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低碳旅游下酒店管理模式現狀,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大眾的生活質量不斷提升,但隨之產生了眾多引起人們關注的生態環境問題。以酒店管理為例,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生態旅游、低碳旅游,希望將綠色環保理念融入酒店管理模式,促進相關企業轉型發展。但是實踐過程中,酒店整體低碳服務水平不高、低碳旅游文化覆蓋不足、管理人員素質不高等問題極大制約了地區間酒店管理向低碳型模式轉變。對此,需要酒店相關管理部門總結低碳旅游的特征與必要性,從提高酒店管理人員素質、完善管理制度、構建酒店文化等方面深入分析,提升低碳旅游下酒店管理整體服務水平,實現酒店管理與低碳旅游同步發展。
【關鍵詞】低碳旅游;酒店管理;服務質量;低碳型文化
當前,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日益加重,給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直接隱患,為了保護人類共同的家園,需要全社會積極努力,構筑低碳環保型社會,從而有效改善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以酒店管理行業為例,如今國家對環境保護十分重視,提出了低碳發展理念,其中,低碳旅游成為近年來人們提及最多的環保話題。酒店作為低碳旅游業發展中必不可少的伴生產業,是旅客休息度假的重要場所,在低碳旅游中發揮著現實作用。對此,需要分析在低碳旅游背景下酒店管理的建設與發展,為完善酒店管理模式提出新要求。
1低碳旅游理念的必要性分析
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市場競爭壓力逐漸增大,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調整自身管理方式,緊跟時展潮流。以酒店行業為例,酒店管理傳統模式一直占據酒店管理市場,并未進行全面調整,但是自2005年低碳理念提出之后,越來越多國家開始關注低碳旅游建設,酒店作為低碳旅游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面臨著管理模式改革的現實挑戰。因此,將低碳旅游與酒店管理深入結合,全面貫徹低碳旅游新理念具有重要意義。(1)全球氣候變暖。從世界范圍分析,存在全球氣候變暖問題,尤其是溫室效應、冰川融化等現象較為明顯,國際相關組織頒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規予以改善環境問題,這些政策需要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但是部分西方國家卻不配合,這說明全球環保問題仍然面臨棘手難題。令人欣慰的是,國際社會中大多數國家都在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延緩溫室效應給人類帶來的負面影響。對于我國而言,為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需要自覺承擔起大國責任,始終堅持國內國際社會的低碳環保工作,改進生產技術,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問題。(2)經濟發展方式發生變化。環境保護問題已經由國際社會上升到政治層面,可見環境保護迫在眉睫。我國也不例外,除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及相關條例之外,我國環境保護部門還頒布了諸多法律法規,并且在國家發展規劃中重點強調未來環境保護的工作方向。這些法律法規及政策部署對當前旅游產業的發展起到警示作用,要求旅游產業在減少能源消耗及提升能源利用率等前提下進行發展,打造低碳旅游、文明旅游、綠色旅游的可持續旅游產業機制,促進國家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1]。(3)旅游業中污染性不容忽視。目前,低碳旅游已在部分景區得以適用,且取得了顯著成效。例如,張家界、九寨溝等景區,環保建設力度非常大,尤其在酒店管理領域,綠化面積多,外來車輛由酒店統一管理,為游客提供代步車,減少車輛尾氣排放,此類行為不僅保障了景區的大氣環境,同時還使景區綠化面積增多,為其他旅游景點作出良好示范。但是部分景區仍然存在碳排放量過多、污染性較強的問題,尤其在酒店管理建設方面,各種設施設備產出的污染物不僅制約了旅游產業的發展,同時也給環境問題埋下諸多隱患。
2低碳旅游的特征
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旅游接待國和旅游消費國,并且已經形成全球最大的旅游市場,低碳旅游數量在不斷增加,為我國旅游產業進入大眾化階段提供了發展平臺。低碳旅游模式一經出現,便受到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因為其在當下是一種新興旅游理念和旅游方式,主要通過低碳技術、處理污染物、節能減排等方式在旅游產業發展中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凈化空氣,吸引大眾低碳消費,從而促進旅游業可持續發展。(1)綠色環保,經濟適用。低碳旅游的實質是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提出的,在旅游業中雖然普及深度還不夠,但是普及范圍在不斷擴大。這一理念能夠迅速得到大眾認可的主要原因是其綠色環保的原始理念,符合當前國家提倡建設綠色、開放、共享的現代社會理念,從旅游產品的開發到旅游管理及旅游消費等各個環節都有低碳技術的滲透,比如酒店建筑中的保溫技術、旅游車輛節能技術等。同時,低碳旅游還倡導碳抵消和碳補償理念,指社會大眾在旅游活動中產生的碳排放量都可以通過植樹造林或者參與環保項目等進行抵消,踐行低碳旅游發展理念。由此可見,該理念具有綠色環保和經濟適用的特征[2]。(2)惠及面廣,實踐性強。低碳旅游除了具有綠色環保等理念,還具有普遍性與實踐性強的特征。如今隨著國家和社會大力發展低碳旅游產業,各種形式的低碳旅游活動已經出現在旅游景區的各個環節,直接導致低碳旅游理念的迅速普及,即普遍性特征。從宏觀角度分析,低碳旅游的實現路徑一般有減少能源消耗與提高能源使用率兩個方面,而這兩種路徑可在旅游交通、旅游運輸及旅游酒店等環節實現低碳化,吸引更多游客的目光,從而帶動低碳旅游產業持續發展,因此,低碳旅游具有實踐性較強的特征。
3低碳旅游下酒店管理模式現狀
低碳旅游是一種集低碳排放、低能耗及低污染于一體的綠色環保旅游形式,從宏觀角度分析,低碳旅游實質上是一種低碳生活方式,是未來我國旅游產業乃至世界旅游產業的主要發展方向。我國現階段已經有部分旅游景點開始采用低碳旅游發展模式,但是隨著低碳旅游的普及,旅游景區在低碳理念實行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酒店管理模式方面,傳統酒店管理理念與新興低碳管理模式之間存在較大矛盾,為酒店管理增加了改革難度。(1)酒店整體服務水平不高。酒店作為服務行業,應當秉持顧客至上、服務第一的宗旨,在管理模式方面隨時調整。但是目前部分酒店管理服務水平不高,制約著酒店低碳理念的踐行與完善。一方面,酒店管理缺乏低碳管理意識與低碳經營理念,在管理中忽略生態環保,比如車輛隨意停放、酒店設備缺乏妥善管理,使得客戶對酒店整體服務水平評價不高。另一方面,酒店安排的設施設備不夠完善,比如在旅游旺季,酒店為謀取利益,隨意開放不達標的住宿房間,對于客戶的人身安全與財產安全造成了極大隱患[3]。(2)缺乏完善的酒店管理制度。隨著酒店行業的快速發展,多數酒店已經在管理制度方面進行了改革與調整,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形勢。但是在低碳旅游建設背景下,部分景點周邊的酒店在運行中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影響了酒店行業整體發展建設。首先,景點周邊倡導全方位構建低碳標準的監督管理體系,但是部分酒店在服務設施和科技管理方面還遠遠達不到低碳要求的標準,比如在酒店溫度控制方面存在管理不合理現象,多數酒店依靠中央空調調節室內溫度,但是中央空調仍然難以滿足不同顧客的需求,如果年齡差距較大的群體住宿酒店,中央空調難以發揮其功能,一定程度上存在損耗資源、低碳環保實行不到位等現象。其次,酒店相關住宿配套服務設施未及時改善,比如酒店星級評價達到標準,但是酒店內部服務設施并未安排妥善,仍然有一次性物件出現在酒店室內,造成過多資源浪費,不利于低碳理念的實行。(3)低碳旅游文化未融入酒店管理。當前,旅游酒店在探索新型管理模式過程中,致力于經濟建設與旅游環保建設并行,忽略了低碳旅游文化與酒店文化的相互融合,造成酒店低碳旅游文化氛圍不濃,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酒店的經濟發展。同時,在低碳旅游下酒店管理建設中,大多數酒店還未意識到低碳旅游文化構建的重要性,甚至部分管理人員認為酒店是注重經濟利益的主體,低碳旅游文化建設對于酒店發展沒有實際意義,導致酒店發展偏離低碳旅游實際方向,與當前倡導的低碳文化背道而馳[4]。(4)酒店管理人員素質有待提升。我國酒店管理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建設,相對于西方發達國家發展歷史較短,目前還未形成完善的人才培養系統,使得當前部分旅游景區周邊酒店管理人員未接受專業技術培訓,店內人員整體素質較低。與此同時,雖然當前高校開設了酒店管理相關專業,但是缺乏實踐培訓場所,大多高校未與酒店建立合作關系,導致高校培養的酒店管理人才與酒店所需人才要求差距較大,難以滿足景區周邊酒店管理需求。另外,在景區周邊酒店管理工作中,一般會根據員工工作量與工作時長進行獎金分配,這一方式雖然能夠促進酒店經濟發展,但是會造成員工過度重視工作量,忽視服務質量和文化引導,進而導致酒店糾紛的發生。
4低碳旅游下酒店管理模式完善策略
如今,低碳旅游形式越來越深入人心,極大帶動了低碳旅游形勢下的酒店管理模式。而低碳理念下的酒店管理需要技術、人才及制度等要素全方位支撐,降低管理經營成本,增加酒店收入。因此,酒店管理模式改革過程中,可將低碳旅游內容融入新型管理模式中,實施低碳管理建設,打造國際化低碳酒店管理水平,確保低碳旅游下的酒店管理實現可持續發展。(1)打造國際化酒店服務質量。為了促進酒店可持續發展,酒店相關管理部門應根據自身運行狀況與管理水平,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酒店服務,打造國際化酒店服務質量。具體需要酒店制訂一套完善的服務標準,參考景區低碳旅游相關指標,將員工服務、酒店設備及酒店整體環境等元素都納入低碳綜合考核指標,確保酒店服務達到相應標準。同時還要在酒店內部設立監督部門,專門負責員工服務質量問題,解決顧客糾紛。具體可根據員工服務范圍和服務能力,將其分配于酒店各個服務崗位,比如前臺接待、大廳服務、設施設備管理及室內環保等,定期對員工進行服務考核,確保管理標準化和國際化[5]。(2)構建低碳型酒店管理制度。在低碳旅游建設背景下,需要景點周邊酒店構建完善的低碳型管理制度,為景區低碳旅游建設提供有效助力。一方面,酒店自身可構建符合低碳標準的監督管理體系,具體可根據酒店內部服務設施狀況、服務水平進行客戶態度反饋調查,可以制作網上信息反饋表,也可手動填寫紙質表,征求客戶最真實的意見和建議,力求全面掌握酒店低碳管理與服務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改進。另一方面,將低碳旅游理念貫穿于酒店各個管理與服務環節。可根據旅游不同群體設置不同低碳服務措施,比如根據年齡不同可劃分中老年環保休息區和中青年環保休息區,配備不同群體所需低碳娛樂設施,進而提升酒店管理與服務水平。(3)注重低碳型文化構建。酒店傳統文化主要包括酒店員工行為規范、道德規范及員工意識等,酒店文化的提升影響著酒店管理水平,也影響著酒店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的關系。因此,在當今提倡低碳旅游文化建設背景下,酒店管理人員需注重低碳型文化構建,一方面,酒店可根據自身管理特色打造企業文化,定期組織員工開展企業文化活動,大力宣傳低碳旅游行為,并加強景區和政府間的溝通,舉辦景區聯誼會。另一方面,酒店還可在住宿環境、服務設施等方面融入低碳旅游理念。具體可將景區文化特色與文化故事制作成海報、壁紙,張貼于酒店大廳、樓道及室內,讓顧客充分感受到當地低碳旅游文化氛圍[6]。(4)引進和培養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在低碳旅游建設背景下,酒店管理需要大量人才加以支撐。因此,針對景點周邊酒店管理人才不足的問題,酒店自身可調整人才培養方案,積極引進和培養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具體可定期開展員工培訓大會,主要從低碳理念、服務意識及管理質量等方面加強培訓;還可聘請社會專業人士到酒店舉辦人才交流會,探討酒店現今存在的問題及今后努力方向,提升員工參與度和認同感。另外,酒店還可與各大高校建立合作關系,拓寬自身人才引進方式和員工晉升機會,為高校酒店管理人才提供良好發展平臺。
5結語
低碳旅游是當今景區發展的重點方向,對于景區周邊酒店而言,要想與景區低碳旅游理念相統一,需要在自身管理模式上做出調整,從服務、人才培養、文化建設及制度完善等方面加以改進,提升酒店行業影響力,為低碳旅游建設貢獻自身力量。
參考文獻
[1]孫昀.低碳旅游視角下酒店管理模式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9(1):52-53.
[2]彭禮露.酒店管理模式研究———基于低碳旅游理念[J].時代金融,2018(4):305.
[3]項莉.談低碳旅游視角下酒店管理模式研究[J].酒店管理研究,2019(12):56-57.
[4]鐘衛紅.基于低碳旅游視角下酒店管理模式研究[J].中國市場,2020(1):105-106.
[5]王印男.基于低碳旅游視角下酒店管理模式的有效性探究[J].度假旅游,2019(1):55.
[6]沈文津,陳嫣然.低碳旅游視角下的酒店管理模式構建[J].改革與開放,2018(18):158-159.
作者:賀耀勇 單位:烏魯木齊職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