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旅游管理專業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綜合素質高、應用實力強、創新能力強等是對旅游管理人才提出的新標準,也是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核心。探究如何創新我國旅游人才的培養模式對培養旅游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建設具有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旅游管理;“雙一流”大學;區域經濟;校企合作
1“雙一流”大學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的到來,倡導學校教學、科研要與企業生產實際相結合,憑借人才高地的優勢來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地方經濟要發展,“雙一流”大學的發展與地方經濟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其具有的職業性和服務社會的性質和使命使“雙一流”高校需要緊密結合經濟的產業結構、產業發展和人才需求來進行自身的調整。通過合理的規劃,充分發揮行業和企業在教育教學中所扮演的角色,“雙一流”大學與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緊密聯系,促進當地和大學的融合,促使他們相互促進,實現共同進步最終良性循環模式,實現大學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2區域經濟發展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要求
2.1掌握專業前沿技術
隨著互聯網科技的進步,在線旅游運營商不斷發展,旅游業需要大量熟悉旅游和信息網絡技術的人才,如可以線上完成旅游咨詢、訂購、交易的旅游電子商務人才;能夠以電子信息技術為基礎,以計算機網絡為媒介和手段進行各種營銷活動的旅游網絡營銷人才;同時也需要掌握使用各類旅游管理系統軟件,如酒店管理軟件、旅行社管理軟件等的旅游信息化管理人才。
2.2熟練掌握和運用經營管理模式
旅游行業的快速發展,需要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具備較強的企業運營綜合能力,如營銷、策劃、組織、品牌營造、渠道管理、危機管理、收益管理等。不僅是培養學生進行導游服務、前廳客房服務、餐飲服務等基層工作,綜合能力的培養,除了課堂理論教學外,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實踐積淀。因此,僅靠傳統的課堂教學無法達到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2.3具備跨行業的屬性特征
“旅游+”戰略的提出,是對傳統旅游業的升級改造,未來旅游業的發展絕不是在本行業內,而是與其他行業的深度融合,例如,研學旅游是與教育的融合、康養旅游是與健康養老的融合、鄉村旅游是與農業的融合等。因此,未來旅游業的人才一定要具備跨行業的屬性特征,才能進行創新,將旅游業深度融合到各領域中。
2.4具有旅游從業人員所需的素質
一是道德素質是關鍵。行業中出現的一些不良現象,如強迫購物、索要小費、辱罵客人等都與從業人員的道德素質有關。二是身體素質是前提。三是心理素質是必需,應具有較強的心理適應能力、突發事件及情緒調控的協調管理能力。四是人文素質,具備一定人文領域的基本知識,能較好地理解人文思想和歷史淵源。
3旅游管理專業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策略
3.1因地制宜,根據區域經濟發展需求調整專業設置
旅游管理在進行人才培養過程中,首先就是要根據本地區的基本情況因地制宜地培養人才,放棄理論主導的教學方式,在進行旅游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一定要進行旅游相關課程的調整,以為本地區培養優秀的旅游專業人才為最終目的來進行人才的培養,所以課程的設計一定要圍繞本地區來進行,適當地增加一些具有地區特色的教學內容,多增加旅游實踐課的課時,并相應地提高實踐課的學分,鼓勵學生多參加校內外的實踐。同時還可以要求當地的特色旅游相關的專家進行公開授課,讓學生們多學習本地區的特色旅游知識,為今后的實際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3.2針對市場需求進行教學大綱的設計
教育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結合市場需求調整和優化教學內容。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如果人才培養能滿足企業的需求,就需要定期對旅游市場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與時俱進,根據當前的要求調整和優化教學內容。此外,為了促進旅游業人才的質量和水平,旅游文化一定要納入課程體系中,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確保學生能夠熟悉和掌握旅游每個地方的文化特征。教師也可以研究學生的就業意向區域與課程教學相聯系,根據學生的就業意向區域進行分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重點講解學生就業意向地區的當地旅游文化資源,促進學生學習,提高學生文化素質。
3.3深化校地企合作,滿足旅游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強化學校、地方、企業的三方全方位參與,把課堂延伸到企業,把企業文化滲透到課堂,構建校地企三方“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人才培養新理念。通過校地企深度融合,堅持“引進來,走出去”,充分挖掘并利用校地企的教育資源,使旅游企業成為校外實踐課堂,并讓企業、地方政府共同參與專業建設、課程設置和教學大綱的制定過程。確保人才培養的針對性與應用性,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同加強實習實踐管理,在實習實踐前作出合理的計劃安排,實習實踐過程中通過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共同管理,結束后對學生進行評價考核,并根據旅游行業的新發展,積極拓寬實習實踐教學渠道,不斷優化實習實踐基地結構,特別是與旅游新業態企業共建實習實踐基地,增加學生接觸旅游行業前沿的機會。
3.4打造產教融合、優勢互補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旅游學科是多種知識和學科的融合。旅游專業教師需要具有不同學科背景和多學科知識的復合型人才。高校應該真正建立學校與企業之間“互聘、互聘”的雙向合作機制,打造優勢互補的教師隊伍。學校可以邀請旅游互聯網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和豐富實踐經驗的旅游業的工作人員到學校開展學術交流和講座,老師將安排去旅游在線的互聯網公司深入研究和學習,掌握旅游信息在互聯網上最新技術和最新發展和旅游資源。學校應創造條件鼓勵教師與企業聯合開發“互聯網+旅游”教學軟件。企業負責技術和市場工作,學校負責教學和科研工作,實現產業互補,共同開發“互聯網+旅游”新系統,聯合系統編著“紙質教材+云網絡平臺”創新特色的教材,課程教學與時俱進。
3.5強化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3.5.1設置創新創業基礎類課程
高校進行基礎類課程的設置,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在課程的實際設計上,有《創新創業教育》《創新創業文化》和《專業導論與專業創新》等課程,這些課程在授課過程中,老師要著重開發學生的思維,改變學生對事物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在了解了什么是創新創業后,能夠將創新創業這一文化不斷地傳承下去,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初步了解什么是創新創業,能夠為學生今后進入專業類課程的學習打下一定的學習基礎。
3.5.2設置創新創業專業類課程
專業類課程主要培養創新創業技術能力,主要有《旅游電子商務》《旅游信息化管理實務》和《新媒體文案策劃與寫作》,以及其他專業核心課程,如客房實務、餐飲實務、營銷實務等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內容部分。專業類課程在基礎類課程的基礎上,強化創新創業技術技能的培養,為學生更好地進入應用類課程學習掌握技術技能方法。
4結語
旅游管理專業與實踐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通過教學、科研、服務等為旅游發展獻技獻策,有效提升地方旅游競爭力,同時提升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提高旅游管理專業師資水平,為同類院校的旅游管理專業建設提供經驗。
【參考文獻】
【1】張春燕,喬印虎,陳杰平,等.在“雙一流”教育方針下應用型本科院校工科實踐教學質量監控與提升———以安徽科技學院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7,4(26):62-63.
作者:王路娟 郭春陽 單位:河南大學文化產業與旅游管理學院 河南大學武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