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中小企業管理會計問題及原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物聯網等新興事物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環境,企業如果不能適時調整自己適應互聯網+浪潮,最終將會被迫退出歷史舞臺。管理會計作為一種科學的管理工具,在互聯網+時代,對促進中小企業加強精細化管理及產業轉型升級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分析了中小企業管理會計運用存在的問題,提出中小企業管理運用應當遵循頂層設計、高層推動、全員參與、全面覆蓋、成本效益五項原則,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
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互聯網+;管理會計
管理會計作為一種科學的管理工具,在歐美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運用由來以久,對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繁榮發揮了重要的歷史意義。在互聯網+時代,企業精細管理越來越重要,管理會計運用對中小企業管理、產業轉型升級有著新的重要作用。筆者擬借鑒實務界、理論界的科研成果并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談談在互聯網+時代中小企業管理會計運用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
一、中小企業管理會計運用存在的主要問題
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物聯網時代,管理會計運用的前提條件是要有一個良好的數據平臺。管理會計運用是基于精準、及時的數據,離開了數據,管理會計就成了無源之水。筆者通過總結發現,當前中小企業管理會計的運用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一)管理會計運用內部環境問題。
企業管理層現代化管理意識不足,缺乏科學管理意識,缺乏運用數據進行決策的管理會計思維,管理會計運用內需不足。企業管理層對管理會計的需求是管理會計運用和推廣的源泉動力,管理會計說到底是為內部管理層決策服務的。
(二)管理會計運用人力資源問題。
在我國,管理會計人才相當匱乏。雖然,我國會計人才隊伍總量已經超過1400萬人,但是真正能擔負起管理會計職責的人員卻極為稀有。相對于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在我國的認知度和影響力相對較弱,企業會計大都是記錄與核算,充當著“賬房先生”的角色,管理會計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少之又少。企業會計人員缺乏對管理會計的理論認識和實踐認識,應用管理會計自然成為一句空話。
(三)管理會計運用數據平臺問題。
中小企業缺乏扎實的會計核算基礎和信息化建設。企業的數據平臺是建立在良好的數據加工基礎和數據載體之上。會計核算解決的是數據加工基礎問題,信息化建設解決的是數據載體。會計核算是將企業散亂的數據通過一定的標準加工成有一定條理、標準的數據,為管理會計數據精加工提供了基礎數據。傳統的數據載體是紙質等物理介質,存儲的數據量有限,很不方便,遠遠無法滿足現代化信息需求。信息化建設改變了以往數據載體和加工手段,讓數據的管理更加便捷和準確。中小企業會計核算基礎不扎實和信息程度不高,影響了數據的質量、數量和時效。
(四)數據獲取與保證平臺問題。
管理會計所需數據源于企業的市場、營銷、生產、人力、研發等各業務部門之中,這些數據信息,應當通過一定的渠道、程序集中到數據加工部門———財務部。內部控制體系和流程是數據獲取與保證的平臺和通道,中小企業沒有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和流程,就無法保證數據獲取的及時性、準確性、完整性。
(五)管理會計運用方向性問題。
中小企業缺乏明確的戰略和績效考核體系。戰略是企業資源分配的導向,績效考核體系是圍繞完成戰略目標的保障工具。企業資源分配由戰略指明方向,而績效考核通過核心KPI的設計、考評、分析、獎懲,引導企業資源圍繞完成戰略目標自覺配置。中小企業戰略不明,管理會計決策、規劃、績效與控制就失去了目標和方向。
二、中小企業管理會計實踐應當遵守的原則
原則是不斷對實踐經驗中探索獲取的規律進行提煉、總結、升華,形成對實踐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行為準則。管理會計實踐中遵守原則,可以讓企業在推動管理會計時更加有效、更加節約成本。
(一)頂層設計原則。
管理會計運用是一個體系的運用,是一項全局性的工作。管理會計服務的對象是內部管理決策,并且涉及到企業內部的生產、營銷、成本等方方面面。只有從頂層設計,站在頂層高度,才能解決管理會計運用中涉及的框架性、全局性問題。
(二)高層推動原則。
管理會計的運用和推廣,需要調動整個企業的資源。只有高管推動,才能打破部門間的障礙,有效整合全企業的資源,推動管理會計的運用。
(三)全員參與原則。
管理會計的運用和推廣,不是財務部門一個部門的事。管理會計的數據等來源于企業各個業務部門,管理對象也是整個企業,服務對象也是服務整個企業,需要全員參與。
(四)全面覆蓋原則。
管理會計是一個系統性問題,它的數據信息和服務網絡應當全面覆蓋整個企業,不留空白點。這樣,企業的經營行為才能受管理層有效指揮和控制。
(五)成本效益原則。
管理會計的運用與推廣,要考慮所費與所得,對經濟行為的得失進行衡量,以達到管理成本與管理收益的最優結合,最大限度提升企業的價值。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使價值最大化,是由企業存在和發展的目標決定的。
三、中小企業管理會計運用的主要路徑
(一)管理會計運用,首先要有明確的企業戰略與績效考核體系。
管理會計運用的目的,是服務于企業的戰略。企業戰略是企業資源配置的核心,企業的經營活動都是圍繞完成戰略目標開展,戰略是企業所有行動的方向??冃Э己耸且龑зY源按照戰略要求配置的激勵手段和保證。企業戰略歸根到底是要求企業全體員工來完成的,績效考核是引導和控制全體員工行為統一到為完成企業戰略目的上來,并自覺地為完成企業戰略而配置資源。企業戰略是管理會計建設的向導,是管理會計運用的首要條件,企業必須制定適合自己的戰略,并制定科學的績效管理與規劃。企業在制定戰略和績效考核體系時應注意:(1)戰略應當清晰可行,注重調查,應分析內外部環境,要具有可行性。(2)績效考核設計以戰略完成為目標,要能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及促進人才成長。(3)應當注重以戰略為核心的商業模式創新。
(二)管理會計運用,必須先營造一個重視管理會計氛圍的內部環境。
管理會計作為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的工具,它的運用和推廣成功與否,離不開企業內部環境。企業管理會計的服務功能是為企業經營管理者提供決策支持服務,服務的對象涉及企業各級管理層,包括企業董事會、總經理等管理層以及各職能部門。企業管理會計建設是應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科學決策需求而生,如果企業內部不重視管理會計,沒有利用管理會計提供的信息進行決策、規劃績效與控制的思維,管理會計建設就會失去意義,也失去了管理會計生存的內部土壤。因此,管理會計的運用,企業管理層首先必須轉變觀念,以管理會計思維來武裝頭腦,讓管理會計意識根植于企業決策、規劃與績效控制的全流程。
(三)管理會計運用,離不開人才支撐。
人永遠是最活躍的生產要素,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推動中起決定性的因素。管理會計作為一種先進科學的管理工具,是生產要素的一種,離開了人對它的運用,將發揮不了任何作用,創造不了任何價值。勞動資料增值多寡,勞動工具發揮作用大小,從根本上說取決于勞動者的素質。相同的勞動資料在不同的勞動者手里,產生的價值不同。管理會計運用,需要有一個精通管理會計專業技能的團隊。企業組建管理會計團隊,可以通過如下途徑:(1)引進外部管理會計人才。(2)著力內部培養,鼓勵在職財務或相關業務人員參加CMA或CIMA專業資格考試,或者參與其他形式的學習培訓,改善財務人員的知識結構,并注重學用結合,提升財務人員管理會計知識的運用能力。(3)注重人才培養層次化、梯隊化、常態化。(4)管理會計的培訓與宣導應滲透到企業所有業務部門,全面覆蓋。(5)引入和內部培養并重。
(四)企業管理會計運用,離不開扎實的基礎數據平臺。
企業的基礎數據平臺,就是會計核算體系和信息化系統。這里有兩個層面的工作要做:第一層面是會計核算工作。會計核算是管理會計最基礎性的工作,因為管理會計是通過對數據的分析提純,提供對決策有用的信息。會計核算是數據來源的基礎,因此管理會計運用的前提是應當加強會計核算:(1)企業會計核算,應當樹立為管而算,管算結合,管中有算,算中有管的核心理念。(2)企業會計核算應能體現管理會計對數據需求,應當圍繞戰略與績效控制體系展開,科目的設置應當體現現代化多層次、多維度的立體化信息特征。(3)會計核算應當注重時效性,核算制度的創設應能保證會計核算及時性、準確性、完整性。(4)會計核算觸角應當延伸到各業務端的末稍,財務人員應當走進車間、倉庫、市場等,不能坐在辦公室搞核算。應當全面與相關并重,重點突出。第二層面是信息化建設?,F代化信息需求呈現多樣性及復雜化,傳統的數據載體方式和加工手段無法滿足多層次多維度的立體化信息。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物聯網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管理會計運用離不開信息化建設,信息化建設程度應當視企業的規模、行業特征等實際情況而定。信息化建設途徑有:(1)外購商業化信息系統,例如金蝶、用友等信息化系統。(2)可以根據需求自行開發。(3)將內部控制及流程植入信息化系統。
(五)管理會計運用,應不斷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和以價值創造為主線的流程再造。
管理會計是以價值管理為出發點和歸宿點,價值管理和創造是管理會計的生命線,是決策、規劃、績效與控制的終極目的,是以戰略為核心的共同指向。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目的也是以戰略為核心展開,是戰略得以完成的合理保證。管理會計利用的數據獲取的質量和時效,同樣也要依賴內部控制制度。為此,(1)企業必須建設和完善基于戰略為出發點的預算體系,為管理會計的分析、決策、規劃與績效控制提供基點。(2)管理會計活動面向銷售、采購、生產等價值鏈,企業必須建設銷售、采購、生產等價值鏈內部控制制度。(3)研發、資金、融資、投資在現代化企業價值創造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其風險管理也在企業管理中越來越重要,企業應當強化這方面的控制。(4)現代企業管理是流程化的管理,企業應全面梳理所涉及的業務和事項,識別和分析經營管理活動中的關鍵點、重要風險點、價值創造環節,全面優化和再造包括決策、規劃、績效與控制,并涵蓋資金、研發、投融資、銷售、生產、采購、倉儲、物流等企業經營管理活動全流程。管理會計是以企業的資金活動作為管理對象,以提高企業價值為目的,為企業內部管理者提供科學的經營管理決策而開展的一項企業管理項目。中小企業運用管理會計,可以很好地助力其轉型升級:通過數據管理、分析,提升信息質量,提高決策質量;運用管理會計的價值管理和業績評價、平衡計分卡等工具,有利于企業樹立價值創造導向,提升企業價值,為股東和社會、消費者、政府等利益相關者提供豐厚的回報;運用管理會計的資本投資風險分析等管理工具,有利于企業風險識別和預測;運用管理會計計劃、預算、控制職能,能有效管理風險;運用管理會計工具的前提條件是要有一個良好的數據平臺,從而倒逼會計核算規范、內部控制健全,有利于推動企業上市融資、吸納人才,推動企業健康良性發展。資金和人才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國家一直非常重視搭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新三板擴容,為中小企業帶來甘霖。據統計,到2015年9月10日,已有3434家企業新三板掛牌成功,總股本1804.3億股,平均市盈率41.72倍,2015完成融資630.01億元。上市后為中小企業解決了資金問題,同時又吸引了人才,增強企業的研發等發展后勁,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作者:羅聯布 張華鋒 單位:福建省三鯨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福建龍峰紡織科技實業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于增彪,桑向陽.為什么業務流程管理總是敗多勝少?一個管理會計的視角[J].會計研究,2014,(6).
[2]陳喚軍.發展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和內控缺一不可[N].中國會計報,2015-4-17.
[3]徐慶紅.管理會計感悟[J].財務與會計,2015,(17).
[4]王丹妮.運用管理會計推動財務管理轉型的突破點[J].財務與會計,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