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大學生情緒管理問題及對策,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有關大學生的情緒,有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之分,通常學生的消極情緒為大學生的情緒問題。在大學階段,有的大學生可能無法快速的適用環境,有的大學生在處理人際關系方面比較困難,有的大學生可能存在學習方面的壓力,有的大學生在面對就業壓力時無法有效的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導致大學生產生不同程度的情緒問題。通常大學生的情緒問題主要有抑郁、嫉妒、焦慮以及憤怒等。適當地消極情緒對學生不會產生過多的負面影響,但一旦其無法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自身的消極情緒,就會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
一、大學生情緒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由于自身原因出現了情緒問題
學生剛進入大學,在生活、學習以及交際等各個方面都無法快速的適應,缺乏快速適應環境的能力,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落后,人際交往出現問題,進而增加了學生的自卑感。同時,在大學階段,學生會接觸形形色色的人物,有的學生由于攀比心理作祟,導致其無法正確的認識和評價自己,逐漸出現認識偏差。除此之外,有的學生在大學前是班里的佼佼者,但進入大學后,優秀的人才越來越多,導致自己有明顯的落差感,理想與現實的沖突使得學生的情緒出現問題。并且在大學階段,有的輔導員甚至學校忽視了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理論知識的教育,造成學生對情緒管理缺乏正確的認識,從而造成情緒問題的愈加嚴重。
(二)由于原生家庭影響造成了情緒問題
家庭作為學生的另一個接受教育的場所,其會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除了家庭的經濟情況會影響學生的情緒外,家人之間的交往方式以及家長的態度都會對其產生一定的影響。一旦學生的家庭出現問題,則不利于學生對自己的情緒進行有效的管理。
(三)由于學校環境的變化影響了學生的情緒
在大學階段,學生會接觸新的專業知識,但由于其不同于高中的學習環境,因此就需要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改進,由于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的學習壓力也會隨之增加,如果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其學習負擔的增加會導致學生產生情緒問題。同時尤其是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在面對就業壓力以及未來的發展規劃等困惑時,會加劇學生的焦慮情緒。并且大學生在校期間,自控能力差,常常沒有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睡眠質量差也導致學生無法有效的管理自身的情緒。
(四)受社會因素的影響造成學生產生情緒問題
隨著市場人才競爭的日益激烈,大學生往往在進行職業規劃時都會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大學生背負著過多的期望,反而增加了其心理壓力,在面對就業受挫等情況時,由于抗壓能力較弱,很容易產生消極情緒。
二、加強學生情緒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加強自身認知,合理調整情緒
在大學階段,加強學生自身的情緒管理,一方面,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理論知識的教育,使學生正確認識情緒管理的重要性,并了解情緒問題加重對自身的危害;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興趣管理方法,在面對自身的情緒問題時,積極尋找方法進行解決,可以找自己信任的朋友進行傾訴,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情緒的發泄。另外學生在面對自身的情緒問題時,要提高自身的認知水平,選擇科學合理的方式來發泄情緒,從而有效的舒緩消極情緒。大學階段,尤其是宿舍之間,很容易產生一些小摩擦,從而導致學生出現情緒問題,因此就需要學生合理的調整自己的情緒,避免出現不必要的爭執。學生可以通過培養自己的幽默感,采取婉轉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立場和觀點,從而讓對方也接受自己的觀點。
(二)正確認識他人情緒,尊重他人情緒
大學生在大學階段,很容易產生情緒問題的原因之一就是人際管理處理能力較弱,而通常在人際交往中,正確認識他人的情緒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了解和認識他人的情緒,從而更好地進行互動和交流。當對方情緒出現問題時,可以設身處地的對其進行開導,但若對方情緒異常暴躁,自己要進行合理判斷,適當地離開可以避免自身的情緒不會受他人情緒的影響。在面對他人的情緒問題時,大學生要認識到情緒存在的合理性,對他人的情緒予以尊重,主動地進行換位思考。
(三)健全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促進學校與家長的交流
在大學階段,根據學生出現情緒問題的原因,學校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開展,并在不同的年級開展與學生心理變化緊密相關的教育內容。在大一階段,注重學生適應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如何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大二、大三階段,引導學生正確面對學習壓力,積極尋找解決辦法;大四階段,及時開展就業指導課程,加強學生抗壓能力教育,從而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保持積極情緒,有效的管理自身的情緒。同時,由于學生的情緒問題除了受學校內的因素影響外,還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因此家長要積極了解學生在學校的動態,并將學生在家庭的心理狀況報告給學校,促進二者之間的溝通,從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學生的情緒進行管理和教育。綜上所述,在大學時期,加強大學生的情緒管理,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對學生今后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學生除了需要正確認知和調整自身的情緒外,還需要正確認識他人情緒學會換位思考,高校也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掌握學生的情緒動態,從而及時規避校園內的沖突事件的發生。
作者:姜璐 單位:陜西服裝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