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縣域教育科研管理效能提升路徑,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縣域教育科研管理工作提升管理層次、形成有效管理策略是提升教師專業水平的關鍵。我們深刻認識其現實意義,以相關理論為基礎,始終堅持縣域教育科研管理效能提升的理念,不斷探索縣域教育科研管理效能提升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縣域;管理效能;提升
提升縣域教育科研管理效能是縣級教育科研部門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也是提升教師專業水平的關鍵。我們針對區域內教育科研管理的現狀、存在的問題,探索了域本化的解決之道。
一、縣域教育科研管理效能提升的現實意義
(一)基于教育本質和立場的需要
教育科研部門作為一個區域的教育研究理論與方向的引導部門,首先必須思考的問題就是“教育的本質是什么”和“研究的本質是什么”。只有抓住這兩個本質,我們才能真正理解教育研究的意義。沈陽師范大學馮茁教授在他《論教育的“意義危機”與教育理念研究的解困之道》一文中提出:“實際上,教育的價值不僅在于知識的傳遞與授受,更在于讓人充分領悟、體驗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從而使人們不斷擺脫工具理性的奴役,進而不斷地提升人自身的質量。教育應使每一個個體成為精神豐盈的人、體驗著生命意義的人”。基于上述論述,我們應該對教育研究的本質和立場進行思考和定位,在實踐中繼續完善教育科研管理職能,初步形成域本的教育科研框架,指導和規范區域內的教育科研工作。
(二)基于區域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一些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向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是學校內涵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學校創新發展的核心動力。近年來,按照政策要求,教育科研(課題)納入教師晉職的條件考核,這使得教育科研突然間“熱”了起來。教師申請課題的熱情日益高漲,省、市、縣各級課題申請數量大幅提高,這不僅使得縣域教育科研管理部門的工作量有所增加,也使得如何提升教師科研技術層面的管理水平成為需要我們思考的問題。
(三)基于提升區域教育科研管理水平的需要
教師進修學校科研部目前教育科研管理水平不是太高,這種水平不僅體現在教育科研管理能力上,也體現在對教育科研管理的認識上。我們要進一步思考提升區域教育科研管理水平的方法,使相關人員不僅能夠充分認識到區域科研管理對于教師專業發展、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意義,也能夠切實提升科研管理人員的知識面和研究水平,整體提升區域科研管理水平。
(四)大數據時代的需要
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所課題規劃研究室主任姚慧在《大數據時代教育科研管理的變革》一文中提到:“教育科研管理作為未來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也面臨著創新與發展的時代命題。如何跟上大數據的時代步伐,用大數據推動教育科研管理的變革,提升管理的效能,促進教育的發展是教育科研管理研究與實踐的任務和使命。”基于此,我們將會利用大數據平臺,豐富研究及管理方法,建立和完善教育科研管理的數據庫,創新科研管理評價體系,為研究者提供個性化服務奠定一定基礎。
二、縣域科研管理效能提升的理論依據
關于縣域教師進修學校科研管理效能提升的策略,我們的理論依據如下。華東師范大學葉瀾教授認為“校本”有三個方面的含義:一是“為了學校”,二是“在學校中”,三是“基于學校”。根據這種提法,“域本”也應該有三個方面的含義:一是為了區域,二是在區域中,三是基于區域。“為了區域”,指要以改進、解決縣域教育科研所面臨的問題為指向。“域本”所關注的既要宏觀又要微觀———既要有方向引領和政策的支持,又要能夠解決學校及教師日常遇到并亟待處理的實踐問題。“在區域中”,指要樹立這樣一種觀念———區域自身的問題要由區域中的人解決。真正對域內教育真正了解、有發言權的,是域內的教育主要負責人和教育科研主要負責人。他們在解決區域內的教育問題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區域”,指要從區域的實際出發,各種培訓、各類研究、各種制度,都應充分考慮區域的發展實際,要充分挖掘域內的潛力。我們將從縣域教育科研的實際出發,利用縣域內的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的資源,解決域內各級、各類教育科研管理效能不高的問題。
三、提升縣域教育科研管理效能的策略
作為縣域教育科研管理者,我們要運用有效策略,提升縣域教育科研管理的效能。
(一)遵循“真”“實”理念
作為教育科研管理者,我們以“真”“實”為理念開展工作,即“真心實意做科研”,教育科研部為基層校的省級課題開題,為省級課題主持人的過程性研究提供指導和保障;“真抓實干促科研”,科研部研究“研”“展”“培”的工作策略,通過課題研究、骨干展示、送培到校等系列活動,促進縣域科研管理效能提升;“真情實感悟科研”,樹立教育科研為教學服務的思想,摒除功利思想,感受教育科研人的職業幸福。
(二)堅持“高”“新”管理
教育科研管理部門針對縣域科研及管理存在的問題,做到有的放矢,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如規范縣域科研課題的管理辦法,我們采取無紙化的立項和結題的評審方式;針對基層校缺乏主題式的科研知識,我們通過美篇、荔枝微課和公眾號實現數字化的科研培訓。我們將繼續用省規劃課題引領,帶著學習和思考,探尋科研管理效能提升的途徑,最大限度地實現科研管理的最優化。
參考文獻:
[1]馮茁.論教育的“意義危機”與教育理論研究的解困之道[J].遼寧教育,2017(5)
[2]姚慧.大數據時代教育科研管理的變革[J].中國教育學刊,2015(9)
作者:劉少蓮 單位:桓仁滿族自治縣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