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倫理式企業管理模式構建,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幾種典型的“倫理式”管理模式
(一)家族權威式
家族權威式管理模式更多的存在于家族企業中,作為有著強大家族權威的“長輩”對企業同樣有著絕對的權威。“家族權威式”管理模式,是典型的是人治式管理;一方面,或者稱為“優點”,作為家族企業管理者的“家族長輩”非常重視個人道德威望與管理才能,其一定程度上是依靠這種道德威望在管理、影響下屬及全體企業員工,起著企業經營發展精神支柱和凝聚企業人心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家族權威式管理模式的缺點所在,即人治式管理可能過分的重視人情、過于講面子,而將更多精力放在“情感管理”上,而忽視了企業管理制度的建設,企業決策等往往會由于“家族長輩”情緒的變化而被否定等,這些都是非常不利于家族企業長遠發展的。
(二)制度倫理式
所謂制度倫理式管理模式,其是建立在內部合約基礎上的,其以特定的企業制度體系和相應組織機構為保證;制度倫理式管理模式被認為是當前制度與倫理的“最佳結合”,被多數管理學者所認可。一般來說,制度倫理式存在著兩層次含義;一個是制度的倫理化,另一個是倫理的制度化。首先,就“制度的倫理化”來說,其是人們從既定企業管理制度中或者已有運作框架中引申出的一種“道德價值”、“道德評價”特點的“制度”,即制度的“合倫理性、合道德性”;“制度的倫理化”體現了人性善良的一面,即人對公平精神、公共精神、人道精神的追求。其次,就“倫理的制度化”而言,其是借助于管理制度來解決企業經營活動中的“倫理問題”,將特定的社會倫理原則、道德追求提升為“制度”。
(三)德性倫理式
“德性倫理式”管理模式,較多的存在于有“志同道合”特征的同志事業型企業中,由于大家有著共同的道德追求、道德情感和道德傳統,在企業管理過程中形成一種有強烈責任意識的主人翁精神管理機制。第一,德性的內在性;德性存在于企業團隊之中,并長期厚積于企業發展過程中,形一種企業文化傳統,而被多數企業成員認可、接受、踐行。第二,德性的自律性;主要表現為企業管理團隊有什么樣的“德性”,員工就有相應的表現行為,出于對德性認可而自律自己的行為,以及自覺、自愿從事某種行為。第三,德性的超越性;相對于制度的滯后性,作為企業管理團隊、員工重要品質的“德性”更能超越制度局限而發揮制度所不能發揮的作用。上述幾種“倫理式”管理模式各有特點,但其都離不開我國幾千年積淀的傳統文化的影響,因此各“倫理式”管理模式之間也就不可避免的要有一些共性。特別是它們都以人為出發點、都是以仁為核心,這應該是“倫理式”企業管理模式不可或缺的,也是在構建“倫理式”企業管理模式過程中我們應該堅持。
二、“倫理式”企業管理模式構建策略與改進建議
(一)轉變觀念,著力于企業倫理精神培養
培養企業的倫理精神是構建“倫理式”企業管理模式前提與基礎。市場經濟條件下,少數企業很重視管理中的“以人為本”,但是多數企業還停留在“以物為本、以財為本”的水平上,視謀求更多利潤為企業最高目標,需要從培養企業的倫理精神開始。首先,塑造健康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健康的核心價值觀是“倫理式”企業管理模式的核心,從根本上決定著企業的經營宗旨、管理風格、人員作風和行為規范。其次,培養企業員工倫理精神;只有企業內部員工有了上下一心、精誠團結的精神,才能成功構建“倫理式”企業管理模式,讓所有員工在倫理精神的旗幟下努力工作。
(二)加強制度建設,合理、規范企業倫理
制度建設是構建“倫理式”企業管理倫理的重要步驟。公平精神、公共精神、人道精神等倫理能否被企業踐行,關鍵還在于相應制度的建立與實施,僅僅靠倫理說教是不是可能解決企業管理過程中的公平與效率、功利與人文、控制與自由等沖突的。因而,必須加強制度建設,從制度層面讓企業倫理更加規范、合理。首先,應該制訂與實施相應組織體制,旨在確保倫理規范、準則的落實;如西方國家一些公司創設的倫理官員職位或者成立專門任命倫理委員會等,來保證企業管理活動符合相應倫理規范、準則。其次,定期舉行企業管理倫理討論會;專門討論企業近期是否有違反倫理規范、準則的管理活動及如何改進。
(三)結合本土實際,建構“倫理式”管理模式
這是建構符合企業實際的“倫理式”管理模式的關鍵。企業的一切管理活動都應該從實際出發,構建“倫理式”企業管理模式也應該遵守這一原則。“倫理式”企業管理模式的構建,其背后是我國悠長的歷史文化,因此企業“倫理式”管理模式構建過程中我們也不應該、也不可能避開本國歷史文化的影響,這就要求我們在構建“倫理式”企業管理模式過程中要注意結合本土實際,在充分挖掘我國傳統管理倫理思想資源的基礎上,借鑒西方先進思想,科學開展“倫理式”企業管理模式構建工作。
作者:王霞 單位:江蘇金通靈流體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