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和靈魂,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他們的價值觀如何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中國未來社會的發展走向,因此如何對當代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從理論宣傳、利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當代大學生的接受特點三個方面來論述如何對當代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宣傳;優秀傳統文化
意識形態屬于上層建筑是經濟基礎的必然反映,經濟基礎是客觀存在的因而意識形態也是客觀存在的。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明確提出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的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內容的本質體現,是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內容的高度凝練和概括,以極少的觀念和范疇揭示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精神實質,體現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和靈魂。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也必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自己本質的體現,因此要想做好意識形態工作就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大學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儲備軍,肩負著中華民族的希望和未來,承擔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歷史責任責任。因此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就變得非常重要,是黨和國家的一項重要工作。
一、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宣傳工作
(一)加大理論宣傳力度
黨的十八大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并號召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三個倡導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三個層面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密不可分。我們黨和國家領導人從社會主義的建設實踐中,集中了許多人的智慧為我們每個中國人提供了這樣一個科學的價值觀標準。要對當代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首先就要大力進行理論宣傳,使每個大學生能夠知道、背誦、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這是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當代大學生做人的標準,然后外化為切切實實的行動的理論準備。
(二)讓當代大學生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意義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黨的十八確立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需要每個人的參與,尤其需要大學生的參與,大學生畢業后會分布在各行各業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反映一定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是人們對社會生活的總體認識、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的集中體現。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新目標、新任務要求我們必須積極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其成為凝聚方方面面力量的精神紐帶從而中華兒女眾志成城共同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全面深化改革的首要前提是保證改革的正確方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價值標準,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的價值訴求,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對國家制度規范提出的價值訴求。明確指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加快構建充分反映中國特色、民族特性、時代特征的價值體系。”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必然要求,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原則。指出:“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這種德是每個人應該具有的素質,我們想要建設好自己的國家就必須認真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利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資源
(一)為什么要利用中國傳統文化資源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厚沃土,離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強調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志,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深處,潛移默化的人們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在新的時代條件下,讓大學生不斷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自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理念,就能能不斷豐富當代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而使之真正成為他們每一個人自覺遵守的行為規范和道德準則。
(二)如何利用中國傳統文化資源
1.尋求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契合點
雖說近代以來的落后一定程度上打擊了中華兒女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信心,但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早已在每個中華兒女心中扎了根。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找社會主義價值觀與它的聯系可以豐富價值觀的文化內涵和提高價值觀的認同感。關于“和諧”無論儒家還是道家都很重視“和”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儒家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道家的“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關于愛國,西漢大將霍去病的“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南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些話語能使大學生熱血澎湃,“愛國”因此也不再是干巴巴的兩個字愛國的概念在大學生心中變得飽滿生動起來。
2.閱讀古代優秀文化作品大學生可以從中學榜樣蓄力量
“激情、熱情是人強烈追求自己的對象的本質力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否實現內化認同,很大程度上有賴于個體自身的感情體驗,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觸及當代大學生的情感領域,激發出他們真正的情感,從而使他們能夠從內心深處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渴求、認同。傳統文化的處事方面也有一些值得傳承的思想觀念,中華傳統文化中一直有仁愛共濟、立己達人的社會關懷,信奉仁者愛人、先憂后樂。以孔子和孟子作為核心的儒家文化,重視德性人生,將道德作為人生最高追求,并要求將有限的人生投入到無限的道德修養中。孔子曰:“君子義以為上”(《論語•陽貨》),強調“見利思義”,他還認為君子和小人的區別在于,“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這里孔子所說的“義”就是指的道德,《周易大傳》中談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這些簡潔、經典的話語讀起來令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從而能夠作為當代大學生踐行核心價值觀的指引。
三、遵循當代大學生的接受特點
(一)利用好課堂課堂
我國對于培養當代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有優勢的,因為我們有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陣地。教育部要求每個大學生在本科期間都要必修《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馬克思主義原理》、《思想與社會主義特色理論》、《近代史綱要》。這是我們的優勢和機會但是好多學校和老師并沒有很好的抓住我們這種得天獨厚的優勢。要想使大學期間的政治必修課真正的起到它應有的作用就必須根據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和接受特點來對癥下藥。首先,必須尊重學生的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以老師為主導以學生全面發展需求為出發點,建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互動模式,使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知道、明白、應用,甚至主動的向身邊的人去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離不開高校教師和輔導員。要加強對老師的培養,注重其思想政治素質和能力的高低,培養德才兼備具有激情的老師,這樣的老師會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就是要認真嚴肅對待政治必修課的上課與考試,不能放松考試的標準和要求。如果考試要求很低,那么大部分人會抱著反正無所謂能過就成態度,那么就不能有很好的理論素養,因此也就很難做到全面深入的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
(二)利用好同輩群體的影響力
同輩群體會對個人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依社會學的理論,同輩群體是“大致相當的社會地位、并且通常年齡相仿的一群人”。大學生活是大學生人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這一階段更是大學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大學里,同學們離開家過著群體生活,他們不僅渴望學習新知識,渴望結交新的朋友,還希望被接納、被認可,想要過群體生活、喜歡熱鬧。大學有各種社團、協會在那里大學生會接觸到思想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的同齡人,當其中一些人家庭背景、性格特征、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等方面比較相近時,他們就會形成關系比較密切的同輩群體。一般情況下如果一個人想很好的融入進一個群體那么他就要與那個群體中的人有相似的價值觀,有時候個人會不自覺的調整自己的某些方面來適應群體。反過來,個人也會對群體產生一定的影響在個人特別是有號召力影響力的人,在群體中的言行舉止都會影響到群體。首先,要樹立典型,這個典型不僅僅是官方或者是學校認可的更要是學生自己認可的,身邊的榜樣會更具有影響力和說服力。大學期間正處于價值觀的定型期,學生的模仿動機和能力都很強,同輩群體中的典型事例和精神會不斷引領和激勵當代大學生,而受到影響和激勵的人學生中又會不斷涌現出新的典型,那么這個群體慢慢的將會影響到更大的范圍。其次,要利用同輩群體的影響力糾正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件很刻板和老土的事情的錯誤思想,要使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成為一種流行一種時尚。最后,利用好同輩群體影響在網絡中的影響力。同輩群體的影響范圍不僅僅局限于現實生活中還存在于網絡媒體中,當代大學生很少有不使用網絡的,微博的主力軍也是年輕大學生。不少大學生也都有自己的網絡社交圈,他們經常會圍繞社會熱點問題討論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他們很容易受網絡同輩群體言論的影響而進行站隊。在網絡中同輩群體的觀點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和發展,會給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帶來新變化。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會影響到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所以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對當代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一個長期系統的工作,需要講究方法跟策略,更需要把這些方法和策略切實落實到實際的教育中去,才能起到到事半功倍的的效果。如果每個大學生都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那么無論是對國家、社會還是家庭、個人來說都是一件幸事。
【參考文獻】
[1]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P106.
[2].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5-05.
[3]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N].人民日報,2014-02-26.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戴維•波譜諾.社會學[M].李強,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1999.
作者:王艷冰 單位:北京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