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地鐵施工管理與施工技術淺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人們生活質量越來越高,但是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給城市交通帶來了較大壓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城市化進程。對此,我國經濟較發達且交通擁堵城市興建及地鐵,以緩解交通壓力。地鐵是我國現代化城市基礎性建設,不但起到緩解交通壓力效果,而且可以帶動周邊區域經濟發展,更是城市化發展的標志性工程,這就要求在地鐵施工過程中,保證施工技術合理運行的基礎上,保障施工管理質量。同時,地鐵建設周期較長且投資大,也需要對施工過程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以保障地鐵使用質量。本文主要對地鐵施工管理與技術進行分析。
關鍵詞:地鐵;施工管理;施工技術
0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家加快了城市化進程,其中交通壓力問題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尤為凸顯,為了使城市平穩發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城市交通壓力問題。地鐵與其他交通設施相比有較大優點,比如節能環保、速度快以及效率高等,并且地鐵運行所占用的空間較小,不但能夠有效緩解城市交通壓力,而且可提升城市格局。因此,21世紀我國加大了地鐵建設投資力度,使地鐵項目建設得到較快發展,但是地鐵建設較為特殊,對建設質量要求比較高,這就需要在施工過程中進行嚴格的管理,以提升地鐵質量。
1地鐵施工的特點
地鐵項目建設由于工程量較大且工期長,施工期間需要不同單位、部門合作完成,且施工技術的應用與施工管理難度較大,因此施工前需要對施工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合理的規劃,在施工過程中對施工技術和要點進行有效管理,保證各個環節的施工質量[1]。另外,地鐵車站基坑開挖是安全管控的重中之重,由于地質條件差異大、地下水位高低不同,必須保證圍護結構和支護的施工質量,確保基坑開挖過程中不出現涌水涌砂或者坍塌事故,或導致周邊建、構筑物出現不均勻沉降而導致開裂。
2地鐵施工管理與施工技術概述
地鐵施工與道路施工有較大差異,具有自身特殊性。一是地鐵施工建設周期長,一般需要3至5年;二是地鐵施工工法多,專業性強,工序復雜,建設過程中需要頻繁轉序;三是地鐵施工對周邊建、構筑物等影響大。因此,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施工組織以及施工控制的難度,所以這就需要在施工過程中對各個環節做好控制,以提升施工管理質量[2],最終確保安全建設和運營。地鐵施工技術是整個項目建設最為重要的部分,我國地鐵車站建設一般采用明挖法、暗挖法、蓋挖法等施工工法進行施工,區間工程一般采用盾構法進行施工,目前各工法均比較成熟。另外,政府出臺了多項地鐵工程管理法律法規,對施工技術進行規范化管理。
3地鐵車站施工技術分析
3.1地鐵基坑支護體系
地鐵基坑圍護結構一般根據地質條件和地下水情況不同而采用鉆孔灌注樁或地下連續墻施工工藝,在基坑開挖前完成,輔以鋼筋混凝土支撐或者鋼支撐進行支護,然后進行基坑開挖,且在開挖過程中要做到先撐后挖,確保施工過程中基坑始終處于穩定狀態,保證安全。此外,在地鐵基坑主要采用分層、分段開挖方式,地下水豐富的基坑要做好先探后挖,防止因圍護結構施工質量不達標而導致涌水涌砂事故。
3.2基坑降水
基坑降水一般通過提前施做降水井完成。根據圍護結構形式,一般分為開放式降水和坑內疏干降水。如果圍護結構是鉆孔灌注樁結構的,現場采用開放式降水,在基坑內和基坑外施做多口降水井,這種方式會影響到基坑周邊的地下水位,如果對含砂率控制不到位,可能會造成周邊建筑地下砂土流失,進而產生沉降。如果圍護結構是地下連續墻結構且地下連續墻已經插入隔水層,現場一般采用坑內疏干降水。因為地下連續墻已經將墻內外的地下水截斷,只需要保證基坑內水位降至底板以下可以安全開挖即可,對周邊建筑基本沒有影響。另外,在降水井運行后、基坑開挖前,必須做降水試驗,確保降水效果和降水質量滿足設計要求和施工需要。
3.3結構鋼筋混凝土施工
主體結構鋼筋工程是控制重點,屬于隱蔽工程,必須加強過程控制,嚴格執行隱蔽工程檢驗制度,尤其是焊接接頭和機械連接接頭,必須達到設計標準。地鐵施工用混凝土一般采購地方商品混凝土,首先要做好原材料把關,其次做好現場進場檢驗,保證混凝土塌落度和和易性,最后在澆注過程中要加強振搗。目前設計的地鐵主體結構均使用抗滲混凝土,除保證受力外還承擔車站自防水功能,如果振搗不到位,施工后極易出現滲漏水點,影響總體經濟效益和后期使用。
4地鐵施工管理可能存在的問題
4.1施工管理法規制度落實不到位
為規范地鐵工程施工管理,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大型施工企業也建立了相應的管理制度,完全可以滿足地鐵施工要求。但是,可能有一些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忽略了制度的約束,施工較為松懈,導致施工管理無法真正落到實處。此外,一些施工企業缺乏高素質專業技術型人才,或者一些作業隊伍流動性大,無法形成規范化施工模式。
4.2施工技術管理不規范
地鐵施工技術是關系到整個地鐵質量最為重要的因素,如果技術管理人員技術水平不夠或責任心不強,可能出現施工方案針對性不強,技術交底不到位的情況。加之目前我國地鐵施工人員多以農民工為主,受到文化程度的影響,對知識的接受能力較慢,無法勝任較為專業的技術工作,并且很少有技術培訓的機會,無法從根本上對作業內容進行真正把握。如果出現基坑支護不到位、降水設計不合理無法達到預期效果、混凝土施工質量差等問題,容易發生安全質量事故,給企業和社會帶來災難性的后果。
4.3地鐵施工中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一些地鐵施工企業盲目追求效益,對施工安全管理不夠重視,直接導致了安全管理形式化,不能真正的深入到施工各個環節[3]。另外,較多施工人員文化較低,施工安全意識淡薄,施工企業為了趕工期,對員工不進行有效的施工安全教育,極易出現安全隱患甚至安全事故。
4.4地鐵的施工材料把關不嚴
地鐵施工用的原材料質量直接影響整個地鐵施工質量,如果原材料出現問題就無法保證后期運行安全[4]。另外,施工材料管理不到位,會大大延長工期時間,并且增加支出成本,使主體與承包方承受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比如原材料質量不符合國家標準、原材料未經檢驗而將不合格品投入使用等問題,會造成不必要的返工,浪費大量工期,造成大量的經濟損失。
5地鐵施工管理與技術措施
5.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
健全質量管理體系,以責任制為核心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成立滿足管理需要的組織機構,將責任落實到人,并設置監督機構,定期考核相關人員的履職情況,切實做到體系有效運轉,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一切管理行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一切管理痕跡有據可查,齊抓共管。
5.2狠抓施工技術管理
在項目管理過程中充分發揮技術的支撐作用,首先在施工前按照設計認真研究、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嚴把方案編制、審核、論證、批準關,確保能有效指導施工,從根源上保證施工質量和安全。其次是根據不同工序,依據施工方案編制作業指導書,做好技術交底和崗前技術培訓,讓每一個施工作業人員都能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最后是重視技術創新工作,通過新技術、新工藝等提高施工質量、安全和效益。
5.3加強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體系,強化“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以全面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為目標,狠抓責任體系完善、強力推進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不斷健全應急救援體系、持續提升治理整頓能力,在安全體系建設、安全生產標準化、安全教育培訓、安全應急管理、安全技術裝備等方面堅持不斷創新、不斷強化監督檢查,不斷筑牢企業管理“安全網”。
5.4加強對原材料的管理
一是在采購階段,嚴格按照法定招標程序,選取信譽好、產品質量過硬、價格合理的供應商,并對供應商定期考核評價。二是嚴把材料“進場關”,在原材料投入使用前做好試驗檢測,不合格的材料堅決不允許投入使用。三是做好原材料的存儲,比如鋼筋等容易銹蝕的材料,要做好防雨、防潮措施。
6結語
綜合全文可以看出,地鐵在施工過程中,采用先進的施工技術與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能夠有效保證地鐵施工質量。而地鐵施工質量直接影響著后期運行安全,所以需要技術先行,狠抓制度落實,加強安全管理,嚴把原材料“入場關”,強化過程控制,管理體系高效運行,達到管理控制的目的,建設優質地鐵。
參考文獻:
[1]趙瑩.淺談地鐵施工管理與施工技術[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11):132.
[2]丁云鶴.淺談地鐵施工管理與施工技術[J].商品與質量,2015(49):132.
[3]方漢瓊.城市地鐵施工的安全管理現狀與建議[J].建筑安全,2015,30(7):34-36.
[4]歐陽業偉,石開榮,張原.基于BIM的地鐵工程施工進度管理方法研究[J].建筑技術,2017(3):271-274.
作者:沙濤 單位:中國電建集團鐵路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