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中職教育課堂管理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1中職學校學生整體水平不高
通過中職學校招生部門了解,近年入學學生分數普遍較低,而且有相當部分學生是中考失利者或者沒有參加中考,這就導致學生的基礎良莠不齊。盡管以分數高低論學生素質優劣有失偏頗,但分數較低的學生知識領悟力和自學能力差也是事實。通過對中職學校學生的調查也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在選擇就讀中職學校和選擇專業的時候,是通過在網上或是和同學交流的方式,有些甚至由家長決定,這充分說明中職學生選擇學校和專業的盲目性與無奈性。因為入學程度的良蕎不齊,入學目的不一,導致了學生整體水平不高。
1.2中職學校學生缺乏學習興趣,課堂問題行為多
大部分中職學校學生在選擇專業前缺乏對專業的了解,就讀后又發現對所讀專業不感興趣,沒有學習欲望,又加之學生自控能力較弱,這也直接導致了課堂問題行為較多、涉及面較廣。課堂問題行為是指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的擾亂正常教學秩序、影響教師教學的行為。根據美國心理學家奎伊在《教室里的教育心理學》中對課堂問題行為的研究結果,結合中職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性質、范圍、主體和表現,將中職學生課堂問題行為分為過失型、品德不良型、攻擊型和壓抑型4類。過失型是由學生不正當或不合理的需要或單純、好奇、試探、畏懼等心理引起,是課堂教學中最常見的現象,如遲到、早退、逃課、睡覺、說話、吃東西、打電話等。品德不良型是由不良需要引起,受已形成的某些不良意識傾向或個性特點所支配,有意識地采取有害的行為方式,產生違犯道德規范、損害他人和集體利益的不良行為。攻擊型是由挫折造成的憤怒、不滿所引起并受一定的氣質性格所制約。在與他人發生沖突的情況下發生的發泄、對立、反抗、遷怒等攻擊性行為。壓抑型是在挫折持續作用下所產生的逃避、消極、自暴自棄等行為,一般具有隱匿性、持續性的特點。如害羞、退縮、心事重重、冷淡、焦慮、不安、緊張等。
1.3中職學校教師對課堂的管理比較傳統和單一
中職學校的課堂管理方式偏傳統和機械,一是以紀律為本,強調規則的遵守;二是課堂問題行為重糾正而非預防。中職學校教師不注重和學生一起制定課堂規則,學生對于課堂規則并不明確,所以學生對自己的行為后果并不明晰。中職學校教師對課堂的管理方式簡單,管理目的側重于“糾錯”,而忽視對學生心靈的關注。
2中職教育課堂管理改進措施
2.1提高中職生生源質量
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高考擴招,選擇中職的學生越來越少,大部分也是就讀高中無望不得已而選擇。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變革,近年專業技術人才的缺乏日益凸顯。國家意識到職業教育在經濟發展中的戰略性意義,2008年中國中等職業教育招生810萬,2009年招生860萬。2009年又啟動實施了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政策,中等職業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教育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更加凸顯,進一步體現了中央的新期望。2009年開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職業教育對學生的吸引力,約90%接受中等職業教育的學生都能夠享受每年1500元的助學金。一系列鼓勵措施,使得中國中等職業教育在過去幾年中取得蓬勃發展,其教育規模己經和普通高中大體相當,實現了戰略性的結構調整。國家政策的扶持,法律的保障制度的完善,是扭轉中職教育發展局面的根本。提高中職生整體水平,中職教育才會有一個根本的轉變,中職教學課堂管理才會有一個根本性改變。
2.2加強教師對中職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改革,并適當注重課堂管理技巧
美國著名的課堂管理專家庫寧(JacopoKooning)認為,課堂管理的最佳方式是吸引學生積極參加到教師有效組織的課堂教學活動當中。他做的課堂管理高效率和課堂管理低效率教師的對比研究表明:兩種課堂管理方法非常相似,主要區別在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豐富有趣的教學內容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良好的教學方法能讓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當中,從而防止了課堂問題行為的產生。因此,職業學校教師要致力于提高自己的教學魅力,通過努力使自己的課堂充滿吸引力,以使學生關注于教師的課堂教學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優質的教學往往具備以下幾個特點:(1)改進課堂教學內容。枯燥無味的教學內容是導致他們厭惡學習、搗亂課堂的重要原因。在中職學校教學內容的改革上,首先應提倡與職業實踐密切聯系的活知識,這就要求中職學校教師加強理論和實踐學習。(2)改革課堂教學方式。巴西教育家保羅•弗萊雷曾經說過:“教育具有對話性,教學即對話,對話是一種創造活動。沒有了對話,就沒有了交流;沒有了交流,也就沒有了教育。”因此,教師應該積極創設平等對話的課堂,提高學生對于課堂教學的參與度。(3)適當注重課堂管理技巧。美國教育社會心理學家班尼(M.A.Bany)通過實驗得出結論:“教師的所有工作任務里面,管理技巧最為重要”,比如制定恰當的課堂規則,學習預防和處理課堂問題行為的策略,構建積極和諧的課堂氛圍,盡量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増強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等。
2.3設法改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課堂中主要影響課堂發展與教學質量的人際關系,同時對學生行為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積極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產生良好行為的基礎,同時也是教學獲得高的效率的基礎。師生關系融洽,交流渠道暢通,教師尊重學生,學生愛戴教師,便能產生“親其師、信其道”的心理效應,課堂管理也隨之輕松容易。因此,教師應設法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首先應尊重學生,以理服人。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理解學生的想法和感受,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嘗試和質疑,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在學生出現問題時和他們一起探討解決的方法,給與他們一些人生與情感的指引,學生感到了被尊重、被信任,學生的思維就會更加活躍,就能聽從、支持教師的教學活動。其次應關愛學生,以情動人。中職學生面臨的學習壓力和心理壓力都比較大。教師應注意與學的溝通,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注意語氣和表情,避免或消除學生的對立情緒,向學生闡述自己的期望,并了解學生在課堂上的困境與問題。
3結論
本文對中職教育課堂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歸納分析,主要有學生整體水平不高、學生課堂問題行為多、教師的課堂管理手段傳統單一。同時提出了改善中職教育課堂管理的措施,主要有提高生源質量、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適當應用管理技巧及改善師生關系等。
作者:嚴菊萍 單位:內江鐵路機械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