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交通工程施工管理及質量控制淺議,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管控力度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公眾的出行質量。如何提升交通工程施工管理的技術水平,加強施工質量控制體系建設,是現階段提升工程項目安全性與穩定性的當務之急。本文重點討論了當前交通工程施工管理及質量控制中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交通工程;施工管理;質量控制;對策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地區間貿易往來的不斷增加,交通出行成為現代社會必不可少的環節。確保交通工程建設事業積極發展,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推動經濟發展的必要基礎。
一、施工管理及質量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和控制缺乏靈活性
眾所周知,交通工程項目管理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項目所處的區域、采取的管理模式等。當前,在交通工程項目施工中,存在管理人員考慮問題不全面的問題,忽視了工程項目與周邊地區、環境的整體關系,導致工程投入運行后無法取得相應的收益和效果,造成大量的資金損失和資源浪費。此外,交通工程項目管理模式流程化的問題也較為突出,繁瑣的制度一定程度上打消了施工人員的積極性,導致施工人員缺乏風險意識,施工質量問題和安全問題頻發。
(二)前期施工勘探不充分
在交通工程項目施工中,有不少施工單位為了追趕工期,不重視或不開展前期工程勘察,導致施工方案缺乏合理性和實踐性,后續施工過程中出現停工、返工等情況,甚至需要重新規劃路線和施工方案,造成大量資金和資源損失。如果在環形公路、山路、跨山、跨河大橋、地鐵等工程項目施工中,缺少完善詳細的現場勘察,將會導致施工規劃和方案設計出現漏洞,延緩施工進度。
(三)監督管理體系不完善
交通工程項目施工周期長、線路廣,通常需要多個部門甚至地區之間協調管理,施工技術人員流動性大、工程監管監測標準不詳細、相關工作的責任劃分不明確等現狀,嚴重影響了施工作業的高質量、高水準、高效率開展,導致工程質量參差不齊。
二、施工管理及質量控制問題解決策略
(一)從細節入手,完善施工規劃
要確保交通工程項目具備實用性和持久性,就必須從細節入手抓好施工管理及質量控制。嚴把施工原材料關,對水泥、混凝土、設備儀器進行抽查檢驗,同時,加強對施工技術人員的考核和培訓,要求技術人員結合實際施工情況,科學合理地展開設計工作。針對特殊的施工狀況,施工單位需要詳細分析項目的客觀條件,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基礎上,最大程度提升施工效率。雞鳴三省大橋建于川滇黔三省交界處,橋長286.4米,橋型為主跨180米鋼筋混凝土上承式拱橋,橋梁寬度為11.5米,橋梁四川岸橋頭引道全長637.88米,橋梁云南岸橋頭引道全長140.6米,路線全長1041.3米。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施工單位結合實際情況,對項目進行了整體而全面的規劃,確保施工順利推進,目前大橋主體結構已經基本完成,預計今年底能實現通車。武館線養護改造工程全長34.31公里,采用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標準建設,全線共設置中橋三座、小橋一座。該項目無大型構造物,施工難度較小,但作為華北地區最大野生動物園的配套工程,是外來游客進入園區的必經之路,位置突出、車流量大、社會關注度高,特別是節假日期間,車流量成倍增長。如何避免道路擁堵,化解安全風險,成為項目設計及施工階段考慮的重點和難點。本次項目實施過程中,主要設計人員會同各參建單位及地方政府工作人員,多次現場勘查論證,通過改良線型方案、設置分流點、增設交通標識信息、增加防護及減速設施等措施,有效解決了道路的擁堵問題。項目通車一年多來,運行狀況良好,無一重大交通事故發生。由此可見,在不同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要認真分析客觀因素,從每一個具體的施工環節入手,嚴把項目工程質量。
(二)找準施工重難點,妥善解決問題
國道106線衡水湖段改線工程全長25.11公里,新建段20.87公里,共設置王許莊互通、衡水湖連接線互通、肅臨線互通、鄭昔線互通四座互通立交,結構多樣且技術復雜,特別是王許莊互通屬于全鋼箱梁結構主線分合流式跨線橋,全長367米,鋼結構跨徑達65米,需在橫跨兩條國省干線無斷交情況下完成合攏,施工難度極大,對人員調度、施工控制及進度安排等都提出了超高的要求。科學有效的施工監管是提升工程質量和加強質量控制的必要手段,找到諸多施工問題中的重難點問題并加以解決,是提升工程質量的關鍵所在。在此過程中,要培養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的風險意識,安排相關人員24小時駐守現場,并組織勘察人員收集相應數據信息,會同設計人員分析后續施工方案,在對工程結構的安全性進行合理性評估后,優化調整施工方案并形成最終方案。交通工程項目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是決定工程質量的首要因素,因而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施工單位要進行充足的檢測與勘察,以確保工程投入使用后功能可以完全發揮。
(三)建立健全監督管理體系
要確保交通工程項目如期高質量完成,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體系至關重要。國道106線衡水湖連接線工程路線全長8.52公里,跨越鹽河故道新建一座14~25米的大橋,路基寬度24.5米,設計為混凝土路面,建設過程中,采用“項目代建+監理”一體化的管理模式,提升了施工管理水平,加強了施工質量控制。同時,項目施工過程中還制定了詳細的施工管理任務,明確了施工項目作業的目標和內容,并將其細化深入到各個施工環節中去,通過明確記錄施工要點與關鍵部分的信息,形成文件資料并及時上報。此外,施工單位還要定期組織培訓和講座,提升施工技術人員的安全意識和專業素養;及時發現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善;加強施工標準等的宣貫,端正施工人員的工作態度;建立科學的標準化施工體系,從源頭上把好質量關、安全關,根據施工情況選取正確適合的施工工藝技術;各部門間加強技術交流合作,做好技術指標與施工質量的統籌工作,保證每位施工人員都能夠掌握科學安全的施工技術,從而提升工程的整體質量。
三、結語
交通工程施工管理和質量控制是提升工程穩定性與安全性的基石,也是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的必要手段。本文主要分析了當前交通工程施工管理和質量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并就問題本質結合現實案例進行探討,提出了從細節入手,完善施工規劃,找準施工重難點,妥善解決問題,建立健全監督管理體系等具體的對策,對推動我國交通工程項目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作者:孫冰 單位:衡水市交通運輸局公路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