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體驗式教學在績效管理課程教學的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在人力資源管理類專業中,績效管理課程屬于核心課程,開展該課程時,教學中的教與學必須要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傳統授課方式使學生被動地接受已有的理論和觀點,而怎樣有效地應用理論去進行實踐,學生卻很難學會,在應用方法上的創新就更談不上了,因此,學習效果很難顯現。分析體驗式教學的優點,研究績效管理課程教學中體驗式教學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績效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在人力資源管理類專業中,績效管理課程為主干課程,實踐性非常強。傳統授課模式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需求很難有效地滿足。教學方式在不斷地創新,受訓學員越來越喜歡體驗式教學。體驗式教學就是將一定理論作為指導,創造實踐機會和情境,還原教學內容,讓學生經過親身體驗總結獲取經驗,對其以后的學習和實踐具有指導意義。本文以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優點為基礎,對在績效管理課程教學中如何有效應用體驗式教學進行了研究和探討[1]。
一、體驗式教學的優點
(一)提升學生參與性
傳統教學中,學生處在被動地位,教師填鴨式教學,教師與學生之間欠缺雙向溝通和交流,學生實踐能力非常薄弱。有效運用體驗式教學,能夠改變傳統教學特點,避免壓抑的課堂風格,讓學生能夠體驗各種情景,從而使課堂氛圍活躍起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寓教于樂”變為現實。
(二)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傳統講授教學提倡闡述概念和灌輸理論。由于辦學條件的制約,學生通常比較缺乏實踐能力。通過有效運用體驗式教學,學生能夠體驗各種形式的情境,進入到應用理論的實際領域,親身參與和感悟,內化知識,發展職業需要的各種能力,實現零距離上崗。因此,根據社會在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方面的需求以及學校的實際情況,在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有效運用體驗式教學模式,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最佳選擇。
(三)加強了學生的職業情感和角色意識
績效管理課程的教學目標,是既要讓學生了解和掌握績效管理知識和技能,又要讓學生明確績效管理專員所應具有的正直、公正、公平的品格以及善于觀察的意識。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更加重視溝通,以身作則,考核技術才會更精通,更好地熟悉各部門工作流程[2]。
二、在績效管理課程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
(一)建立學習型小組,設置適當的教學內容
將學生分成小組,構建學習型小組,學生就能以小組形式學習。遇到問題時,組員可相互交流、分析、探討。教學內容設置的量不能太大。例如,教學計劃績效部分知識時,讓學生為企業設計績效計劃,教師應該選擇一些有知名度的企業,使學生能夠體驗到身處名企的感覺。該方式既能夠將學生的參與興趣有效地激發起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能讓學生鞏固理論知識,提高理論水平,同時,緊密地結合實際去應用相關知識。無效案例只能白白浪費學生的精力和時間。教師應提供給學生實踐的機會,使學生的能力得能得到鍛煉,獲得有益的體驗。
(二)合理運用教學手段,植入全真工作案例
現代教學手段應該有機地結合傳統教學手段,根據體驗內容選擇合理教學手段。例如,溝通績效時,應該模擬出企業績效溝通的真實場景,使學生體驗被考評者角色與人力資源績效經理角色,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出發,有效地完成績效交流工作。教師應該充分掌握各種教學手段的優點和缺點,互補利用,盡可能爭取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建立健全教學方法體系。授課教師可以在圖書館和網絡上搜集一些視頻資料和全真案例,還可以組織學生到實地參觀,使學生能夠正確地認知課程內容[3]。
(三)轉變教師角色
在體驗教學模式中,雖然學生是主要參與者,而教師只是模式協助者,但是,教師的重要作用不能忽略。實現教學目的的關鍵,是教師角色的充分發揮。學生自覺參與實踐,教師在不過多干涉的情況下,應該適當地給予指導,使學生能夠充分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課堂教學以前,教師應該查閱有關資料,提煉和總結教學的重點,使學生能夠從理性層面掌握知識。
(四)重視分享經驗
體驗學習中,教師應對學生強調,在整個過程中,反思、總結、分享經驗是重要環節。該環節既能歸納和總結應用方法,又能夠很大程度地拓寬經營遷移范圍,幫助和引導學生進一步認清體驗的效益、成果,將課堂理論教學內容與體驗結合,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績效管理課程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能夠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從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角度講,可謂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參考文獻:
[1]李淑琴.體驗式教學在數學課堂中的“多樣化”[J].發展,2019(2):95-96.
[2]唐建新,周志強.《績效管理》課程中案例教學法的教學設計[J].課程教育研究,2015(25):12-13.
[3]陳娜.績效管理課程教改探討與實踐: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系列[J].人力資源管理,2015(7):234.
作者:郭敏藝 鐘筑 單位:貴州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