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談課程產品專題設計社會實踐教學改革,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國家一流課程產品專題設計的社會實踐教學改革路徑探析立足于理論實踐一體化的課程體系,將專業課程以社會實踐體系為主導,將學生的基礎知識、核心素養、技能技術、專業能力等教學內容組成多個教學模塊,形成一種開放式的社會實踐教學模式,實現國家一流專業新形勢下建設的創新教學改革與實踐。
關鍵詞:產品專題設計;社會實踐;模塊;教學設計
專業教育中,社會實踐教學承載著專業價值、知識技能的內化使命,只有通過社會實踐教學,學生才能對專業價值和知識技能產生感性認知,進而獲得專業認同和能力內蘊。在社會實踐教學實踐中,我們逐漸發現,傳統課程教學在教學活動與社會實踐的銜接上存在明顯不足,社會實踐教學活動缺乏高質量的實踐教學資源支撐,同時也體會到了師資背景單一、人才多樣性不足所帶來的制約。為此,我們以“接地氣”的觀念重新審視設計專業教育,努力在與社會、產業的密切對接中還原設計的本質,以培養“專業能力”與“創新能力”為核心目標,從社會現實需求切入,通過設計介入社會實踐,培養學生從社會實踐課程中認識社會、研究社會、理解社會和服務社會的意識和能力,還有作為設計師所應具有的社會責任感和設計道德觀。目前我校產品設計專業已通過國家一流專業評定,通過深化專業教學改革,提高專業培養質量是產品設計專業目前的核心任務。推動專業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正是實現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這一目標的重要抓手和推手。產品專題設計課程是產品設計專業不可或缺的專業必修課程,是培養新時代創新產品設計高級人才的重要教學內容。國家一流課程產品專題設計社會實踐教學改革路徑探析,必將對我校產品設計專業學科的進一步發展建設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1課程研究意義
國家一流課程產品專題設計社會實踐教學改革路徑探析通過在實踐教學中總結經驗,具有較強的理論與實踐價值。產品設計專業課程立足于理論實踐一體化的課程體系,將產品專題設計課程社會實踐教學以模塊化知識體系為主導,將學生的基礎知識、核心素養、技能技術、專業能力等內容分為多個單元組成教學模塊,實現新形勢下社會實踐教學的創新與改革,形成一種開放式的先進教學模式。具體研究意義如下。首先,通過教學改革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效融合。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以設計服務社會為導向,以創新設計能力培養為主線,積極構建專業知識、德育素質相互融通的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體系,通過“走入田間地頭、深入基層一線”的學習體驗和價值塑造,引導高校師生團隊參與到基層一線、欠發達地區和革命老區的實際建設,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有了具體依托,讓課堂真正成為“傳道、授業、解惑”的育人陣地。其次,有益于推動專業發展、學生學習與教師成長。從課程知識內容、教學組織形式和學習成果評價三個方面研究產品專題設計課程社會實踐教學的建設策略與路徑,是對設計教育內涵式發展的一種有益探索。研究和成果不但豐富了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理念、模式、方法和機制的相關研究理論,還有利于促進設計類專業課程體系的科學化、規范化,有利于提升專業教師的教學、科研創新水平,全面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綜合素質。
2課程研究現狀分析
目前高校致力于推行高校社會實踐教學模式和運行機制的改革與創新工作,對高校社會實踐教學的組織實施、獎勵評價和體制機制等有著較為深入的研究。一些學者對社會實踐教學,從需求評定、方案規劃、工作分析、招募面談、訓練督導、激勵表揚、績效評估等方面,詳細分析了社會實踐教學的計劃組織和管理規劃。從國內研究可以看出,關于社會實踐教學建設的研究已逐漸成為熱點,但仍存在對教學過程關注不足、教學內容缺乏系統性、成果評價體系缺乏科學性等問題。同時,現有研究注重社會實踐教學體系與制度、教學模式,關于社會實踐教學建設具體路徑與舉措的研究較少。國外專家普遍認為社會實踐教學的功能主要包括價值、理解、提高、職業、社會和保護六個方面,對學生、學校、社會和政府等參與方有著積極作用。綜合研究現狀,本科高校轉型發展中社會實踐教學建設的問題突出表現在:地方本科高校社會實踐教學課程育人效果不佳,相關實施機構缺失,育人能力不強,制度規范有限;企業社會實踐教學基地育人動力發揮不足,校企間利益關系失衡且企業參與積極性不高;此外,政府的社會實踐教學制度保障有待完善、經濟保障有待加強、組織保障有待構建;行業組織社會實踐教學指導能力不足等。
3課程教學建設與探索思路
產品專題設計課程社會實踐教學立足“兩性一度”教學建設標準,針對產品設計專業特色,以社會實踐教學為研究內容,從分層模塊化教學內容重構、交互式教學活動設計、三級制教學評價等方面探索社會實踐教學建設路徑,而且在實踐中總結經驗,通過采用文獻研究、典型調查、系統分析、比較研究等方法,結合“兩性一度”社會實踐教學建設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三個特點,根據產品專業知識結構特征,主要在社會實踐課程教學目標、課程設計和教學效果評價模式三個方面促進教學模式建設。具體如下。
3.1分層模塊化教學內容重構
產品專題設計課程為產品專業核心課程,要求學生具備產品專題設計思維、社會實踐能力和資源整合觀念,注重對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明確產品專題設計社會實踐教學發展方向。在進行教學內容改革時,融合產品專題設計前沿知識,采用分層模塊化方式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構,以“設計社會服務”為核心,以“文化傳承”和“智慧生活”為兩大知識模塊進行課程體系建設,且以此為主線,循序漸進地將兩大知識模塊進行四個教學內容和四個專業技能組合,在教學內容重構上這種分層模塊呈現了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的社會實踐教學“高階性”(如表1所示)。
3.2項目參與式教學活動設計
通過社會實踐教學改革將傳統的教師“滿堂灌”的教學形式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創新性課程教學形式。以學生為課程主導,不僅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而且能夠將企業項目融入社會實踐教學中,激發學生社會實踐學習興趣和潛能。產品專題設計課程社會實踐教學針對專業課程特色,采用項目參與式教學活動設計的方法,建立企業參與項目辦學機制,促進校企合作辦學。通過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優化教材建設,強化網絡與信息化應用,改進教學效果。通過企業與專業教師團隊合作,使企業作為社會實踐教學建設的主體,在理論課程的基礎上開設社會實踐項目,通過設置不同難度等級的實踐環節,增加教學課程創新性,讓學生在項目參與實踐中可以不斷鞏固專業知識,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如圖1所示)。
3.3三級制教學評價體系構建
通過課程考核評價體系的構建檢驗課程是否達到教學標準,針對教師課程教學準備和學生課程學習還有考核而言具有一定挑戰度。在專業培養計劃的基礎上,產品專題設計社會實踐教學課程考核評價結合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和專業素質三個方面采取三級制教學考核改革,教師通過依托社會實踐考核指標體系多層次多角度完善課程實踐內容,使學生提升社會實踐學習能力,強化社會實踐教學課程質量,突出社會實踐創新創業教育,將學生培養成復合式拔尖型人才。三級制教學考核體系構建體現了產品專題設計社會實踐教學課程的挑戰度,主要涉及專業知識考核、實踐教學過程考核、綜合項目應用考核3個層級9個層度的考核(如圖2所示)。
4課程建設實施方案
產品專題設計課程社會實踐教學的理論知識,以社會實踐教學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兩性一度”的特點導向,做好課程教學內容設計,突出社會實踐能力培養。通過產品專題設計課程社會實踐教學改革助力打造產品專業品牌化和產品專題設計課程精品化。課程建設實施方案通過以社會實踐為中心,將教師定位為社會實踐教學過程的參與者、引導者和推動者,學生作為社會實踐教學的主動學習者、積極發現者和執著探索者,實施多樣化課程教學方法,夯實課程教學形式,加強產品專題設計課程社會實踐平臺建設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持續改進完善產品專題設計課程動態質量評價體系,以多層次發展構建優化產品專題設計課程評價模式。國家一流課程產品專題設計社會實踐教學改革探析使具有特色的產品設計專業教學模式多樣化,通過社會實踐專題課程教學改革推動國家一流課程建設,優化產品專業課程教學,實現產品設計學科、專業、課程改革建設,使產品設計專業理論教學與社會實踐教學相結合,促進國家一流專業產品設計建設不斷發展。
作者:龐慧 單位:湖南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