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洛桑模式對酒店管理專業教學的啟示,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洛桑模式”是洛桑管理學院在長期的酒店專業教學培養體系中形成的教學模式,是國際酒店管理教育培養模式的優秀代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負盛名的國際性酒店高等教育院校。相較于傳統的教學培養模式,“洛桑模式”在酒店管理教學方面更加注重“產學結合”,即所學理論與所用技能完全融合。教學過程緊密關注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和市場更新,真正做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不脫軌,使教學體系完全適應學生特點和酒店需要,把洛桑模式的教育理念融入實際教學過程中去。在課程體系方面,洛桑酒店管理學院會在學生入學之后安排一個為期18周的酒店基本功訓練。每周學習一個課題內容,從清潔技能培訓到直接面對客人進行服務,每個環節都緊密連接,確保學生能夠真正理解理論知識,熟練技能操作。通過這些訓練,讓學生進入工作崗位之后能夠更加理解酒店工作的核心和靈魂,這也是身為酒店職業人必須具備的素質。洛桑酒店管理學院在理論知識、教材選擇以及實訓課程上都有著極其嚴格的標準和培養體系,尤其是課程內容與師資力量力求與國際接軌,不管是理論教師還是實訓教師都需要適時回到酒店中去及時補充自己的行業知識。學院的教師均有豐富的理論知識與行業經驗,只要是教授課程的教師,都需要在講授理論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自己的實際動手能力和酒店實踐能力,發現酒店市場和日常運營中出現的新問題,將行業信息和市場需要及時更新到師生課堂,滿足師生課堂和行業需要。對于酒店管理專業教學來說,教師進入教室,再從教室進入酒店學習調研,最后將行業信息帶回師生課堂,使課堂的專業教學始終與行業接軌,教師的教學不會脫離行業經驗的實踐,學生不是只會所謂的理論說教,也保持了“洛桑模式”的長久生命力。
二、洛桑模式的培養特點
洛桑模式在酒店管理教育教學上具有嚴格標準,要求學生將課堂理論實際運用到頂崗實習中去,每經過一段時間的理論學習,都要外出到酒店崗位進行實踐操作,以便能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所學理論。洛桑管理學院建校以來,在培育優秀酒店管理人才方面卓越成效。學校在招生方面要求極為嚴格,秉承嚴進嚴出的原則,十分注重學生的學術素質。學校的招生簡章明確要求:申請入學者一要有中學畢業證書;二要有在酒店或旅館連續工作1年的證明(在申請人親屬開辦的酒或旅館實習的證明無效)。洛桑模式的教學特色重點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二是理論知識課堂與實操技能培訓相結合。無論是本科學位學習,還是酒店從業人員的短期進修學習,學校都嚴格按照課程培養體系來安排課堂學時和理論內容。此外,教育教學由政府、企業、行業協會、學校來共同運作,教育模式完整,形成有利于教學發展的社會支撐體系。洛桑模式重視理論教育和實踐培訓,是洛桑模式在酒店管理專業教學上最突出的特點,也正是因為洛桑模式課程體系對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的重視,學生在校期間可以養成職業責任感,使學生在實習和參加工作時更好地適應工作環境。
隨著我國酒店業的迅速發展,高星級酒店雨后春筍般出現在大眾視野中。快速發展的酒店業對優秀人才的需求與酒店專業教學的滯后性日趨顯著,在這種情況下,酒店運作需要專業院校借鑒優秀的教學模式來培養更為優秀的管理人才。國際上較為著名的酒店管理教學模式以瑞士的洛桑模式和美國的康奈爾模式為典型代表,這兩所學校在專業設置、師資培養和使用以及教學方法和教學管理方面與我國國內很多高校酒店管理專業非常相似,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洛桑酒店管理學院致力于通過規模化的本科教育培養出高水平運作能力的酒店高級管理人才,教學目標和教育方式對我國酒店管理的專業教育具有極大的借鑒意義。
(一)改進人才培養模式
我國酒店管理專業教學的培養模式需要與酒店行業對接,借鑒洛桑模式改進我國酒店專業教學的培養模式是當前教學的重中之重。高校的酒店專業人才培養應緊密圍繞酒店行業對人才的需求辦學,在吸收世界各國知名酒店管理應用型大學先進辦學經驗的基礎上,以學生自身特點為基礎,結合市場和社會實際情況,在學生培養、課程體系、校企合作及學生職業意識等方面進行改革,不斷探索高校專業培養模式。如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注重突出實踐教學的內容,通過構建“1+2+X”培養模式(所謂“1+2+X”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將4年本科理論教學在3年內完成,用1年左右(X)的時間完成學生實習,實現由理論到實踐再到就業平滑過渡的一種獨立學院培養方式),實行獨立學院酒店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三三”策略,即以“強化專業技能、突出外語能力、提升人文素養”為重要內容的“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和工學結合突出學院辦學與行業需要、學院資源和行業資源、學院培養與企業培養“三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二)注重實踐課堂應用
中瑞酒店管理學院堅持培養學生的職業熱情,將理論知識培養、實踐技能完善等方面高度結合。經過10年的建設與發展,中瑞酒店管理學院已經成為國內應用型酒店管理專業本科教育的典范,在符合實際課程設置、自主編寫教材、實踐和理論相結合以及師資隊伍和獨特的校園文化等方面形成了國內酒店管理專業突出代表模式——“中瑞模式”。我國高校酒店管理專業,在構建課程體系方面,理論課堂和實踐學習都不能忽略。理論教學重在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實踐教學重在培養學生崗位適應能力。在實踐課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能力,形成基礎知識、理論教育和實訓課堂完全結合的全方位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可以邀請行業專家進入課堂,課程設置中引入參觀式教學,客房、餐飲、酒水、茶藝、前廳系統等課程注重實際操作能力訓練,強化學生了解產業動態和學術前沿。
(三)建立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基于市場和社會需求為目標導向的院校和企業雙方共同培養人才的一種模式,基本要義是強調學校與企業充分利用對方的優勢資源進行多方位合作,以保證人才培養的規格和質量。此外,建立校企合作能保證學生在校期間能及時見習理論知識。在校企合作方面,國內高校酒店管理專業教學校企合作機制比較完善的院校以中瑞酒店管理學院和桂林旅游學院為代表。中瑞酒店管理學院和桂林旅游學院校企合作方面積極探索,建立校外實習和就業基地,積極與國內外高星級酒店建立校企合作關系,簽訂實習就業協議。
(四)培養職業意識
洛桑人才培養模式告訴我們,為學生開拓眼界,尋找高價值的資源是培養“職業自豪感”的重要方式。這樣既能使學生對本專業的課程和自身未來的職業生涯更有信心,也可以實現學校企業雙贏的局面。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將職業意識培養放入專業教學課程體系構成中,使學生在進入酒店工作崗位后能正確認識職業本身,而不是因為對職業認知的偏差,對酒店業失去信心。職業意識長期缺失會使酒店人員流動性增加,高質量服務難以維持。桂林旅游學院在培養學生職業意識方面,借鑒洛桑管理學院的辦學培養理念,系統完整地培養學生的職業責任意識,使學生在校期間就樹立起酒店人應有的職業意識。
(五)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酒店行業的高速發展不僅要求學生具有高素質從業水平,更要求教師的專業教學水平能夠有所提高。服務行業的從業人員需要熟知理論知識、掌握專業技能,服務行業的教師更需要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成熟的技能操作。學生對職業認知來自兩方面,一是日常的耳聞,二是師生之間的課堂學習,甚至來說,師生課堂對同學的認知來說會更加重要,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著教師的教學水平對學生職業認知的影響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教師要完善自己的理論素養,也要深入行業提升自己的酒店從業經驗,教師通過提高酒店專業理論素養和行業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來增加師生課堂講授的權威性,促使學生正確認知酒店行業,正確認識酒店管理,真正做好一個酒店人。中瑞酒店管理學院在教師培養方面學習國內外高校的教學模式,積極與優秀的教師和從業人員交流學習,提升教師水平和學校教學質量,不斷充實和完善自身的專業結構和能力結構。師資隊伍要緊跟社會和市場發展需要,加強教師的實踐技能訓練,學生初期的所有專業課程知識完全有賴于教師的課堂講解,教師的專業認知會直接影響學生。在這種教學情況下,教師教學水平是否有所提高和長進以及教師專業水平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學生工作之后的職業生涯。完善教師的教學水平對于高校的專業教學和學生的技能素質至關重要,提高教師教學科研能力和實踐實訓水平,改變高校酒店管理專業教師長期以來在實踐教學方面的問題。此外,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充分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多形式、多渠道地調動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將教學內容科學地、創造性地傳授給學生,要注重課堂學生的積極參與,啟迪學生思維,推動他們進步。
四、結語
服務人員的素質水平決定服務行業的經營質量,服務行業的快速發展也促使高校在服務人才培養方面愈發重視,市場與酒店主體雙方的需要使高校酒店管理專業教學積極完善人才培養模式。高校教學要重視學生職業意識教育,做好學生對酒店職業生涯的認知培養。在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中,借鑒洛桑的教學體系,關注理論知識教育,構建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使理論知識能夠融入實踐技能應用,學生的職業素養與社會需求相符合。同時,要重視教師的行業經驗,積極鼓勵教師在課堂之外積極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到酒店實地考察學習實操技能,以確保學生在課堂中能夠理論知識與實操技能同步學習。酒店行業的發展有賴于服務人員的素質水平,這是我國高校酒店管理專業教學的重點,高校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到酒店市場的需要,將學生的個性特點、市場要求結合完備的課程體系,培養出適合我國酒店業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作者:孫華迪 陳笑言 魏華 單位: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