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時代價值探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優秀傳統家訓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都承載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體現著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優秀的傳統家訓文化有利于增強人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情感認同,有利于提高人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覺性。新時代,要借鑒吸收優秀的家訓文化,這對于推動全社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家訓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代價值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對于家庭就極為重視,也因此形成了勤儉持家、母慈子孝、家和萬事興等優秀的中華民族家庭傳統美德。這些優秀的家庭傳統美德也成了家庭文明建設的寶貴精神財富。指出:“廣大家庭都要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身體力行、耳濡目染,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圩?,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家庭成員特別是下一代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華民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而家訓文化又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家訓文化很好地表達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并弘揚優秀的家訓文化,有利于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凝聚和引領作用,對于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中華優秀傳統家訓文化的基本內涵
(一)家風的概念。家風原本主要是指世家大族的學術傳承,后來演變為一個家庭或家族在世代繁衍過程中逐漸積淀演進而成的較為穩定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行為習慣、文化氛圍、精神風貌的總和。家風有著豐富的的內容,比如說像“仁”“義”“禮”“智”“信”等都屬于是傳統家風里的道德價值取向。主要價值目標是實現家庭和睦,后輩賢達,其內容涉及也比較廣泛,包括人生、政治以及職業價值等。家風在一個社會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一個好的家風不僅僅能夠成為一個家族世代所遵循的基本規范,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還影響著社會風氣。
(二)家訓的概念。家訓是實現一個世系家族所要遵循的基本規范的現實手段,與家風有著緊密的聯系。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家訓是家庭進行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最初家訓的教育形式只是口頭上教育或者訓誡,后來逐漸的發展成為一個家族里一種系統的、規范性的制度。家訓文化的教育對象也是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起初只有貴族才可以有家訓,后來逐漸地開始向平民發展;在表達方式方面也是由一開始的零星碎語到后來的成文成統,在教育內容上也逐漸地發展成重視道德與治生二者并重。家訓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古代歷史中一種連續不斷、歷久彌新的文化現象,其內容豐富,既包括個體的修養,也包括如何處理家庭關系,是對家庭的管理到對社會、到國家這幾方面都有所涉及。因此不難發現,家訓就是指在某一個家庭或者是家族中,長輩和親屬們對于小輩的一些告誡,其內容主要包括修身、治家以及交友等,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勸誡或者是懲戒晚輩的作用。但無論是內容還是功能,優秀的傳統家訓文化的目的都是為了追求高尚人格、家庭興旺、國家穩定、社會文明,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強烈的家國情懷,反映了人們內心深處的價值追求?!墩撜Z·學而》中指出:“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在家庭方面能夠孝順父母,兄弟姐妹和睦,在國家方面忠于自己的國家,忠心于自己的君主,并為其盡心盡力,將家庭的孝道提高到愛國、忠君的高度。要知道,當時,學校的教育還并不是很發達,沒有系統的、全面地進行有關于國與家、遵守社會公德以及要維護社會秩序相關的教育,但是傳統家訓卻是在家庭中就完成了這些任務,讓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自覺地遵守社會公德與社會秩序。在社會發展中是將傳統的社會意識形態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家庭或者整個家族。也正是因為這樣,才使得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能夠深入到每一個人的心中并讓這種精神在人民大眾中得以傳播,并讓人們對于國家利益始終高于個人利益的思想深入人心,強化了人們對于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增強了人民對于國與家二者的意識。因此借鑒吸收優秀家訓文化,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有利于全社會形成崇尚道德、遵守規范的良好風尚。
二、中華優秀傳統家訓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合
曾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著優良的傳統美德,而很多的傳統美德又都是來自傳統的家庭或者說家族的道德教育,其二者有著緊密的聯系。也因此,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就形成了這樣一種家庭的道德教育體系,即重家風,齊家規、嚴家訓。他們所在意的始終是家族中每一個家庭成員的道德教育。一個好的家風在家族發展中會通過成功地開展家庭道德教育而形成,并在這個過程中家族會將其制定成家訓,在強化家規中加以發展。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重視家風就必然重家教,而重家也必定齊家規和嚴家訓。在傳統的中國社會中,道德教育還不太發達,每個人的成長主要都是來自家庭教育,在許多大的家族里,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承擔著對本家族內的成員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通過義塾、祠堂以及義莊等形式來構建一個系統的道德教育機制。而且那個時期,許多家庭和家族的優良的家風都遵循儒家核心價值觀,并且是以內化儒家核心價值觀為職志,雖然說這種遵循和內化會隨著家庭或者是家族的生活環境以及文化傳統發生一些變化,但是它卻開辟了以家風來體認、內化和弘揚儒家核心價值觀的通途。由此不難發現,傳統的家訓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同根同質的倫理契合性的,因此這也為傳統的家訓文化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方面奠定了基礎,而傳承優良的傳統家風,是打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傳統文化銜接血脈的紐帶和橋梁。
三、時代價值
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文化自信在社會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傳統文化也逐步地彰顯著其自身所擁有的獨特價值,家庭教育的作用也在國家、社會以及人的成長發展中進一步得到重視,傳統的家風、家訓文化在新的背景下也逐漸呈現出復興態勢。當下,很多人開始關注并對家風、家訓文化進行熱烈討論,其實這也是對當前一些家庭出現的關于家庭道德情況的一種反映,因此,加強家風、家訓文化不僅有利于國家和社會治理,而且有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家訓文化在社會治理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教可以形成良好的家風,而家風與社會風氣又密切相關,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家風文化所倡導的做人的根本就是德行,一個人只有德行好才有資格去治理家庭甚至是治理國家,講究的是人倫教化。這種方式是一種既簡單又極為有效的,因為只有個人擁有良好的德行,才能夠服眾。當下,極為重視黨風廉政建設以及反腐敗斗爭,就是因為在根本上個人的德行出了問題。因此,一個家庭擁有良好的家風,對于家庭的和諧幸福、對于子女的健康成長、對于構建和諧社會、對于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期望都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其次,傳承家風家訓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需要。傳統家訓與傳統的社會現實以及意識形態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在一定程度上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人們的價值觀。在資訊如此發達、經濟如此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人民日常生活的遵循是有一定的難度的。但是如果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傳統家訓相結合,將二者的價值觀進行一種融合,并應用于日常生活中,這在一定程度上對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極為有益的。最后,傳統家風家訓文化中蘊含著家庭和國家治理邏輯。第一,傳統家風家訓所強調的是要堅持以德行做人,做人必須以德行為根本;要做好帶頭作用,給小輩們做好典范,用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質、文明禮貌的言談舉止等力量去直接感染下一輩或者小輩;要善于發現小輩們的長處,并且能引導他們糾正自己的失誤過錯等治理方法。第二,傳統家風家訓中關于家庭和國家的治理邏輯是分三步走的,首先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然后再以齊家為過渡,最后實現治國平天下。這樣的治理邏輯不僅為一個家庭、家族的延續提供了一定的價值基礎,也為國家的治理方式提供了一定的理論指導。
作者:金雪南 單位:海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