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校科研管理改革創新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新時期推進擴大科研人員自主權改革和“放管服”改革、優化科研環境的重要舉措。本文通過分析S大學開展“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一年來,在科研管理領域的實現路徑以及顯著成效,總結了改革在信息化建設、機制創新等方面存在的提升空間,對高校優化科研管理具有現實意義。
[關鍵詞]高校;科研管理;最多跑一次;創新
1高校科研管理“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時代背景
“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是浙江省委于2016年12月在全省經濟工作會議中首次提出,這項“刀刃向內、面向政府自身的自我革命”,已然取得積極成效。2018年1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審議了《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調研報告》,“最多跑一次”被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2018年3月,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使更多事項在網上辦理,必須到現場辦的也要力爭做到“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次”改革成為當前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重要支點,已經走出浙江,擴散為“全國實踐”,可以撬動各方面各領域的改革。作為國家“雙一流”重點建設高校,S大學于2018年6月提出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完善行政管理服務體系專項方案。在國家“雙創”、“放管服”改革的大背景下,S大學在科研管理領域推出“最多跑一次”改革,是貫徹落實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集中體現,是新時期推進擴大科研人員自主權改革和“放管服”改革、優化科研環境的重要舉措。
2高校科研管理“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實現路徑
2.1統一思想認識,全員參與改革
高校“最多跑一次”是指師生在學校辦理一件事情,在申請材料齊全、符合受理條件時,從受理申請到形成辦理結果全過程只需一次上門或零上門。高校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要認真貫徹“以師生為中心”的思想,以師生利益最大化來設計改革方案,推動各部門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全體員工要充分認識“最多跑一次”改革對學校“雙一流”建設的重大意義,樹立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凝心聚力為師生提供高標準、高效率、高質量的校務服務,增強師生對改革的獲得感。
2.2建立工作機制,強化協同管理
高校科研項目分別由科學技術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院、先進技術研究院等科研主管部門分類管理,經費使用由各學院、項目負責人、財務部門等負責管理,業務管理存在多部門交叉、多環節延伸等特點,為加強校內協同管理,學校科研經費實行三級管理機制,增加院系過程管理,要求院系作為科研活動的基層管理單位,當好學校科研管理的參謀和助手。三級管理機制加強了部門之間、部門與院系之間的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為學校科研管理“最多跑一次”改革提供了強有力的機制保障。
2.3梳理“三張清單”,重塑業務流程
國內高校普遍實行同城或異地多校區辦學模式、行政部門存在辦公物理空間分散等特點,學校于2013年啟用校務服務網和行政服務辦事大廳,本著“精管理、大服務”的理念,要求各部門將審批和服務事項進駐辦事大廳,直接面向師生提供“一站式”服務。學校“最多跑一次”改革依托校務服務網和行政服務辦事大廳,要求各部門通過梳理校務服務網上的責任清單、審批清單和服務清單等“三張清單”,理清部門職責邊界、明晰履職界限,重塑業務流程,推行“三單一網一廳”陽光辦公,有效地避免了推諉扯皮、“踢皮球”等現象。
2.4加強信息建設,實現數據共享
經過多年的信息化建設,高校各部門均已建立較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但各部門往往“各自為政”,系統建設缺少統一規劃,數據標準不一致,“信息孤島”現象讓師生辦事不得不在各部門間奔跑。“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消除部門數據壁壘、實現數據開放共享為切入點,通過構建科研與財務互動平臺、建立化學品與材料采購平臺、建立全流程電子化采購平臺、推進網上聯審聯辦、線上線下并行管理等舉措,實現讓“數據多跑路”換取師生“少跑路甚至不跑路”。
2.5強化考核監督,提高服務意識
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落實,重在執行力,要牢固樹立以師生為本的服務理念,深化機關作風建設。一是開展部門考核,通過網上“師生滿意度測評、院系實名綜合評價、校領導評價、部門實名相互評價”四個維度進行考評,充分調動各部門的積極性;二是開展教職工年度考核,考核結果作為教職工合同續聘、獎勵、晉職等主要依據;三是加強部門內部考核,如爭創青年文明號、管理服務示范崗、月度崗位能手等,發揮優秀員工帶頭和示范作用;四是設置信訪信箱、投訴電話等方式,多渠道接收全校師生的意見建議,強化全程監督,提高服務意識。
2.6加強宣傳引導,助力改革落地
“最多跑一次”的前置條件是師生提供的材料齊全、符合受理條件。由于信息不對稱,師生很難詳盡的了解各科研事項的政策規定和業務流程,需要通過網絡、微信、培訓等方式全方位一次性告知辦理事項的材料和注意事項,避免師生跑冤枉路。一是實行三張清單“范式化”管理,明確每一事項的申請材料、辦事流程和常見問題等基本要素,并統一公布于校務服務網,方便師生查閱;二是分層分類開展宣傳培訓工作,借助全校科技大會、教工始業教育培訓會、科研財務助理培訓會等平臺,通過“政策+實務”解讀、分發業務流程卡片等形式,為“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地提供實務指引。
3高校科研管理“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主要成效
3.1提高工作效率,實現科研服務效益最大化
自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以來,學校科研、財務等相關部門共梳理責任清單33項、審批清單和服務清單216項,分三批推進“最多跑一次”事項梳理工作,經業務流程優化再優化,共梳理出153項“最多跑一次”審批和服務事項,實現70%科研管理事項“最多跑一次”,師生辦事效率大幅提升。如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報高峰期,學校黨辦校辦、科研和財務窗口協同,通過預約、抽調人員、志愿者服務等形式,力求事半功倍,助力“最多跑一次”,實現在兩周內完成約4000份申報書的集中預審和用印工作。
3.2提升服務質量,實現師生獲得感顯著增強
高校“最多跑一次”的指導思想是以師生為中心,通過開展“一流管理、服務師生”主題活動,深化機關作風建設,使師生對改革的獲得感明顯增強。2018年度面向全校6萬余名師生、37個院系,對39個校部機關部門進行了年度考核工作,學校財務和科研管理部門名列行政部門考核前五,測評考核等級均為A。改革成效好不好,師生最有發言權。“學校財務報賬速度實現從綠皮火車向高鐵的成功轉型,是全校機關作風改革的一大縮影。”來自學校一位資深教授作為教師代表,在學校進一步深化機關作風建設大會上的肺腑之言。
3.3發揮榜樣力量,實現主動服務意識有效提升
最完善的制度安排,最終要靠人來落實,“最多跑一次”離不開廣大一線員工的工作態度和執行力度。學校行政服務辦事大廳和財務報銷大廳每周召開業務交流討論會、每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通過推樹先進典型,營造“比、學、趕、幫、超”的工作氛圍,積極弘揚奉獻精神,牢固樹立以師生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從“要我做”躍升為“我要做”。2018年度“兩個大廳”累計受理各類事項17萬余件,完成憑證制單量60萬余張,窗口服務評價滿意率達99.99%,成功爭創浙江省省級青年文明號和全國青年文明號,凝聚萬眾一心、奮力講好“大廳”故事。
4高校科研管理“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提升空間
4.1搭建平臺,推動信息深度共享
實現信息深度共享、解決同一材料重復提交、讓數據跑路代替師生跑路,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技術要求和實現條件。一是依托“互聯網+校務服務”、大數據等建立新時期“智能化行政”,集各部門事項清單、政策文件、公共基礎數據于同一平臺,形成全校統一的服務入口,實現基礎數據開放共享;二是對照現有事項清單和“最多跑一次”清單,逐項分析“多次跑”事項的原因,進一步解決科研管理中高頻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如合同管理、項目申請、結題管理、預借票據、商旅平臺、會計檔案電子化等業務,為“最多跑一次”改革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撐。
4.2創新體制,塑造現代行政價值觀
“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難點和堵點不是梳理“三張清單”、精簡流程和平臺建設,而是行政體制的制約和影響。傳統行政體制的條塊管理思想導致部門本位主義嚴重,因部門利益作梗,對流程優化和信息共享存在抵觸情緒,要可持續推進改革,需要培育與“最多跑一次”改革相協調的行政體系建設。“最多跑一次”改革源于浙江,通過提煉浙江精神思想精髓,塑造“務實、創新、協同、共享”的新時代行政價值觀,強化部門協作辦公,通過不斷實踐、不斷深化,實現“內化于心”與“外化于行”的有機統一,為深入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注入新動能。
4.3深謀發展,部署管理制度創新
高校科研領域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除通過優化審批、精簡流程等舉措提質增效,增加師生滿意度外,改革的深層目標是撬動科研管理機制體制創新,繪就科技領域推進“放管服”工作的嶄新畫面,實現科研高質量內涵式發展。高校要以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為契機,貫徹落實科技領域“放管服”工作,結合各學科、各學院的實際情況,試點開展科研政策“一院一策”、“一院一地一企”的科技合作新模式、交叉學科協同創新、科研聯盟、軍民融合等改革,優化橫向科研項目管理、縱向間接經費分配、標志性科技成果培育等政策,進一步擴大院系和科研人員自主權,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5結語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高校科研管理“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畫卷已經鋪開,我們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旗幟鮮明地謀劃和推進改革,倒逼“最多跑一次”高效落地,推動高校科研事業不斷取得新成就、續寫新篇章、進入新佳境。
【參考文獻】
[1]郁建興.“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新進展[J].浙江經濟,2018(24).
[2]車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最多跑一次”改革進行到底[J].求是,2017(20).
[3]任紅禧.“最多跑一次”,還有哪些“攔路虎”?[J].黨的生活(黑龍江),2018(7).
[4]潘如龍.讓“最多跑一次”改革跑得更遠[N].浙江在線,2018-3-9.
[5]周蓮君.行政文化塑造:“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軟件建設[J].黨史博采(理論版),2018(1).
作者:楊雯雯 單位:浙江大學計劃財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