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博弈論下食品安全監管探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因此,社會、人民也對食品安全越來越重視,在國家的監管下,我國食品安全得到一定的改善。在改善過程中,我國在學習其他國家經驗的同時,雖然已經考慮到自身的文化傳統和政治體制的特殊性,但是在企業逐漸演變的過程之中,監管的立法和執法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雖然多部門監管比單部門監管有優勢,但是其相比于單部門監管來說具有一定的協調難度;再比如,第三方檢測機構難以做到真正的權威性,甚至會存在消費者投訴失效等問題,因此,文章主要以利益相關者理論為基礎,基于博弈論視角下分析目前我國食品安全的監管體系,最后提出了相應的食品安全管理優化策略,希望可以有效地提高食品安全質量。
[關鍵詞]博弈論視角;食品安全;監管體系
1引言
“民以食為天”。由于食品安全涉及人們的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食品安全問題也成了目前社會越來越重視的熱點之一,消費者的維權和健康意識也隨之越來越高,再加上現在媒體的報道和監督,一定程度上震懾了食品生產者的違法行為,但是不管政府多重視、消費者意識多高,理想與現實總是有一定的差距。雖然食品安全監管得以改善,但是與預期相比,還存在著改進空間,因此,在博弈論視角下研究政府、消費者、食品生產企業的博弈行為,對食品安全監管模式的優化有一定的意義。
2相關理論基礎
2.1博弈論。博弈論屬于運籌學中的一個學科,其也可稱為對策論,主要是將不同的個體或群體放在特定的環境下,通過一樣的規則進行管理,讓個人、群體或組織同時或先后從策略選擇集合中進行選擇,在時間的推移下通過選擇的策略,對其過程所需要承擔的結果進行比較。因為博弈論所針對的對象和環境條件都相對廣泛,因此博弈論被應用于各個學科領域之中,但是博弈中的主要對象包括人、行動、策略信息收益等。而文章中博弈論的決策者主要包括消費者、食品安全、生產者、媒體、第三方機構,而最終支付的結果就是比較企業個人利潤最大化的一個程度。但是由于博弈論的博弈主體具有完全理性的特點,因此,文章主要依據的是演化博弈論,其基礎假設的博弈主體具有不完全理性,這樣會更適用于研究食品安全的利益博弈。因此,在演化博弈論的視角之下,對多主體參與的食品質量監管時,博弈主體具有有限理性,需要決策者在整個博弈過程之中不斷的探索和演化,從而尋找較好的監管策略。
2.2食品質量監管。首先想要了解食品質量監管,必須了解食品質量是什么。食品質量就是指其本身具有的特定性質對某種要求的滿足程度[1],其中要求包括安全性、營養性、可食用性、經濟性等。安全性就是指食品在進入使用者口中之前,所經歷的儲藏、運輸、銷售等過程必須要保障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營養性是指食品之中必須具備人類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經濟性是指食品在進行生產加工時所需要消耗的成本。基于此,食品質量監管就是政府部門為了保障食品的安全性、營養性、經濟性等,對食品進行監管的一種活動。而食品質量監管存在于食品生產的各個要素和環節之中,最終使得食品可以安全地呈現給使用者。
2.3利益相關者。利益相關者,顧名思義就是指在企業經營過程之中,涉及利益的相關主體都是該企業的利益相關者,其中包括企業的股東、債權人、雇員等,還包括政府部門、消費者、社區、媒體等間接影響的客觀群體,這些利益相關者與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關系。他們中有的是企業經營風險的承擔者,有的是對企業進行監督和制約的執行者。換一個角度來講,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依賴的是企業對利益相關者要求的回應質量。
3食品安全相關決策者的博弈行為
從利益相關者的理論進行分析,食品安全方面的利益相關者,除了生產食品的企業,還包括政府、消費者、媒體、第三方專業機構等,而導致利益相關者進行博弈的主要原因是食品安全信息存在不對稱性,最終的博弈結果是根據利益來進行衡量。
3.1消費者與食品生產企業之間的博弈。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行業的不斷興起與發展,現代社會的責任分工也越來越明確,當作為一般的消費群體時,對食品信息的了解,只能是在政府或媒體上得到相關信息,相比于食品生產企業來講,其處于信息的弱勢地位,對食品本身的信息了解相對局限,難以了解食品的生產流程,也難以真正了解食品質量的管理過程。作為普通的食品消費群體,其只能夠通過識別產品的標識進行了解,但是能夠流通于市場中的產品企業標識,大部分都標為合格,只能被迫地接受。因此,由于消費者處于信息的弱勢地位,很容易受到食品安全的威脅,在此威脅之下,食品生產企業所追求利益最大化和消費者追求效應最大化的市場很容易被打破,使得兩者之間的博弈存在市場失靈。
3.2僅有媒體作為第三方的利益博弈后存在的政府監管失靈。在消費者和食品生產企業之間的利益博弈之后,由于利益的驅使,生產者具有很強的動機生產不合格的食品,通過降低成本來獲取更大的收益,因此,生產商有很強的動機進行造假,增加食品的安全威脅,由于消費者處于弱勢地位,對食品安全的信息了解有限,大部分群體在面臨食品安全事件時都會選擇增強自身的維權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通過學習相關的食品安全知識進行維權。基于消費者長期處于博弈中的弱勢地位,再加上食品生產者有很大的可能進行造假,如果消費者受到了食品安全的威脅,勢必會尋求第三方媒體的幫助,在第三方機構媒體的幫助下,便引發了新一輪的利益博弈。而新一輪的利益博弈,主要體現于媒體一方的加入,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使得在自媒體的披露下,為了保證食品安全,如果政府僅僅加大對企業的罰款力度,那么罰金的存在會使得廠商的成本也有所增加,因此會進一步造成食品安全危險,最終造成政府監管失靈。
3.3多中心的第三方利益博弈后食品安全監管的可行性分析。雖然我國已經對食品安全進行了多年的治理,但是在企業食品安全監管上還存在著一些不足,特別是第三方機構和專家團隊難以發揮其自身應有的作用,因此,在食品安全監管過程中,可以讓第三方機構參與進來,這樣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兩方或者僅有媒體為第三方的利益博弈造成的市場失靈和監管失靈。同時,對媒體的食品安全信息也可以起到監管作用,如果媒體對食品安全的相關報道有問題,出現了虛假報道,第三方權威機構就可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彌補政府信息的空白點,提高政府食品安全監管的能力。綜上所述,對食品安全信息利益相關方而言,由于消費者在食品信息了解中處于弱勢地位,而食品企業一定程度上需要隱藏自身的制作方法,因此造成了有利于防止自己的信息披露優勢,而政府作為食品安全監管的主體負責人,除了自身力量的監管,還需要依靠多中心的第三方監管,比如通過自媒體和第三方專業機構來增強政府監管的力量。
4基于博弈論視角下的食品安全監管的優化策略
基于博弈論視角下對食品安全監管的決策者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想要進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效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政府需要在第三方機構的幫助下,協調消費者和食品生產企業之間的關系,明確各方的責任和權利,將食品安全的相關利益進行統籌管理,建立有序的食品安全信息系統,這樣才能夠在不傷害食品行業的前提下,優化食品安全監管體系。
4.1政府應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的相關制度體系,把握管理的主動權。食品安全信息與消費者的身體安全息息相關,因此政府部門應該牢牢把握自身對食品安全信息管理的主動權,充分體現政府相關部門的權威性。在鼓勵媒體報道相關的食品安全信息的同時,也要對其進行一定的約束,避免不良媒體散播不實信息,制造社會混亂,這就需要政府相關部門不斷地完善和更新相關的信息資源。
4.2建立食品安全信用評級。為了更好地監管食品生產者,要改變以往收納罰金的行為,而是應該建立一定的食品安全信用評級。政府食品安全監管機構不斷地與征信機構進行合作,通過建立食品安全信用評級,將食品安全與企業的征信進行掛鉤,這樣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時,可以對其進行警告,甚至讓其退出市場,這樣就會對一些生產企業起到警示作用,同時,食品安全信用評級也是消費者購買食品的一個重要依據。
4.3充分發揮第三方專業機構的作用。第三方機構的作用,除了當發生安全事件之后將其介入做專業指導和鑒定,還可以在安全事件發生之前對群眾及消費者普及相關的食品安全知識,加強對消費者的安全教育,這樣在食品安全事件發生之后,消費者可以更好地應對。
5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食品安全問題也成了目前社會關注的熱點之一,因此,我國必須加強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但是食品安全問題涉及了多個利益者,因此在食品安全博弈過程之中,除了單一的消費者和生產者的利益博弈,還需要媒體等第三方機構參與到食品安全監管之中,這樣才可以有效地進行食品安全監管。在博弈視角下進行食品安全的監管優化,首先政府要把握食品安全信息的主動權,需要對相關的食品生產企業進行評級及預警;其次需要通過媒體不定期地相關信息,對消費企業產生震懾行為;最后充分發揮專業機構和專家在食品安全監測中的作用,這樣通過采取多手段的監測,才有可能實現監管路徑的優化。
參考文獻:
[1]王鐵驪,向楚堯.動態博弈視角下的第三方外賣平臺上食品安全研究[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1(2):55-60.
[2]楊琴,徐成波.我國食品安全監管研究進展分析[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33(2):20-25.
[3]孫淑慧.基于演化博弈的多主體參與下食品質量監管機制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9.[4]吳燁.食品安全博弈行為與監管優化策略[J].統計與決策,2019,35(8):52-55.
作者:張修業 單位:山西應縣綜合檢驗檢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