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市場需求本科酒店管理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本科酒店管理專業建設存在的問題
1.實踐環節的考核流于形式。
因為酒店管理專業需要設計很多實訓的內容,在實驗室建設方面需要投入較多的資金,所以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一些高校的酒店管理專業在實踐課程考核方面就難以實現有效化。例如對酒店的前廳服務模塊而言,一些高校并不具備酒店前廳的運營軟件,因此對學生進行考核只是進行模擬對話、填寫單據以及禮儀禮節等方面的項目,而沒有掌握酒店的前廳服務所需的真正技能。教師在考核學生的過程當中也難以做到嚴格要求,同時學生也抱著得過且過心理,導致實踐考核分數基于教師感性認知而缺乏公平性。
2.教師實踐技術的業余化。
目前高等院校對教師學歷的要求都比較高,但是高院招聘的高層次人才在學習的過程中并未接觸過實踐性比較強的那些服務技能課程,反而是側重于學術栽培有著較強的科研力量,所以在實踐教學的過程當中無法實現真正的專業化。例如酒店管理的實踐課程教師當中,真正從酒店管理專業畢業的教師非常少,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一些教師由學校組織到酒店進行相關的培訓,有些教師則是直接上崗,而面對需要實踐經驗的學生在教課時只能紙上談兵,一旦在遇到實際問題就會因為經驗不足以及知識結構的偏差而無法給學生提供針對性的合理建議。這就導致高學歷以及高素質教師隊伍卻無法在酒店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當中發揮作用,同時在一定的程度上打擊教師積極性,進而影響到教學工作順利得開展進行。
1.強化基礎職業教育。
本科的酒店管理可以考慮增加心理教育的課程,從而培養學生的行業心理素質。除了旅游飯店服務心理學這方面的課程外,還可以增加同酒店管理相關的心理及溝通能力訓練項目,培養學生的社交能力以及專業好感,將其納入到學生的綜合測評成績當中。此外,教師要高度重視職業素養以及職業道德方面的訓練。從學生入學之后就培養其職業道德以及職業素養,其中低年級學生可以以參觀有一定知名度酒店以及模擬訓練為主,例如餐臺準備布置、廚房備料、初加工、餐具洗滌、酒水鑒賞以及現場督導管理,高年級的學生則開設拓展課程,例如藝術欣賞以及民俗等。通過各種訓練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酒店的職業素養以及專業技能技術方面的培養,提高他們的職業認同感。
2.創新實踐教學的模式。
首先可以增加交互式的實驗課程。本科酒店管理專業主要講授過程性的知識,所以要將學生置于核心,而強調鍛煉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因此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要根據酒店運行需要的知識能力來設置現場項目情境實訓同時進行分析總結。其次是鼓勵課外的學研實踐,從而提高行業的感知感觀。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以及寒暑假到酒店實踐,增加同行業的接觸,提高專業學習目的性。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職場的實踐經歷增加,可以熟悉掌握行業的職業要求,對職場能力的需求也隨之提高。這些實踐經歷以及職業感知能可以顯著提升學生在畢業后的職場表現力。最后是要設置實習的分享課程,從而培養管理能力。本科酒店管理的畢業實習長達半年乃至1年,是學生提高實踐能力的主要階段。出于利益考慮,學校以及酒店方都不會投入太多資源對學生進行指導,因此學生缺乏目的性。教師就要設計實習分享的課程,從而引導學生對酒店服務的流程、對客服務以及酒店經營管理面臨的各種問題進行思考,為將來管理奠定基礎。
3.更新教學內容,從而保持教學同酒店行業的發展接軌。
因為本科層次的酒店管理專業往往開設的時間不夠長,大部分的專業教師是從別的學科轉行過來,因此缺乏酒店管理方面的實踐經驗,同行業的聯系也不夠密切,并且對酒店行業發展的趨勢也不夠了解,從而導致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也變得流于形式,未能達到專業課程設置的與時俱進。所以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師應當嘗試通過駐店調研以及輔助管理等不同的形式來深入了解酒店行業的第一線,從而掌握酒店經營的過程當中出現的那些新問題,最終有針對性更新專業教學的內容,不斷調整專業課程的設置,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除此之外,學校也應當聘請著名的酒店企業管理人員來講學或者作為兼職的教師來參與到課堂教學以及實習培訓等專業教學的過程當,確保本科酒店管理的教學始終同行業保持接軌,最終保證學校的專業建設可以處于酒店行業發展的前沿。
三、結語
綜上所述,酒店管理人才培養需要從市場需求以及素質要求變化而出發,從而創新專業目標,革新人才培養的新模式以及教學目標,從而適應酒店行業的發展變化,通過建設應用型的本科酒店管理而滿足市場需求。
作者:王秀敏 單位:武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