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競爭力影響,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企業不履行社會責任往往會對自身產生惡劣影響,公司股票價格大跌就是較為顯著的現象,本文研究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競爭力的影響,首先探討企業社會責任及其表現,然后從代表公司競爭力的相應指標入手,研究企業社會責任和企業競爭力的關系,最后分析企業社會責任影響企業競爭力的具體表現,希望能為關注此話題的研究者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社會責任;經營狀況;滯后性
一、引言
公司的社會責任體現涉及多方人員,在中心層中,社會責任的對象是公司股東、消費者和企業內部的員工。從中間層進行總結,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面向的對象是債權人、供應商、政府、生態環境。企業對股東的利益負責,要嚴格遵守商業法規制度,實現對員工合法權益的有效維護,積極為生產任務創造安全的環境,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是保持永續發展的關鍵因素。
二、企業社會責任及其表現
(一)實現其他利益相關者利益,維護和增進社會公益
企業社會責任這一概念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如今已經形成成熟的概念和體系。最早提出企業社會責任這一概念的研究者是奧利弗•謝爾登,在相應的著作中,他指明:企業的發展目標不能僅僅以股東利益最大化為中心,正確思想是在保證股東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實現其他利益相關者利益。之后,有更多的研究學者開始關企業社會責任這一概念,企業社會責任體系也不斷得到補充和完善。其中研究者A•B卡羅提出:經濟責任和法律責任是企業必須履行的,除此之外,公司還應當承擔社會道德責任和慈善責任。這一核心觀念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廣泛關注和認可,很多企業在實踐活動中踐行這一思想。就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而言,業內人士更加認可盧代富先生的研究,他的研究工作深度結合國內經濟發展情況,認為企業在獲取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同時,要維護和增進社會公益,這是企業應當履行的義務。
(二)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與經營狀況聯系密切
市場經濟的核心主體是企業,市場經濟活力和健康程度會通過各種類型公司的發展狀況體現。以民營企業為例,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后,國內的民營企業跟隨市場化改革的腳步,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環境中,如今已經走過了四十年的發展歷程,國內民營企業也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艱難歷程,現如今已經成為社會市場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國家社會的發展創造稅收,豐富市場形式,促進社會人員積極就業。就市場經濟的引導作用而言,促進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這說明公司的發展在成本收益方面受到剛性約束作用,這導致一些公司領導人在面臨生存發展壓力的境況下,不惜打破責任界限,透支社會信用,更有甚者直接跨入法律禁區,只為獲得暫時性的經濟利潤。近年來中國社會的勞動力成本明顯提高,不僅如此,能源和原料的購買成本也有所增加,加上人民幣匯率和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因素,導致外貿環境惡化。在這些因素的共同影響作用下,國內民營企業的經營成本不斷攀升,公司所能獲得的經濟利潤也受到一定影響。在此條件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資金就會大大減少。
三、企業社會責任和企業競爭力的關系建立
(一)代表企業競爭力的相應指標
運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企業社會責任和企業競爭力之間的關系,收集上市企業公開的、能夠表現企業競爭力的指標數據,從而得到表示上市公司競爭力的綜合得分。在研究企業經營績效和成長能力的工作中,關鍵部分是公司內在決定的影響因素。研究企業競爭力有一定難度,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對企業競爭力的明確定義。因此運用因子分析法需要研究企業內部各種指標相互之間的關系,站在統計學的角度上解讀企業的競爭力,從不同的維度入手,研究各項因素相互之間的關系,剖析企業競爭力的構成。能夠代表企業競爭力的四項指標分別是經營規模、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和運營能力。反映公司對不同主體責任的代表性指標需綜合考慮企業在不同規模和性質條件下所體現的競爭力狀況。企業營運指標包括總資產周轉力、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營業規模的指標包括營業收入、總資產、營業利潤、凈利潤,盈利能力指標包括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報酬率、銷售凈利率。
(二)企業社會責任和企業競爭力之間的聯系
企業一系列的運營指標和成長指標體現企業的競爭力,在進一步分析企業競爭力和企業社會責任的聯系時,從不同的維度和不同的主體出發,確定解釋變量,其中企業競爭力綜合因子得分是最為關鍵的解釋變量,比如國有企業的營業成本率和資產總計指標的系數分別是0.65和0.55,而其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和員工平均薪酬、應付賬周轉率總產總計相關系數都比較大。運用一般的多元統計模型,將其中相關性過大的指標剔除并轉化,從不同的維度反映企業社會責任表現。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對公司競爭力指數有明顯影響,研究結果表明,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每提高1點,企業的競爭力就會提高0.0074。就企業對股東的責任代表指標而言,單股收益每提高1個百分點,企業的競爭力會提高0.439個百分點。營業成本率和現金債務比分別代表企業對消費者的責任和對債務人的責任。當這兩項指標提高一個百分點,企業的競爭力會相應提高0.0111個百分點和0.0003個百分點。
四、企業社會責任影響企業競爭力的具體表現
(一)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會增強企業競爭力
我國上市民營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不會造成企業競爭力的滯后發展,相應的上市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能迅速提高企業競爭力。雖然在短期內公司履行社會責任會導致經營成本增加,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之后,當期成本的上升的量不會多于當期收益增加的量。有很多研究學者得到的結論與此存在一定差異,分析產生這一情況的原因,主要來源于兩方面,原因之一是研究對象有所不同,面向的是我國全部上市公司,沒有嚴格區分這些企業的所有制類型。原因之二是信息技術的發展在近幾年取得重大突破,此時網絡上產生的信息量不斷增加,大眾對信息的監督作用明顯增強。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會在短時間內獲得廣泛傳播。因此企業競爭力的增強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反應越來越靈敏。
(二)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促進企業競爭力增強有一定滯后性
分析企業環境責任的影響因素,企業規模產生的影響作用不明顯,但是企業的規模會正向影響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但是這種正向的作用沒用明顯體現當年的凈資產收益率當中,而是對滯后年限的凈資產收益率產生了顯著的正向影響作用。總體情況是當年企業環境責任對本年度的凈資產收益錄率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作用,而對次年的凈資產收益率產生了正面的促進作用。從企業利益相關者的角度出發,企業對員工、債權人、客戶、政府、股東履行社會責任,這些都會提升企業的競爭力。但是企業對供應商履行社會責任卻不能增強競爭力,起到的促進作用十分不明顯。在測量供應商維度的社會責任時,用到的指標是每年應付賬款周轉率和現金與應付賬款的比率。前者是對企業償還全部貸款速度的反映,而不是代表供應商償還應付賬款速度的快慢,同樣的后者也不只反映供應商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
(三)企業履行消費者社會責任會明顯增強競爭力
企業生產的產品和服務如果能夠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就能形成有效的企業競爭力,正是因為如此,任何一個企業都想和消費者建立良好的關系。所以企業就需要優化社會形象,體現社會公眾責任感。假如企業出現了欺騙消費者的行為,就很有可能要面臨倒閉的境地。積極對消費者履行社會責任,會對企業產生正面的影響作用,在此條件下,企業會贏得社會大眾的高度肯定,消費者青睞企業,就會認可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市場競爭力也會自然而然獲得提高。相反的如果企業沒有對消費者履行社會責任,原有的客戶很有可能大量流失,而且流失的客戶也會向周圍的人傳播企業的負面消息,如此一來企業就會進一步喪失獲得投資機會,甚至在吸引人才方面都會面臨較大阻礙。企業積極履行消費者社會責任的表現是用心為其提供服務和產品,提高產品的性價比,從而在消費者印象中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社會責任指的是實現其他利益相關者利益、維護和增進社會公益,建立企業社會責任和企業競爭力的關系,要以不同的維度和不同的指標反映公司的競爭力,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會增強企業競爭力,但是這可能會表現出一定滯后性。公司對消費者履行社會責任,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運營成本,明顯增加公司產品在市場上的占比份額。
【參考文獻】
[1]李政.重慶市房地產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競爭力影響的實證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8.
[2]馬雨晴.企業環境責任對企業競爭力影響的實證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學,2017.
[3]蘇曼.企業社會責任對提升競爭力的影響——基于波特鉆石模型的分析[J].現代商業,2017(2):95-96.
作者:馬陽陽 李鈿偉 徐根亮 單位:西安哲成廣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