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談酒店管理和數字化運營專業人才培養,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關注人才培養質量是高職院校內涵建設的重中之重,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建設思路和目標進行分析,在前期充分調研基礎上,提出具體建設和發展優化措施。
一、樹立科學的信息化特色理念,準確做好專業定位
除了向酒店輸送具有實際操作技能的專業人才,切合酒店對人才“畢業零距離就業”的需求外,還要培養學生并駕齊驅的綜合素養。一要加強行業意識的培訓與引導,了解酒店行業的發展趨勢,掌握酒店的新技術新技能。二要培養專業認同感,授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適當增加咖啡品鑒、舞蹈、形象設計等專業素養課程,以及勞動周、校外志愿者服務等形式開展綜合素養培養,提高學生個人修養的同時,提高專業認同感,突出人才培養特色。三要重視專業優勢,掌握如OperaPMS的酒店信息系統,通過對酒店各部門的工作流程及服務程序的學習,提升核心競爭力,增加學生就業優勢,提升學生的服務技能和服務意識。
二、開展專業評估與診斷,優化人才培養方案
通過對省內外不同類型高校全方位、多形式的調研,明晰專業培養目標與特色,制訂合理的專業發展規劃,建設“引企入校、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將三學年劃分為校內課堂和企業課堂。基于前期調研和走訪,對高職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人才培養工作的分析和建議,旨在縮小育人單位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差距,讓教育更好地服務行業,加快區域經濟發展。因此,收到第一屆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實施的反饋意見后,有必要聯合企業行業學校進行修訂,以更好地滿足其需求和要求。
三、建設特色優質課程,突出專業特色
優化課程的重點是加強《酒店信息系統管理》與其關聯課程《前廳運行與管理》銜接與融合,將基礎、簡單的對客服務模塊放在前廳課程中,結合情景實訓,進行一體化項目式教學。教學過程中整合課程內容,借助多種軟件,采取靈活考核評價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在掌握核心技能的基礎上,將茶藝、調酒和酒店英語口語能力作為專業特色,食品營養與安全、烹飪面點技能實訓等是依托學院烹飪背景下開設的課程,可以發展為專業優勢。針對酒店信息系統課程實踐特點,可與行業共同編寫校企雙元合作教材,引入行業實際業務和案例,增強教材的生動性,增加學生學習興趣,理論聯系實際。情景教學在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上發揮著重要作用。鼓勵操作熟練的同學擔任課堂助理,由教師指導督導,以“行業思維”的方式學習,針對酒店的實際工作和經典案例展開小組操作競賽,采用團隊模式營造課堂學習氛圍,也可以利用學校網絡精品課程平臺,展示學校的優秀精品課程,鼓勵學生自主學習。通過長期積淀,切實促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四、堅持素養與專業能力相結合,形成探究式實踐教學體系
在實踐教學中,設置思想素質教育實踐、專業實踐、技術技能實踐、社會實踐等實踐環節。構建符合專業特點的實踐教學體系,處理好各個實踐環節、校內實踐與校外實踐的銜接;處理好專業基本實踐能力培養與行業職業技能培訓的關系和結合。對于核心課程酒店信息系統實訓,應重視教學反饋,實行雙效教學評估。除了傳統的理論知識考核和計算機操作考核以外,更重要的是從企業入手,建立完整、全面的考核評價體系,注重知行合一,構建綜合性、探究式的實踐教學體系。
五、深化校企合作,充分發揮社會培訓功能
夯實“工學交替”的校企合作模式,實行在校生走入企業,進行跟崗實訓,專職教師對學生跟崗后的反饋不斷跟進,同時緊密聯系酒店,根據最新要求修改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案。另外,豐富校企合作方式,與合作酒店共同開展五星體驗活動、高管進課堂等活動,借助系統平臺和師資力量,開展面向社會的職業技能培訓基地建設或開設訂單班,以產帶訓,開發更適合學生學習的教材、課程、專有詞匯等相關內容,切實將教學成果轉化為實物。
六、構建“雙師型”教師團隊+“雙課堂”教學模式
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對教師自身提出了更高要求——“雙師型”教師,不但要有高學歷,還要具備極強的實踐能力。一是優化在職教師團隊。組建專業師資團隊,涉及信息化所有相關方向,能承擔專業一體化課程的教學。二是課崗融合。定期選派專業教師走入酒店各部門相關崗位,實現專業教學與酒店經營從“形”到“質”全面融合。三是聘請酒店前臺經理或業務能手作為客座教授或外聘教師,讓行業精英走進課堂與學生零距離接觸,側重于實際案例,提供線上或線下專業教學,指導學生實習、實訓與實踐學習。教學設計采取“雙課堂”教學模式,有效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第一課堂在校內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課程為輔,由專業教師授課,業界專家參與制訂教學計劃,實踐教學環節在學校實訓基地完成;第二課堂以企業實踐教學為主,推薦學生在酒店跟崗實訓、頂崗實習,由企業管理人員主導,將所學的知識直接運用到實際服務中,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七、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進質量內涵建設
鼓勵教師積極參與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專業建設、實驗室建設等專業內涵建設;引導青年教師積極申報各級各類教研課題,結合實際開展教學研究與教學改革實踐。
八、建立穩定實習實訓基地,滿足學生實踐教學
通過第二課堂等方式增加學生的培訓時間,反復演繹教學任務與工作流程,提高系統操作和運用能力。每學期開設信息系統一體化課程和實踐周集中學習,或在校實訓基地專業機房進行學習,或跟崗集中實踐,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九、參加比賽和志愿服務,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鼓勵學生參加職業技能競賽,以賽促學;定期舉辦演講比賽和英語比賽,提高學生的會話和英語能力;利用現有實訓基地開展創新創業活動,充分發揮實訓室資源優勢,提高儀器設備利用率,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機會,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服務意識的手段,更是提升學校教學內涵建設的有效途徑。組織學生參與志愿者服務,不僅能讓學生在相對高規格活動中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還能增強學習動力和責任感,讓學生快速提升綜合能力,培養職業自信,實現“學”和“用”的有機結合。
十、正確引導學生做好職業規劃及就業保障
學校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應將服務心理學、職業導向等課程納入學生課程體系中,企業也要根據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在就業的選擇與安排上堅持人力資源最佳優化,根據實際情況,幫助學生規劃自身職業生涯,使每位員工的發展與企業的發展相吻合、職業目標與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相一致。基于全過程協同育人,信息化專業學生畢業時實現無縫銜接就業崗位,保障學生就業安全、心理安全,對酒店忠誠,人盡其才,離職率自然下降。學校能獲得更好的聲譽,酒店降低了人力資源管理成本,儲備了優秀人才,為酒店的發展注入新鮮血液。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與行業的實際需求相結合,引入酒店管理信息系統,開設相關專業,并設置相應課程,讓學生體驗與酒店實際運行類似的管理系統,實現工學結合,這正是適應職業教育改革新形勢新要求的新嘗試和新探索。
作者:趙艷 呂海燕 王紀豪 劉騏源 單位:河南省行政管理科學研究所 新鄉職業技術學院 鄭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