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問題探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高校中的人事管理模式慣性較大。
結合一些高校性質的特殊性,內部的人事管理工作也需要人們進行更加細致深入的現狀調查。我國的大多數高校建校時間早,歷史悠久,同時人事方面的配置與安排相對固定和過于保守,有的甚至帶有計劃經濟體制的色彩,一些崗位部門缺乏實際功用,在人員安排上還會過多的考慮教員親屬關系、員工資歷等,這些現象在現代化的高校管理中顯然是不合群的,也不利于人力資源及崗位配置的轉型。這些被保留下來的“習慣”之中,盡管有一部分是合理的,飽含著上一輩人的管理經驗,但仍有一部分相對腐朽、陳舊、甚至不透明的部分,需要人們在改革過程中作為重點工作,剔除一些“子弟崗位”或者“保留崗位”,為更科學的人員配置留出空間,來提升管理體系中的透明度和公平、公正水平。
2.經驗與資歷成為人事管理主要依據。
同樣與一些高校悠久的歷史有關,人事管理本來就是有關人員的管理,過程中每個人的個人表現、團隊部門之間的競爭與合作及每一次的工作調整,都會對整個人事管理體系產生沖擊,這其中包括工作方法的交流與改進、部門職能的調整,以及部門宗旨的改變。與其他單位一樣,高校內部的人事調動也會充分的結合個人工作年限、學歷水平、科研成果,甚至是口碑等因素,這樣多元化的考慮是有一定根據的。然而,實際工作中人們對一些因素的過分強調,實際上已經偏離了人事調動的初衷,很多人還會有心計的利用人事調動機會為己謀私,嚴重的還會涉及錢權交易。可見,規范人事管理程序中的人員選拔與調動環節,是維持整個體系透明公開的重要工作,也是端正員工工作態度與職業素質的關鍵一環。
二、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發展趨勢
1.“大轉變”“新格局”有待確立。
就目前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來看,新格局的建立非常必要和緊迫。由于高校本身工作環境的學術特點比較明顯,崗位分工繁多且復雜,一些崗位人員的自由度較大,因此,高校的領導者或者是人事負責人,更需要盡快的將現有的人事管理體制進行分析,確定改革要點與實際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重點和難點。科學高效的現代化人事體系離不開完善縝密的規章制度、管理模式及兼顧人性化與效率的工作方法,相關的工作人員可以采用由部分到整體的方式或者是利用試點、試驗性調整等,來有計劃的推進相關崗位人員的最終確立,充分的將個人能力與崗位配合起來,為學校內部人力資源體系進一步的積蓄能量。未來的人事管理系統也將再次深入大數據、大格局的特性,將科學技術依托下的人事管理規模效應實現最大化。
2.科學的人力資源配置是關鍵。
高校中的人力系統面臨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由此而產生諸如干部終身制、人員調入不看能力看關系等現象。因此,人力體系內部的自律自省及崗位市場化、競爭化的引入非常必要。在國家經濟等方面提倡市場化的同時,高校內部的崗位任用也應借鑒“市場化模式”,競爭帶來的壓力有利于一些崗位候選人,進一步明晰自己的長處與不足,以及將要繼續完善自己的方向,過程中應運而生的一些規則、制度,也會對現階段的高校干部任用產生比較明顯的約束作用,并改正以往“按身份管理”的陳舊模式。另外,人員上崗之后的合同訂立、檔案管理及比較常見的流動人員管理等,都是提升人事管理科學水平的有效途徑,在規范、科學的模式之下運行的人力資源系統,將會在長久的實踐中發揮其理想效果。
三、結語
結合現階段高校人事工作中一些陳舊、保守的因素,人們可以嘗試在科學方法指導下大膽的進行模式改良,在人員調動、高層人才培養及整個體系的轉型三個方面進行有步驟有目的的嘗試,進一步的明確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新道路、新模式,從而使整個高校內部的各項工作從中受益。
作者:李振林 單位:云南農業大學人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