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簡述小微企業發展的五點建議,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小微企業適合生存的行業
我國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環境污染。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很多部門、很多人認為小微企業是我國環境問題的罪魁禍首。小微企業把節約視為自己的生命,不可能造成浪費。當然,對于一些要求技術很高的產業,如果小微企業不能勝任,應設準入門檻。幾乎每一次資源整合,受到沖擊的首先是小微企業。其原因是認為小微企業浪費了大量的資源,比如認為小微企業是耗電大戶、是用水大戶、耗費資源大戶和環境污染大戶等等。小微企業在有些領域確實應該退出,如礦產資源的開采等,因為這些領域需要大量的資金和較高的技術,還有巨大的環境保護工程的推動以及與眾多產業的聯系等,近幾年的情況如稀有金屬領域、煤炭領域等,小微企業確實導致了國家資源的巨大損失。所以,在我國現有制度設計下,這些工作是小微企業無法完成的。當然,小微企業可以在資源型產業領域從事一些輔助性的工作。小微企業在建筑業、批發業、零售業、交通運輸業、倉儲業、郵政業、住宿業、餐飲業、信息傳輸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房地產開發經營、物業管理、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領域可以有巨大的作為。國家在整合資源,調整結構時,在這些領域不應和小微企業爭市場、爭資源,國家應多出臺有利于小微企業在這些領域公平競爭的法規,并以裁判者的身份,促進小微企業健康發展。
2.小微企業適生存的地域
小微企業的形成,大多是借助合適的內外環境和市場環境,自然產生的。現在,城市的改造一波接著一波,每一次城市改造,受到直接沖擊的往往是小微企業。城市市容改造、市區規劃、道路規劃等,一般都不會顧及小微企業的利益,往往采取關停的辦法。小微企業沒有再生的能力,因為許多小微企業的存在,都是歷史的產物。他們之所以能夠生存,大多是借助于老城區遺留下來的產業延續,利用低資源成本、便利的渠道、熟悉的人脈和就近的市場,如果一旦拆遷,他們生存的環境將不復存在,只能破產消失。比如武漢的漢正街,其形成與繁盛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武漢市為了進行舊城區改造,將其遷出原來的地域。現在漢正街不存在了,影響武漢以及華中地區幾百年的漢正街小商品市場也消失了。現在許多城市越來越現代化,但產業卻越來越萎縮。有些大城市規模很大,但城市中的小微企業,只剩下餐飲、酒店、洗車等服務業了,成為純消費性城市。
3.小微企業吸納大量的低端就業人口,節約了大量的社會成本
小微企業創造大量低端勞動力就業。中國70%的城鎮居民和80%以上的農民工都在小微企業就業,吸容的就業人數超過2億,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政府解決民生問題。人們有了工作才能增加消費,擴大內需。小微企業為大量城鎮無業人員、農村剩余勞動力、高校畢業生、國企分流人員等群體及時創造了眾多就業崗位,已成為社會就業的主渠道。小微企業要學會應用低端就業人員,善于培養適合本企業發展的人才,知人善用,在低端就業人員中挖掘人才,絕對不能歧視就業人員。國家戰略之一就是發展中小城鎮,而中小城鎮的形成,主要還是依賴小微企業。小微企業為城鎮主導產業提供配套服務,為城鎮功能的實現提供全面的、不可或缺的系統服務。
二、對小微企業吸納資金的建議
1.國家建設小微企業發展政策性銀行。在重要的產業領域,對下游產業產生重大影響的小微企業,國家應專門成立促進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性銀行。這類小微企業主要為我國重要的制造業提供服務,如提供輔助產品、零件、配件等。通過政策性銀行的扶植、引導,提升這類小微企業的制造質量,促進這類小微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并逐步地參與我國主要制造業的主體結構制造,參與我國制造裝備的競爭,改變我國重大制造完全依賴國有企業的局面。
2.設立風險貸款銀行,完善銀行貸款、融資擔保機制。尤其要對擔保機構的擔保資質做充分的評估,同時加強此類機構的政策與法規建設。對市場預測風險相對較高,利潤相對較高的小微企業,我們可以通過風險貸款的方式,滿足其融資的需要。
3.大力發展直接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上市。直接融資可以大幅降低資金成本,但我國企業直接融資的占比偏小,對于小微企業而言,現有政策下,推動直接融資幾乎是不可能的。直接融資對某些高科技小微企業尤其適合,只要加強管控,嚴肅執法,打擊借融資之名的圈錢行為,就可以促進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健康、跨越式發展。
三、小微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建議
1.小微企業是產業鏈上不可替代的一環。一個地方,如果一類小微企業的消失,將直接導致地方主導產業的消失。反過來說,一個地方主導產業的消失,首先是從產業鏈上端的小微企業開始的。因為小微企業的市場敏感度極強,對宏觀經營環境變化的感應度極高,一旦經營環境有細微變化,小微企業就會傷風感冒,嚴重的會破產倒閉。因此,小微企業在經營中應突出靈活性,盡量與下游企業結成聯盟,建立信用,規避自身資金短缺的風險。
2.小微企業是利基市場的守望者,是國家主體經濟體系的有效補充者。許多小微企業承擔著市場補缺者的角色。其功能是大中企業無法替代的。這些小微企業默默無聞,艱難地生存著。小微企業創造需求,刺激消費。小微企業與大、中型企業的細化分工需求實現了有效對接。大、中型企業大都掌控成熟市場,但對一些新興需求則無暇顧及,這些需求經常被小微企業率先挖掘并開發相應的產品和服務,所以,小微企業要善于發現新的市場需求,充分利用新的市場需求,同時也借此機會成長為大、中型企業。例如,1984年,柳傳志和中科院計算所10名科研人員,在北京中關村的一間20平方米的傳達室里創辦了聯想。
3.小微企業是我國“世界工廠”的堅定守護者。要保持中國的“世界工廠”的位置,就必須保護好小微企業。我國的制造業、紡織業、服裝業等一直居于世界首位,小微企業功不可沒。比如服裝產業,服裝產業的發展,我們看到的大多是服裝廠,事實上,除了服裝廠之外,還有許多小微企業,如拉鏈廠、制線廠、紐扣廠、繡花廠、配飾廠、漿洗廠、輔料廠等等,這些小微企業與服裝工廠構成一個服裝產業的整體,為確立我國“世界工廠”的地位作出了巨大貢獻。所以,我們如果失去了這些配套的小微企業,我們將會失去我們好不容易得來的“世界工廠”的地位。
四、小微企業文化建設的建議
小微企業要建設自己的企業文化,這是毫無疑問的。如何建設小微企業的企業文化,這是一個從長計議的大事。很多小微企業認為自己規模小,人員少,沒有必要搞企業文化,這是不可取的。企業文化建設不一定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企業的物資文化是企業發展的基礎,每個小微企業的開辦,總會創造物質條件,滿足其運作的基本需要。小微企業的行為文化以及理念文化,則是小微企業發展的根本。小微企業大多以家族為主體,但隨著企業的發展和技術、管理的進步,小微企業的上層管理應隨時進行調整,引進社會優秀人才,改變落后的管理。同時,要建設規范的、可執行的企業章程、企業管理制度。這些,都是小微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小微企業很容易受到來自內外環境的威脅,其生存狀況相較大中企業要艱難的多,依靠什么來維持其生存與發展呢?文化建設是其抵御威脅的重要手段。一般來說,小微企業的物資文化受企業實力的限制,但良好的行為文化與制度理念文化則是企業經過長期努力才能培養出來的。小微企業一定要把人才引進與文化建設同步建設,從本質上說,小微企業的文化是企業自己塑造的,與企業的價值觀息息相關,這種文化對外體現小微現企業的形象,對內表現為小微企業的凝聚力。一個沒有優秀文化的企業注定是無法做大的企業。
五、小微企業產業升級換代的建議
小微企業要在變中求得發展。這種變主要是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建立與社會技術同步發展的生產力。同時,小微企業也要改變自身的生產和工作環境。小微企業的產業升級換代,并不意味著小微企業一定要做大。影響企業規模大小的因素很多,市場的需求狀況、競爭狀況、文化習慣、行業的技術發展狀況以及行業發展的特點等,都對企業規模產生影響。小微企業在上世紀80年代由鄉鎮企業管理部門統一管理,后來,小微企業就沒有歸口管理單位了。鼓勵創新,幫助小微企業升級換代。重點是兩條對策:一是建立共享式技術創新服務平臺。由地方政府只能部門牽頭引導,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骨干企業,在共性技術、基礎性技術方面為小微企業提供支持,實施小微企業技術創新計劃、小微企業特色產業提升計劃和小微企業培育計劃;二是設立小微企業產業孵化中心。中心所需啟動資金,國家可投入30%(從支持高技術企業研發資金中切出一塊)用于初期研發,70%的資金可通過具體的產品開發從小微企業獲得。
總之,小微企業只有實時升級換代,才能適應不斷發展的科學技術,才能滿足社會日益豐富的物質和文化需求。
作者:朱泓 單位:湖北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