 單位:青海油田井下作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