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翻轉課堂中的課堂評估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教學方法方式的改革創新,是學校教育永遠的主題。FlippedClassModel也稱為翻轉課堂模式,是一種不同于傳統老師授課的課堂教學模式。它讓學生從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到主動搜索學習并深入研究探討,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天堂。翻轉課堂對于多學科交叉的、知識更新快的學科或者課程特別適合,但難點是如何評估和考核學生的學習成果,特別是在全英語教學中,對老師和學生都是一個挑戰。
關鍵詞:FlippedClassModel;翻轉課堂;全英語教學;教學評估
信息時代,各種新的技術和知識以爆炸的速度在更新和傳播,這同樣也沖擊了高校的傳統教學模式。同時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原來的互聯網時代已經快速進入移動互聯網,正在向物聯網、智能網推進,教學內容、教材以及教學目標都需要根據信息科技的發展不斷更新發展,所以教學方式也需要與時俱進。
一、為什么采用翻轉課堂模式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學生接受知識的被動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對知識體系完整,知識更新慢的學科或課程比較有效,但對一些新興學科或者多學科交叉的專業和課程的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1]系統獲取和實現管理是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學生的管理核心課程。這門課旨在介紹當前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的最新使用情況,讓學生了解和掌握管理外部軟件的獲取和實施管理。該門課程能幫助組織高層決策者對項目前期的一個戰略性判斷和抉擇,是決定項目成功與否中,商業風險最大的一個環節。需要管理者有扎實的信息技術知識和視野,務實的商業頭腦,所以課程的教學目標包括信息技術的了解和能力的培養。其中能力的培養概括為3C+1T:CriticalThinking(批判性思維)CreativeThinking(創新性思維)Communicationability(溝通能力)Team-work(團隊能力)因此,基于該課程的教學目標:1.信息技術的知識更新快2.能力培養不能基于課堂的講授早期采用傳統的課堂教授模式,無論教學和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效果都不理想。所以,采用了翻轉課堂模式為主的教學方式。
二、翻轉課堂模式的教學原理分析
通常情況下,學生的學習過程由兩個階段組成:第一階段是“信息傳遞”,是通過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來實現的;第二個階段是“吸收內化”,是在課后由學生自己來完成的。由于缺少教師的支持和同伴的幫助,“吸收內化”階段常常會讓學生感到挫敗,喪失學習的動機和成就感。“翻轉課堂”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了重構。“信息傳遞”是學生在課前進行的,老師不僅提供完整的學習資料如視頻、課件和補充材料,還可以提供在線的輔導;[2]“吸收內化”是在課堂上通過互動來完成的,教師能夠提前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在課堂上給予有效的輔導,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進學生知識的吸收內化過程。[3]
三、具體的學習方式分析
(一)學習資源網絡化
系統獲取和實現管理該門課程經多年建設,學習資料豐富;該門課程所有的學習資源包括視頻,PPT、輔助學習資料、作業要求以及提交都在學習網站。這樣的好處是:1.靈活:可以根據信息技術的發展隨時更新課件及資訊,保持課程的開放性和對學生學習的新鮮度;2.方便: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作息安排在線學習,可多次重復學習和復習;3.綠色:節約資源成本。
(二)在線答疑
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技術便利,建立在線學習群,老師學生隨時在線聯絡答疑,一些課外資源也在學習群里分享;這樣既可以保證學生可以及時獲得老師的幫助,也利于教師收集學生的問題和反饋,及時調整教學。
(三)該課程教學模式為“在線學習+小課+大課”
大課安排在期初、期中和期末,作為介紹、總結、輔導和復習的作用;學生在線學習知識點;小課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上臺講解分享學習內容。這樣分工明確,結合了傳統課堂集中講授和翻轉課堂自我學習的特點。
四、課程考核方法
探討這門課注重培養學生自我管理、快速學習、基本的研究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溝通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思維,所以考核的重點在于學生自學以后的學習成果和能力體現。所以,該門課采用了以下幾種考核方法:(一)在線測試每星期的在線測試,以監督學生已經學習了相關的章節知識點。但缺點是,在線測試只能保證自學能力強的同學已經學習了相關內容,對自學能力較差的學生的監督作用有限。
(二)小課采用講——問——答——評的方式
講:由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上臺演講相關知識點或者案例;問:由臺下學生和教師提問;答:臺上小組成員回答問題;評:由教師現場打分,教師做一些點評和講解。該方式也是整個翻轉課堂的學習成果評估的重點,首先整個學期的討論議題或者案例預先公開,每個小組抽簽決定下一周的議題并準備,相關的議題PPT需要在規定時間內上傳到網站。小組內設置角色:
1.演講人:小組內每一位同學輪流作為演講人對負責的議題或者案例進行宣講;
2.問答人:小組的其他成員作為問答人負責回答下面同學和老師的問題。采用這種方式,主要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語言溝通能力和技巧,壓力下的應變能力,同時也評估了學生的學習狀況,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課堂的最后,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表現給予點評,對一些問題或者知識進行總結和講解。這樣一節課下來,整個課堂有序流暢,學生的參與度也大大提高,但這種方式對教師的要求比較高,備課工作量也比較大,需要教師提前準備組織好課題,課堂上的提問也根據學生的情況,需要靈活高質,所以相比于傳統課堂教學的單向靜態性,翻轉課堂是一種雙向動態的平衡,教師既要有較高的專業素養也需要有課堂的整體節奏控制能力。
1.案例分析作業:在學期中后設置案例分析的作業,考察整體學生的學習狀況;
2.期末卷面考試:最后對全體學生的學習狀況的考核,根據結果評估教學成果。
五、教學成果分析
統計了最近兩個學期的成績分布,結果如下:學生的優良率都超過45%。在對學生課堂適應度的問卷中,總共142份,統計結果如下:這其中總的適應度35%,一般54%,不適應11%。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大多數同學是可以適應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的,而且學習成果也達到了預期目標。
六、結束語
引入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可以培養以后工作學習的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能力和抗壓能力,并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課堂理解和參與度,進而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為以后進入更高學歷階段的研究學習打好基礎。最終的目標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社會培養人才,但在實踐中,還有很多問題亟需解決,比如教室的信息化程度還不是很高,教學資料的更新比較慢,教師的思維改變和專業素養也是制約翻轉課堂的主要因素。
參考文獻:
[1]張敏.淺談翻轉課堂優點與弊端[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9(17):1.
[2]曲雁.“翻轉課堂”模式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7):931.
[3]張晨琛.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閱讀教學設計比較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5.
作者:陳文淵 單位:上海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