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簡述旅游管理專業普通話教學的實用性,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凸顯專業特色,拓展教學內容
旅游管理專業的普通話教學內容要充分體現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特點。普通話的教學內容包括聲母、韻母、聲調、音變、詞匯和語法規范的學習以及朗讀和說話的訓練。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普通話教學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加上足夠的實踐訓練,才能有效提高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普通話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就業崗位大多為帶團的導游員或景區景點的講解員。所以教師除了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為體現旅游管理專業的特點與市場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在教學內容上必須增添旅游管理專業術語及當地著名旅游景區景點導游詞的訓練,了解景點的歷史及現狀景區景點的成因、特點、有關典故等內容。這部分內容的教學目的是針對學生今后實習就業實地操作的情況,學習和掌握主要的風景區、景點的講解內容和方法,提高學生導游講解的技巧,達到能用標準普通話準確流利自主導游的目的。
二、模擬職業情景,改革教學形式
為了提高普通話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改變傳統的課堂講授教學形式,從行業需求出發,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創設、模擬工作情境,讓學生在具體語言情境中自覺學習,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利用語音室及多媒體等教學設備來組織教學,實現仿真的工作環境,為學生設立特定的工作場景,要求學生根據特定的任務目標去設計自己的講話,并與相應的聽眾交流互動。讓交際雙方要樹立起角色意識,盡可能將自己投入到角色體驗中去。為此,教師首先應明確模擬環境的性質,為對話訓練有效地進行提供條件;其次還應重視對話的整個過程,在有關演示完畢后,必須對訓練過程有清晰的評價,如進行比較,尋找出其中的優點與不足,從而使存在的問題更明顯地暴露出來,并得到有效的修正。
此外,教師也可改變教學環境,拓寬教學場所,走出課堂到具體的社會環境中去進行訓練,將課程內容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如組織學生利用節假日到一些景區景點做臨時旅游服務人員,利用周末或寒暑假期間做兼職導游、講解員,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充分培養良好的發音方法,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激發學習興趣,改革教學方法
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改變“教師+粉筆+黑板”傳統的教學方式,可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開展教學活動。在教學中,播放一些經典電視節目解說詞、優秀導游員現場導游音像、散文詩歌朗誦、名人演講、辯論比賽、幽默小品等,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模擬實訓中心等場所播放海南一些著名的旅游景點視頻,讓學生按照文字進行朗讀或讓學生隨著畫面的轉換進行解說練習,從而營造一種活潑、輕松、融洽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深切地領略到普通話的美感,激發學習的熱情。
在實踐教學環節,也可以打破任課老師單一進行上課的教學模式,邀請一些有實踐經驗的導游為學生講授實戰經驗,,能夠讓學生認識到自己語言表達能力的不足,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進取心,鼓勵學生提高普通話水平。
四、結合專業實際,選擇合適教材
選擇合適的教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的環節。目前旅游管理專業普通話課程所使用的教材是《普通話水平測試訓練教程》,和其他專業公共課程使用的教材是一樣的,教材內容大多局限在普通話測試上,而真正體現旅游專業特色的,讓學生在今后從事旅游行業中能經常運用的內容極度缺少,難以適應旅游專業普通話教學的實際需要。
筆者認為,在教材的選擇上,必須選擇與旅游專業相關的素材,結合專業實際,這樣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將來工作的實際需要安排恰當的訓練內容。比如,在口語訓練方面,選擇帶有旅游專業特點的文章進行朗讀,采用旅游景點優秀講解詞進行訓練;選擇全國導游考試的景點解說詞進行訓練,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又有利于學生參加導游員考試,可以在教學中實現“一舉多得”。
有條件的院校也可以組織教師編寫適合專業實際、實用性強的教材,在教材編寫時可以增加:相應的旅游專業詞匯;海南著名旅游景區景點、名勝古跡的優秀講解詞及導游詞;或歷史趣事、中華經典詩文等內容,來適應旅游專業普通話教學的實際需要。也可以適當增加一些人文和歷史知識,很多旅游景點都具有歷史背景或含有人文因素,所以在旅游管理專業的普通話教材中,適當加入相關的歷史史料和人文知識作為配套學習材料,使學生在普通話訓練中不僅提高普通話水平,而且提高歷史知識和人文素養。
作者:由丹丹 單位:海南工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