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成本控制管理中鐵路企業發展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提升鐵路企業戰略管理和整體協調的能力
過去,政企合一、大而全的生產管理體制是我國鐵路管理體制的主要特征,產權關系虛置,加之財務管理高度集中,收入、成本、利潤等指標計劃實行嚴格控制,全路一本帳,統收統分統負盈虧,運輸生產中的資產使用效率不高,資源浪費損失現象嚴重,普遍存在成本失控掛賬問題,資金風險突出。對于成本控制考核制度,主要關注層面在于企業的管理層,通過財物部門牽頭,由技術部門、材料部門、物資部門以及其他職能部門加以配合,以科目負責制的管理方式,對于對成本管理有重要影響的車間、班組負責人和生產一線的職工卻很少涉及,因此生產部門、技術部門、很少會有人關心成本的管理工作。加上基層站段的領導層主要是生產型管理者,在生產管理中片面追求企業運行的安全和利潤高低,成本管理也只是事后算賬,對于成本管理的事前分析、事中監督不太注重,因而失去成本管理工作對生產的指導性和超前控制作用。而科目負責人對科目成本的支出也只是限于結果控制而不是過程控制,因質量、生產需要帶來支出的變化更是控制不了。因此,關于成本支出考核沒有形成全過程、全方位、全面控制的作用。現代鐵路企業成本管理要求是系統化、戰略化、人本化的管理,通過業務、資金、信息的整合,實現資源合理配置、協同作業、有效貫徹企業戰略、持續改善經營狀況、實現價值穩步增加。全面成本管理圍繞企業的經營目標,從內容,手段到實現形式,以滿足加強企業管理各方面的需要為宗旨,以協調生產與經營,安全與效益的關系,協調投入與產出,效率和效益的關系為原則,將企業的生產資源,財務資源,人力資源等進行統籌安排,因此成本控制的執行是鐵路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必需環節和必要手段,對成本控制實施有效監控,最大程度地確保實現鐵路企業戰略目標。通過成本控制監控可以有效的整合市場的資源信息,通過成本控制體系這些信息能集中有效地反映到決策機構,可以幫助鐵路企業決策層動態地調整戰略規劃,提升鐵路企業宏觀戰略管理能力、市場應變能力和資源利用的能力。
二、提高鐵路企業資源使用的效率
在長期的計劃經濟條件下,鐵路企業的安全生產是關注的焦點,于是在傳統的生產成本管理模式中,由國家計劃制定企業的產品、設備、材料和人力資源的價格和供求數量,鐵路企業各級人員的成本效益意識淡薄,因此傳統的生產經營過程中浪費現象嚴重,導致鐵路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經驗效率低下。雖然成本控制在鐵路企業已經推行數年,但是在具體的實行過程中,企業所關注的主要是總體的利潤指標,宏觀意義上的資金調配,而對于具體操作層面的資金的使用效率、資產質量等重視不夠,有的企業甚至通過在數字游戲來體現企業的利潤目標,造成數字“面贏”,實際的“潛虧”,影響鐵路企業的長遠發展。現代企業成本管理認為:成本控制計劃過程和成本控制中的指標數據直接反映了(集團公司)各子公司和各部門在資源利用方面的效率高低以及對各種資源的需求重點,是對鐵路企業資源進行調度與分配的基礎。企業管理控制的中心目標從滿足完成生產、經營的階段性目標和科目指標逐步轉移到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由計劃的被動性轉變成成本控制的主動性。通過全面成本控制,鐵路企業可以對有限的資源進行最佳的配置,避免資源的浪費和使用的低效。
三、實施鐵路企業成本節約及收入提升
從現實情況看,我國鐵路企業的成本管理控制帶有較多計劃經濟時代的特征:鐵路企業市場外部控制的力度強于企業內部控制的力度,對上級負責的認識多于對企業自身發展負責的認識,管理層控制結果的動機重于控制過程的動機。在國家宏觀調控下,目前鐵路運價和融資還沒有完全市場化,每年鐵路企業的巨額虧損說明,鐵路運輸收入不可能通過完全的市場行為獲得增加,實現鐵路跨越式的發展需要成本控制措施和策略的強有力支持。但是,目前我國運輸市場中,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管道運輸多家競爭的局面,使得鐵路運輸快速、安全、價格低廉服務的競爭優勢正在逐步消失,我國連續遭遇雪災、震災,旱災,國際能源危機、自然災害等因素的影響,各種意外因素使得鐵路部門的原材料成本也呈現持續上漲的趨勢,從鐵道部、路局傳遞的消息來看,生產經營、成本增支壓力很大,基層站段生產經營壓力也進一步加大,預算外清算彌補成本支出缺口的可能性很小。而運輸收入增長空間有限,在今后相當長時間內,成本控制已成為運輸企業的戰略重點,而支出預算在全面預算中的關鍵作用會越來越明顯,鐵路運輸鞏固和擴大市場占有率的有力競爭方式很大程度上是通過降低成本來取得價格競爭優勢。運用現代企業的全面成本管理機制,發揮全面成本管理和考核、獎懲制度共同作用,迫使基于全面成本控制的基層鐵路管理的主體,要對市場變化和企業內部成本壓縮造成的影響,做出迅速有效的反應,來有效的提升鐵路企業的應變能力和控制能力。在全面成本控制過程中,要制定合理的全面的成本控制計劃,對鐵路企業市場環境變化做出的理性分析,確保鐵路企業的成本節約的可行性和收入增長計劃的有效性。成本控制執行的監控過程把關注收入和成本變化趨勢作為關鍵指標,可以激勵并約束企業相關部門追求盡量低的成本費用和盡量高的收入增長。
四、有效化解企業的管理經營風險,實施有效監控與考核
在鐵路企業中,為了完成上級的考核指標和經營目標,基層單位管理層采用不規范的手段來提升企業的利潤目標,例如折舊不按規定計提,工資列不足,多經收入沖減等,導致成本基礎管理和固定資產的管理失真,不能反映企業真實的管理水平。運用現代成本管理制度,全面成本控制涵蓋鐵路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立體反映鐵路企業的經營情況,參照成本控制目標,公司高級管理層從預算的各個層面可以發現企業管理的潛在的風險,并預先采取相應的防范和管理措施,從而有效的化解企業的經營風險。鐵路運輸企業必須充分加強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的編制過程中,鐵路企業集團和所屬子公司通過協商設定合理業績指標,有效調整和充分利用各項市場資源,綜合全面信息,實施全面成本和預算的管理,在根本上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同時把成本控制執行結果作為業績考核的重要依據,增運增收,節約支出。將責任成本目標完成的好壞、責任中心的經濟效益和職工工資掛鉤,節獎超罰。將成本控制與執行情況進行對比和分析,作為經營者有效的監控手段。將責任成本、目標及措施精細化分解化,化少數人的成本壓力為全員的成本壓力,把市場競爭的壓力逐層傳遞,實現聯控互控,使全路干部職工增強扭虧增盈意識,從根據盈虧目標要求細化成本控制責任,通過全面預算成本管理帶動技術創新、思維創新、管理創新和機制創新,采用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確保鐵路企業運輸經營和發展戰略目標順利實現。以更合理的組織、科學的調度,促進企業管理素質和人員素質的整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