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海洋石油企業風險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QHSE管理體系
QHSE管理體系最終本質是戴明模式,即“計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和改進(Action)”四個階段。海洋石油企業的風險管理,依據企業現存的組織結構、程序、過程和資源,結合行業特點,按照QHSE管理體系規范要求提出,有效識別QHSE關鍵活動及其風險和影響,進行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將風險降低到合理實際并盡可能低水平,預防事故發生。
二、基于QHSE管理體系的風險管理策劃
1.將風險和影響降低到可接受程度是QHSE管理體系運行的最直接目的,而如何對風險進行正確認識、評價和控制則是關鍵所在
(1)選擇工作安全分析(JSA)、工作任務風險評價(TRA)、安全檢查表(SCL)等風險分析方法,辨識生產經營過程中,如危險物料、作業場所的設施設備、安全防護用品等所涉及的危害因素。
(2)建立QHSE法律法規標準數據庫,確認QHSE法律、法規和標準類別、組織機構、獲取途徑以及采用、跟蹤、識別、更新QHSE法規標準要求。海洋石油作業采用國家標準、國際標準、行業先進標準以及國際組織的指南及實踐作法。
(3)制定海洋石油QHSE年度目標和重點工作計劃,包括人身傷亡事故控制指標、職業傷害及職業病的控制指標、環境污染控制指標和QHSE管理工作的其他績效衡量指標。
2.組織機構、資源和文件
組織結構、資源和文件是QHSE管理制度運行的組織保障和物質基礎,是保證質量、健康、安全與環境績效的必要條件。
(1)建立QHSE委員會和QHSE責任制,明確各崗位人員QHSE責任;提供必要的資源(人力、物力、安全生產投入)完成QHSE活動;QHSE管理部門配備專職QHSE管理人員或QHSE監督人員。
(2)結合工作實際情況,對從事QHSE關鍵活動和任務的人員進行QHSE培訓及資質考核。進行QHSE信息溝通,收集國內外QHSE管理經驗,科技成果及實踐案例,及時報告事故信息,建立QHSE溝通渠道,實現QHSE信息共享。
(3)建立文件化的QHSE管理體系,進行定期評估,實現QHSE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建立QHSE文件,保存QHSE管理活動記錄和資料,如QHSE分析評價數據、事故報告、案例分析、QHSE教育培訓記錄、安全檢查、各類演習及其他活動記錄等。
3.實施和運行
通過建立系統化的QHSE管理制度,對運行過程中的活動和任務進行嚴格有效的質量、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風險和影響控制。
(1)建設項目和承包商QHSE管理。實行“三同時”制度,對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環境保護設施、消防設施以及職業病防治設施進行風險辨識、評價及控制;確定承包商QHSE管理模式、標準及程度,選擇合格承包商。
(2)健康管理。定期識別、檢測工作場所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對可能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員工,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職業健康體檢;建立員工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3)環保管理。監測污染物排放情況,進行數據分析,掌握排污狀況和污染處理設施的運行動態,依據情況及時調整工藝;采用清潔生產技術,對生產現狀、污染源和環境狀況進行分析、評估,找出問題,制定削減污染和防治污染的措施。
(4)質量管理。建立實施質量管理體系,識別質量風險,制定質量規劃,控制關鍵環節,并對執行情況實施監督。強化對高危行業建設項目的工藝路線選擇、標準選用,及設計過程的質量監督。
(5)應急管理。建立、實施和保持應急準備和響應程序,建立應急組織,制定應急預案,配備應急資源,建設應急救援機構與專業隊伍,建立應急管理信息系統等。檢查和糾正措施進行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調查,實行事故初步報告和最終報告,建立相應事故檔案,采用OSHA統計方法進行事故統計。管理評審管理評審應包括QHSE管理體系審核的結果、運行狀況報告、目標、指標實現程度、事故、事件統計數據,危險因素辨識、評價和控制過程以及應急總結等等。
三、結束語
通過建立海洋石油企業QHSE管理體系,將管理體系的管理思想和理念融入到海洋石油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強化過程控制,突出風險管理,嚴格控制各種質量、健康、安全與環境風險,從而最大限度預防事故發生。
作者:郭海林 劉宵 單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