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談完善綜合性科研項目組織管理,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各大綜合性醫院對醫教研協同并重發展戰略的推進實施,醫學研究熱度不減,醫院科研項目的管理在引導醫院科研方向,提高醫院的整體實力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凝練提升出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在科研管理方面改進的的經驗做法,發揮區域醫療中心的優勢,可分享推廣至省內其他醫療機構選擇性借鑒參考。
關鍵詞:醫院科研;項目管理;激勵機制
科研項目管理工作是綜合性醫院科學研究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醫教研協同發展中的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科研項目管理的科學性和專業性對醫院科研水平帶動、科技成果轉化以及整體學科影響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影響[1]。為完善三級綜合醫院科研項目組織管理,調動廣大醫技護人員的科研積極性,需要醫院領導層高度重視,并強化頂層設計與引導,創新科技管理機制,加大執行力度,促進創新治理制度的有效實施。本文以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為例,就近幾年醫院在科研工作方面所作出的一些創新做法進行闡述介紹,為綜合性醫院科研管理領域提供一些參考。
1重視科研與學術活動
2017年底醫院新一屆領導班子上任以來,高度重視科研工作與學術活動,實施科教興院戰略,高位推動科研管理工作向提質增效轉變。領導層在制度層面迅速完成了頂層設計、高屋建瓴,中層干部勇于擔當、執行到位,短時間內大幅度修訂科研管理辦法、學科建設管理辦法、科研經費管理辦法、學術會議與學術活動管理辦法,擬定并實施科研獎勵激勵制度。定期舉辦院內學術活動周活動暨年度最佳學術報告評比、每季度舉辦博士餐敘活動、常態化邀請院外專家來院講學,實施學術任職激勵計劃,院內學術氛圍達到空前的濃厚,職工參與學術活動、承當科學研究任務的主動性明顯提高。
2強化項目前期輔導與研究基礎的奠定
2.1推行國家級項目重點輔導計劃。為提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科研項目的立項率,醫院每年不定期邀請知名院校的專家學者來院講學,針對項目申請書中的選題整體把控、思維創新、研究基礎等“雷點”與“亮點”進行大眾式的專題輔導。通過初步篩選出上一年度申報未立項的具有一定有潛質的申請書,交由專家進行點對點、一對一地現場輔導,有的放矢地指出待改進之處。進一步提升申請書的質量,為下一年度的項目申報做足準備工作。
2.2實施院級課題計劃。醫學研究類的項目往往注重深厚的研究積累,而市廳級與省部級課題項目的立項資助率相對于整個綜合性醫院的職工人數來講偏低、覆蓋面較窄。為充分調動醫療工作者尤其是年輕醫技護職工在繁忙的醫療業務工作中參與科研工作的積極性,醫院于2020年起實施院級課題計劃項目。項目主要面向中級以下職稱人員申報,設立一般項目與重點項目兩個層次,立項項目給予普遍高于市廳級課題項目的經費資助。院級科技計劃項目實施后,得到了廣大職工的好評贊譽,全院參與科學研究的熱情較高,當年度申報其他課題項目的人數較往年有較大的提升。
2.3經費配套計劃。受科研經費不足的限制,江西省內各級各類科研項目計劃的資助經費普遍較低,部分項目甚至只立項、無經費,對自然科學的研究尤其是醫學類項目的研究制約較大。我院自2017年起實施經費配套計劃,給予所有縱向課題項目1:1的配套經費資助,并對無經費的立項項目直接給予一定額度的最低科研經費資助。至此,全院已立項的各級各類計劃項目全部納入醫院科研統籌經費保障體系,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科研人員自掏腰包做科研的?狀,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職工從事科研的積極性。
3提高項目申報質量
項目申報管理是科研項目管理的基礎與前提,做到讓全院3000余名職工全部通知到位是此項工作的重中之重。項目申報通知通過OA內網之后,科研管理部門負責人會在每周一次的科室干部例會上再次重點通知,并要求各科室主任盡快將通知傳達至科室每一位職工,做到廣泛宣傳、人人知曉。對部分課題項目要求進行查新檢索的,我院實行查新費用報銷制度,解決科研人員的后顧之憂,鼓勵大家積極申報。醫護群體申報科研項目的自發性主要是源于其自身對職稱晉升的需求,若科管政策制度把控不科學、不嚴謹,容易造成漏洞,導致項目申報濫竽充數,申報書質量參差不齊,立項率低的局面。為把控項目申報質量,我院針對省部級及以上課題項目的申報,實行院內外專家初審制度,注重數量的同時更要嚴格把關質量。對于一些定向擇優項目,科研管理人員實行目標人群重點通知,專項溝通輔導,并協助其整合研究方向相近的科研骨干業績材料、匯總整理相關支撐材料。
4完善項目實施的指導與監督
4.1項目負責人第一責任制。增強項目負責人的責任意識,強化其對整個項目的精準把握與規劃,落實其對課題完成人的指導主體責任,項目其他完成人退出、離職等應及時替補人員并報備醫院科管部門。加大科研誠信懲戒力度,違反學術不端的項目負責人,實行一票否決制,終止其項目、收回項目經費。實行經費報賬項目負責人首次把關審核,報賬人二次核對制。項目負責人應對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需要使用到的儀器設備、試劑耗材進行精準預判做好統籌協調,大型儀器使用需提前報備。
4.2年度審計監督與撤項制度。我院每年度組織一次項目執行情況檢查,要求所有在研項目負責人認真撰寫科技計劃年度執行情況報告,包括項目已開展的研究工作、階段性目標完成情況、經費使用情況及存在的困難等。發現存在提供虛假材料申報、違規使用科研經費、延期結題后仍未結題等問題及時查辦處理。嚴重違規者將撤銷該項目,被撤項的項目負責人,兩年內不得申報任何科技計劃項目,并延期職稱晉升。
5設立科研崗位
我院臨床醫技科室中有較多已獲得了臨床研究中心、工程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醫院允許擁有這些平臺的科室設立一定數量的科研崗位。通常從事科研崗位的人員是基礎醫學、藥學、生命科學等教育背景的基礎研究型博士,通過加入至學科大團隊之中,發揮基礎研究與臨床的深度融合交叉,開創高水平科研攻關項目。基本形成以學科帶頭人為引領,科研骨干為支撐,學科成員為依托的科學研究體系。調查發現,設立了科研崗位的臨床醫技科室,其培養的碩士研究生從事基礎實驗研究的能力普遍較高,畢業生完成的畢業論文質量也較高。
6科研經費全過程管理
6.1部門之間緊密協作。我院財務部門與科研管理部門隸屬同一個分管副院長領導,兩個部門的負責人以及科室干事之間建立了密切的協作機制。發現經費問題通常會第一時間互相通報,項目負責人有經費使用的疑問只需要項兩個部門的任何一方咨詢即可解疑。財務部門會定期梳理全院科研項目的經費使用與結余情況,發送至科研管理部門,并由我們及時通知提醒項目負責人加快經費使用率,防止資金沉積。
6.2精準化預算編制。長期以來,項目負責人對科研項目的預算編制工作不夠重視,大部分的預算安排全憑靠項目負責人的經驗,預算編制不合理、不科學的現象較為突出[2]。我院科研管理部門會同財務部門調取往年相同類型的計劃項目經費報銷歷史數據,對各類預算條目進行分類匯總、完成數據統計分析。參照往年的分析數據,我院科管部門會嚴格審核各類項目的預算,偏離較大的項目將與項目負責人再次核對、修訂,做到精準編制、統籌安排。在項目實施階段,科研人員確有預算調整需求的,科管人員審核確認無誤后將同意其調整,并在年中的科研總經費預算調整中做出安排。
6.3簡化經費報賬流程。近年來,高校與科研院所在科研項目經費使用的限制上逐漸放寬,“放、管、服”意識深入科學研究的全領域,但綜合性醫院作為醫療機構在經費使用、財務審計方面要更為嚴格。我院在合法合規的框架下,逐步探索出了一條簡化經費報賬流程的新路徑。對于單次報賬經費小于2萬元的,項目負責人個人審核把關,科管部門的專職干事備案即可交由財務部門完成資金流動。為方便醫院職工報賬,通常報賬人只需填好賬單、簽字后,交由科管、財務任何一方辦事人員即結束,無需再“跑腿”,其余事項交由接單干事協助完成。
6.4結余經費收回制度。科研項目完成后,項目負責人在財務科的協助下清理賬目,根據其經費預算和開支情況如實編報經費決算,報送項目主管部門存檔。結題后,結余經費在一年內由項目負責人安排用于其它科研活動的直接費用;結余經費一年后未使用完的,收歸醫院;延期一年仍未結題者,結余經費將收回。建立結余經費收回制度后,院內科研項目的預算編制、決算核對更加合理準確,經費使用率明顯提高,項目負責人的對完成項目的緊迫度增加。
7加大獎勵激勵措施
科研獎勵制度對科研工作者的激勵效應明顯,將引導促進醫院的科研與學術工作。我院初步建立起了科研項目立項、文章發表、成果轉化、學術任職、學術報告等全覆蓋、全過程的科技獎勵與學科建設激勵機制。與此同時,每年評比出10名優秀科研先進工作者與10個優秀科研工作先進科室。全院參與科研、熱愛科研的的氛圍濃厚,科研工作在綜合性醫院中起三大支柱之一的作用凸出,學科可持續發展動力足。
8轉變服務與管理理念
科研科作為我院的科管部門,在轉變科室負責人、干事的機關作風,樹立科學的管理服務理念方面下了大力氣整治。要求科管人員必須增強管理人員為臨床科研一線職工服務的意識,提升業務基礎能力,熟悉科技主管部門的政策、信息動態,及時傳達信息,抓住項目申報時機[3]。對于部分工作量較大的崗位,分配2-3人共同完成,做到精細化管理;涉及成果報獎、文字材料撰寫較多的崗位,積極外派專職人員赴上級主管部門與兄弟院校學習培訓。打造一支業務精、服務好的科管團隊是做好科研項目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環。
參考文獻
[1]蘇曉英,曹劍峰,杜媛春.地市級醫院科研項目全過程管理的實踐[J].中醫藥管理雜志,2021,29(02):209-211.
[2]黃頌珊.從財務角度探索醫院科研項目經費管理[J].經濟管理文摘,2020(12):144-145.
[3]張文津.高校科研項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J].高教學刊,2016(14):148-149.
作者:林昆 朱鵬程 單位:江西省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