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古城酒店設計探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無論哪一座城市,其歷史演進時間或長或短都有其各自的文化底蘊和歷史遺存。承載著城市變化的建筑,無疑被看作為“人類文明的石頭記”。古代的平遙古城,保存了許多與傳統建筑整體環境相對應的建筑,其外在形式和內部結構配置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它蘊含著著非常深刻的科學價值、歷史價值與旅游價值。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旅游業的興起,原有建筑無法滿足當下時代的需求。本文主要是圍繞將平遙古城棉織廠改造為酒店所展開的論述。在酒店設計中,融入傳統平遙四合院建筑,設計帶有中國傳統的圍合院落酒店。在與周圍古建筑相襯的環境下,加入現代建筑材料與元素,使建筑新老形式相得益彰。本文將對結合傳統與現代的平遙古城酒店設計進行闡述與說明。
關鍵詞:平遙古城;古城改造;圍合建筑;傳統與現代
1平遙古城的歷史背景
具有2700多年文明歷史的平遙古城,與同為國家第二批審批的歷史文化名城云南麗江、安徽歙縣的四川閬中并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是以整座古城申遺重成功的古城。平遙古城是我國境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縣城,也是中國漢民族的城市在明清時期的杰出例子,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它展示了一個完整的社會,經濟,文化和宗教發展的歷史。在當代舊城改造一直是我們需要關注與解決的問他,所謂舊城的改造主要包括人口疏散老城,經濟和社會結構調整和環境改善,更新設施,建筑形式和創造室內空間,人類感知的內容是由很多個空間組合而形成的,為了使古城在城市開發中恢復原始生命力,發揮在城市發展中的作用,以改善人們生活環境和質量,振興城市經濟和促進社會進步的終極目標。舊城改造是將對城市的原有功能與對城市原有形態兩者相結合進行統一改造,使兩者共同得到完善發展的一個過程。城市更新是一個重要的方法以此來提高城市的品質和內涵,通過轉換和研究舊,城市的布局、結構和功能在原有老城市的基礎上作出相應調整,舊城改造的所有技能得到充分的提高和改善,從而保證了城市正常運轉來適應高速發展的社會和經濟的需求,是城市發展中的重要基石與關鍵一步。在進行平遙古城酒店設計時,也結合了當下對古城進行改造和對世界文化遺產進行開發所要注意的事項,中國所現有的世界遺產在世界文化遺產遺址的生存和發展得到密切關注。我們在考慮問題的同時要把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理想化模式與實際情況相結合,要考慮它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因為旅游發展,設計新的酒店建筑使促進當地環境有效發展,而不是應該與破壞環境、破壞資源相聯系在一起的。不能片面的把旅游開發作為生態環境被破壞的原因之一。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實例證明,只要將開發與保護的關系協調好,旅游發展不但不會破壞古城發展,反而還會增強保護,提高保護的能力。發展旅游行業,設計旅游住宿酒店對古城進行改造不是對立的關系,而是相得益彰,相互協調的關系。
2平遙古城酒店設計實踐
2.1平遙古城簡介
平遙古城在以往被稱為古陶,明朝初年的時候,為了抵擋外族勢力在我國南面的干擾,于是開始修建城墻,到了洪武三年(1370年),在舊城墻垣的基礎上重新建造墻體并且維修 擴建了它,大量的使用了石磚。又在康熙四十三年,由于皇帝向西方巡游,途中要經過平遙,因而又修筑了四面大城樓,使平遙古城看起來更加壯觀。平遙古城不僅是中國唯一的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以整個城市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之一,也被稱為四大古城之一中保存最完好的古城。
2.2平遙古城建筑特色
平遙古建筑其設計精美,做工嚴謹且考究,蘊含了古城幾千年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其中四合院是平遙古城最為傳統的民居建筑形式,它是由倒座、廂房、宅門、院落、正房等基本元素組成,院落正式由這四個部分圍合而形成。所以在設計平遙古城酒店時也采用了圍合式院落的特點,總結是對外封閉,對內開放,有確切的中軸線,左右對稱。庭院的合理布局使居住在庭院內部的居民具有了良好的生活條件,舒適的居住環境,靈活的內部空間,為人們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遠離外界的喧囂與世隔絕。窯洞也是平遙古民居另一大特色。另外,屋頂上的所特有風水建筑和花門建筑也呈現平遙民房的建筑特色。整體建筑群落空間橫向來看是水平的,平坦的,其中微妙的起伏構成了豐富的變化,整個建筑設計的巧妙布局,結構嚴謹,體現了當時三種宗教的統一和人神合一的意識形態與文化。無論是平遙古城的布局方案,還是成片青灰色的居民建筑與庭院大片的綠化全都繼承了傳統的中國習俗和儀式,意在襯托出古城墻的體量較大、色彩斑斕的建筑群同文物古跡建筑的宏偉壯麗。整個城市的總體布局是有秩序的、有藝術性的,城市的最高點為市樓,主軸線的南大街,與左文廟、右武廟,還有左城隍、右衙署、東道觀、西寺院采取對稱布局的空間形式,構成了整個空間的視覺中心。呈“干”字形的商業街道兩側店鋪琳瑯滿目,古風古貌。整體空間布局整齊又富有變化,具有很強的趣味性。
2.3設計構思
將棉紡工廠整體改造。將原先廢棄的棉紡工廠那個整體推倒重建,保留原有的兩座古建筑群。設計為中式假日酒店。設計為庭院式的圍合建筑群落,但其中各個庭院的小空間賦予變化,設計新的建筑的同時仍保留古城的傳統文化,再此基礎上融入現代建筑材料,將傳統與現代相融合,也與周邊環境相襯。設計一片區域為展覽區(保留文化活動)。原有的平遙攝影展活動將作為酒店的一個文化特色。將平遙攝影展覽館與酒店住宿相結合,設計新的展覽館。在平遙“卍”字符,具有很深的寓意。幾千年來萬字符的歷史一直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著,它象征著吉祥和神的庇護,也代表了生命以及四季的交替。萬字符所象征的寓意有很多,與納粹的意圖截然不同。萬字符有它本身所特有的吉祥的寓意,并且以此存在了幾千年。所以我們在進行設計構思的時候,想將萬字符這一構思融入到我們的設計中來,象征了設計所代表的吉祥寓意。在中國古代的認知中,圍合起來的庭院式住宅不僅是一個居住空間,更是最理想的建筑空間。在古代,中國建筑群組構造的唯一方式是四面圍合的空間模式。在國外,建筑中的的“圍合”,更多的是一種看似封閉實際上是敞開的空間,而在中國的庭院圍合,一般都分為兩種類型的圍合,一種是半封閉的另一種是全封閉的圍合布局的形式。在當代來說,所表達的是的事物本質內部統一的寓意吉祥的觀點,所謂的“圍合式”居住空間,所代表的是在建筑內部有一個中心,所有設計的建筑是圍繞著這個中心環境而產生的。能自然地形成隔離外界的社區邊界,這是圍合建筑的優勢之一,巧妙的使圍合范圍以內的居住人員感到了領域感和歸屬感,符合了人們心理上的安全感需求。所以本次設計想設計帶有中國古代樣式的庭院圍合,組成建筑群落。與周邊老建筑群遙相呼應,也保留了古代建筑原有的設計風格。但是在其基礎上,更多的注重圍合院落的空間趣味性,從而達到,整體協調又富有變化的效果。在設計中,充分采用中國庭院式圍合結合萬字符,設計出富有空間靈活變化的酒店設計。酒店的設計結合了傳統的平遙古城的建筑風格,把酒店置于院落之間,使建筑物與其周圍環境相協調。酒店的庭院等于是平遙古建筑風格的延伸和現代版的詮釋。而所設計的新的平遙古城攝影的展區,在造型設計上不同于以往設計成傳統的院落的樣式。新的設計思路是做成延伸式的起伏變化的長屋檐,把傳統設計的精髓不斷挖掘提煉并形成新的現代建筑發展的方向。設計中,將灰色混凝土墻面作為平遙酒店的主色調,二層設計用混泥土材料,具有現代的城市氣息,一層設計仍與平遙傳統的古建材料相一致,使酒店本身能有周邊的老建筑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在酒店屋頂的設計上,保留了平遙古城的傳統屋檐設計一一飛檐翹角,在其基礎上加上了細致入微的建筑細節處理。所以使得新的屋頂被有了全新的詮釋,在保留了傳統形式的基礎上,加上了條形木質結構,使自然光線能夠穿過屋檐,光線能夠照入到居住內部和展區,為居住著亦或是參觀攝影者的人們提到一定得的導向作用,也能使人的心情感到寧靜平和與心曠神怡。現代開放式的鋼結構取代了古代的木梁和木椽結構。
3結語
古城突出的歷史文化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同和弘揚,使古城旅游業興起,傳統的古城文化得到復興。然而,隨著旅游業近年來的不斷發展,古城內的商業化傾向也越來越嚴重。隨著外來商客的不斷增多,使得來自全國不同地方的商人們,出售著大同小異、沒有帶有絲毫古城特色的旅游紀念品,只為追求利益的商人們對古城的傳統文化缺乏深刻的認識,也沒有熱情學習到本土文化的精髓,外來文化侵蝕著古城的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熊明均,郭劍英.西部古鎮旅游發展的現狀[J].西部經濟與社會,2007,26(3):75-78.
[2]李云.滇西北民居客棧游客滿意度研究—以麗江古城、大理古城和香格里拉古城為例[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4(4):116-121.
[3]劉祥生,安旭東.舊城改造與可持續發展戰略[J].長江建設,2011.
[4]李愛生.舊城改造中文化遺產保護問題的思考[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6):73.
[5]孫克勤.遺產保護與開發[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69-72.
[6]劉淑蓮.舊城改建與文化傳承[J]同濟大學大學出版社,2010(08).
[7]夏博輝.舊城更新研究[J].中國檢出工業出版社,2011(05).
[8]于玉林.古村落保護規劃[J].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05).
作者:高依依 單位: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