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英語課堂活動學生負面情緒的疏導,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在英語課堂活動的多個環節中,學生的負性情緒表現各異。教師應采取針對性的策略,對不同群體進行情緒疏導,以激發他們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和展示學習成果的勇氣,提高師生互動的有效性,打造生動活潑的英語課堂。
關鍵詞:課堂活動;負性情緒;疏導
課堂活動是教學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到教學的質量。但有時教師的精心備課與預設并不能在課堂上發揮出預想的效果。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學習任務難度大、環節設計不合理、時間把控超預期等,但學生配合不理想,也是重要因素。課堂活動的形式多樣,包括小組合作、師生互動、成果展示、成果評價等。學生在不同環節中表露出來的負性情緒也不盡相同,需要針對不同的活動形式、不同對象的個性特點,采用多種疏導方式才能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一、首尾兼顧,全員驅動,激發合作小組的團隊活力
班級的合作小組,并不是精英的組合,而是互幫互助小組,因為組內成員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學習成績差距較大。學優生也難免懈怠,因為他們也是有情緒的個體,各種內外因素也會誘發他們的負性情緒。所以,合作小組內學優生特別是組長的學習情緒不能忽略,也不能期望他們每次都能自我疏導,外力的干預是不可或缺的。對學優群體或學的情緒疏導主要集中在小組管理、學習氛圍調動及對后進生的幫扶方面。他們中有的成績雖好,但組織能力弱;有的只想把自己學習搞好,怕被其它同學拖累;有的組員不爭氣,組長太累。因此,教師需要注意觀察每位組長的情緒,隨時穿插到各個小組中,協助組長完成好相關的幫扶工作。尤其是遇到難題的時候,組長本身可能也是似懂非懂,即使有點懂也不能清晰地表達出來,他們往往容易失去信心,變得急躁、煩躁,此時教師對組長的幫扶顯得尤為重要。可以讓組長和組長之間互相溝通,取長補短,讓A組組長到B組學習取經,下次再由B組組長到A組參與學習。為了減輕組長的壓力,還可以采取組長與副組長分管制。在牛津8AUnit8創作詩歌環節,有的組主題確定較快,有的組無從下手,這時候可以安排組長去別的小組取經,開拓一下思維。而組員在課堂活動中的負性情緒則表現多樣,比如消極活動、不服組長分工等,這需要教師協助組長進行疏導。結對幫扶顯得尤其重要,因為他們消極活動的原因很可能是學習活動的難度超出他們的學習能力,是被動消極,需要學優生帶著他們一起動手、思考、探索。借助外力的幫助,可以引導他們把課堂學習深入到自己觸及不到的地方。在練習評講中,可以采取分小組逐個盯人戰術,不放過任何一個組員的學習。這樣針對每個組員的個別輔導往往比老師上課從頭到尾地講解要好很多。為了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在小組討論結束以后讓組長選擇自己的組員向全班展示他的學習成果,尤其是他做錯了但已經訂正的題目。還可以借此表揚一下這位組員以及幫扶他的組長或者副組長,這樣循環下去,討論也會積極認真,展示也能異常踴躍。
二、即時引導,點燃激情,盤活師生互動的情感資源
師生互動過程是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的過程,但學生主體作用的落實還受學生參與程度、參與熱情、收獲大小等因素的影響。教師的主導作用就是最大程度地調動全體同學的課堂學習動力和參與積極性,即疏導負性情緒,激發學習欲望,把課堂真正變成學生自主的舞臺。師生互動中,教師需要及時捕捉學生的情緒動態,并適時采取疏導策略,力促課堂學習效果最大化。一般情況下,師生互動中學生的負性情緒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因思路跟不上節奏而產生的畏懼心理;因學習興趣不高而帶來的應付心理;因身心不適而表現出的交流不暢。教師應針對互動過程中的不同表象采取相應的疏導策略:首先,要注意分層施教,畢竟學習層次是客觀存在的。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在同一層面知識的學習中,短期內都能跟得上教師乃至全班的節拍,分層施教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課堂窘境。其次,要發揮團隊的作用,把師生互動轉化為師組互動。先進帶后進,后進跟先進,促進小組整體學習能力的提高。再次,要把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放在備課、上課的重要環節。不管是語言激勵還是情境創設,興趣度與活躍度往往是相輔相承的。學生負性情緒的形成有時與教師教學風格長期僵化有關。興趣決定態度,態度引導高度。最后,要注意學生的個體突破?;又袑W生聲音低,其實是不自信的表現。引導學生大聲表達自己的觀點,大膽說出自己的思路,既是展示也能逐步培養他們獨立思考、敢于表達和自信自立的精神。例如在Unit8的詩歌教學中,第一課時筆者特意安排了一個詩歌朗誦比賽。比賽之前,筆者讓孩子們欣賞了一段詩歌朗誦的視頻,孩子們被大家的風范給感染了,紛紛躍躍欲試。然后,由各個小組自由準備,也可以由兩三個組合作,顯得更有氣勢。要朗誦得好,肯定要脫稿。所以,筆者雖然沒有要求他們背誦,但他們個個都背得滾瓜爛熟,對于詞語的理解自然在反復的吟誦中已經牢牢掌握,寓教于無形之中了。
三、學會傾聽,積聚自信,誘導成果展示的思維碰撞
成果展示和評價在課堂活動中占較大比重。展示的成果既有小組合作的成果也有個體思考、演繹的結果,還包括課堂檢測的練習。成果評價既包括對自己學習所得的評價,也包括對其它同學學習成果的評判。成果展示的過程,既是勞動成果的分享,又是學習能力的比較。尤其是學習小組的成果,展示的是集體的智慧,比較的是團隊的實力,贏得的是他人的尊重。對有定論的知識點,速度、準確度固然重要,但角度和思路有不同的選擇。傾聽別人的經驗,也能收獲自己的進步。而對那些沒有定論、開放式知識的學習研討,最重要的就是智慧的火花。很多時候,別人的思路是活水,我們雖不需要全盤接受,但能起到引源的作用。讓幾個小組的成果碰撞出進一步升華的火花和空間,帶動班級整體學習能力的拓展。課堂學習中,很多時候沒有太多時間讓學生充分思考,很多成果都不是深思熟慮的結果。如果是學習上稍有困難的學生,更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整理出能說服自己和別人的答案,也就更難以對別人的答案做出評價了。所以有些同學在展示自己的成果時支支吾吾,在評價別人答案時搖擺不定。因此,課堂活動中教師要多注意觀察他們的表現,心中要有預設的疏導策略。最關鍵的是能為他們隨時準備幾個支點,支撐他們的自信,幫助他們把問題思考得更細致、更全面,這些支點就是學生思維卡殼環節的稍事點拔和語言激勵。關鍵步驟上的四兩拔千斤,能使學生的思維拔云見日、茅塞頓開。而老師的激勵又能推動他們自我努力,雖然艱難但依然能堅持下去,不斷拓展自己的學習能力,積聚學習自信。在8AUnit8詩歌教學中,第二課時筆者安排了一個仿寫詩歌的拓展環節。起初孩子們無從下手,筆者就帶著孩子們上網搜索英語小詩歌。孩子們邊讀邊討論,氣氛慢慢活躍起來。展示的環節,各個小組明顯自信心不足,都不敢獻丑。筆者拋磚引玉,拿出自己課前準備的一首小詩,讓同學們評點、修改。然后,有幾個小組開始躍躍欲試。第一個小組用齊讀的方式展示,并投影了詩歌內容。孩子們聽得認真,之后展開討論,再布置他們去優化自己的作品,并在展示風格上推陳出新。接下來教室就更熱鬧了,有修改詩歌的、有聲情并茂朗誦的、有加動作手勢表演的。給孩子一點空間和時間,他們就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點燃我們的英語課堂。課堂活動中,學生的負性情緒可能在多個環節表現出來,且情態各異。它們可以影響班級整體學習氛圍的養成,也會波及個體學習習慣的塑造。及時發現,即時疏導,可以把負性情緒的消極影響降到最低。積極引導,又能經常性觸動孩子的心靈,激發他們學習的斗志,堅定他們繼續走下去,走得更從容的信念。
作者:朱燕芳 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興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