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管理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課堂管理和“代幣制”的概念
1.課堂管理。
管理是通過管理者對他人活動進行約束,而取得的整體效果大于個體行動的過程。課堂管理是管理的一種形式,是教師通過協調和約束各種關系,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上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課堂管理的主體是老師,管理的對象是學生,管理的環境是教室。課堂管理主要通過老師營造各種課堂氣氛與課堂紀律相結合的一種管理模式。
2.“代幣制”。
“代幣制”的別稱叫做標記抽獎法,是用錢幣和獎品等有標志性的物品作為獎勵手段來強化好習慣的養成。代幣是一種媒介,起到的是一種中介的作用,運用一種專門用代幣來增強人的目標行為或習慣的養成的方式,就是“代幣制”。
1.根據小學生不同的行為特征,采用不同方式的“代幣制”。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不同,其在課堂上的表現行為也不同,因此,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分為四個階段:幼兒園階段、小學低年級階段、小學中年級階段、小學高年級階段。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很聽家長和老師的話,喜歡受到老師的鼓勵,喜歡老師和同學的關注,因此,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課堂秩序還是比較好維持的。小學中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但是他們也是聽老師的話,他們的課堂行為比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的課堂行為要好維持一些。小學高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叛逆心理,他們有的開始不迷信老師的權威,因此,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課堂紀律是最難管理的。要保持小學高年級同學課堂的良好的紀律必須讓他們從低年級開始便養成守紀律的習慣。
2.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狀況,“代幣制”和精神獎勵相結合。
從小學生的心理來看,他們的自制能力比較差,因此需要獎勵來激發學習的熱情。在小學信息教育課程中,需要采取一種能調動他們學習積極性的方法,激發孩子的潛能和學習熱情。“代幣制”對孩子可以起到督促和獎勵的作用。但是,“代幣制”的應用要適當,過多的物質獎勵會形成孩子不正確的價值觀,讓他們把全部的經歷都放在戰利品上,而忽視了努力的過程。精神獎勵也要適當,精神獎勵過多也就失去了表揚的作用和意義。
三、“代幣制”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具體應用
1.行為準則的制定。
老師要與同學經常溝通,在共同商討的基礎上制定信息技術課的行為規范,每一種行為規范都有一定的獎懲措施,讓每一個學生對行為規范都有準確的了解。對于上信息技術課程之前,同學們會慢悠悠的走進教室,有的還大聲喧嘩,因此,在課前也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對同學進行約束。下課的時候,要讓同學們關閉電腦,將教室的桌椅板凳放整齊。
2.制定“代幣制”。
代幣是學生期望的獎勵,相當于觀念上的幣。代幣的形式可以是不同的,可以是具體的事物,如五角星等。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如印章印出來的小紅花等。代幣的制定要根據學生的年齡,了解不同年齡的學生的不同興趣,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代幣。對于年齡較小的學生來說,可以采用比較具體的物品作為代幣,如五角星和小紅花。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則可以采用抽象的物品作為代幣,高年級的學生思維能力比較強,易于接受抽象事物。
3.確定行為和代幣的比例。
在確定行為和代幣的比例時,必須確保整體的目標行為,確保描述的行為可以看到具體的變化。代幣所鼓勵的行為必須是良好的行為,避免不良行為的產生。必須確保代幣的制定容易記錄、容易管理,代幣的制作不能是手工可以輕易做出的,以免學生自行制作代幣。
4.設置逆向強化物和代幣的比例。
逆向強化物是學生獲得代幣后,通過代幣取得實質的獎勵。逆向強化物要根據學生的喜好來設定,可以包括文具、書籍等。逆向強化物的設置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
四、結語
“代幣制”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小學生自制能力差,通過“代幣制”可以很好的約束小學生的行為,保持良好的課堂紀律,使小學生的信息技術課有條不紊,提高了小學生的課堂效率,對小學生養成良好的紀律作風有著一定的作用。代幣的選擇要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狀況,要選擇能激發小學生興趣的代幣,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要選擇不同代幣,年級較低的學校可以選擇小紅花作為代幣,高年級的學生可以選擇印章印出的圖案作為代幣。
作者:胡亦嘉 單位:九江市雙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