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中職學校酒店管理茶藝課程建設,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在中職學校酒店管理專業設置茶藝課程,不僅迎合了酒店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需求,同時也是中職學校不斷創新豐富酒店管理專業教學內容的結果。但目前中職學校茶藝課程的實踐教學仍面臨著基礎薄弱、實訓落后等問題,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不斷摸索在酒店管理專業設置茶藝課程的教學模式,以問題為導向,致力于對茶藝課程的教學內容、方式和手段進行完善,以更好提高學生能力與酒店行業、市場需求的契合度,并對該課程往后的教改方向及措施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關鍵詞:茶藝;建設;教學
茶為國飲,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隨著華人的播遷和文化傳播,茶文化已經傳布世界。近年來,各地茶文化在“臺灣茶現象”的激蕩下,茶葉店、以喝茶為主的茶藝館、酒店內設茶事服務高密度興起,帶動了茶文化的復興。為培養符合市場需要的人才,許多中職學校在酒店專業下設置了茶藝課程。
1酒店管理專業增設茶藝課程的發展趨勢
隨著我國科技的進步、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各行業的相互包容性越來越強。在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對酒店行業的要求也不斷提高。茶被認為是中國的國飲,蘊含了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在人類歷史長河中,茶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飲品。而今,飲茶已成為一種文化藝術,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品味的提升,茶藝這一傳統文化將人們帶入大雅之堂,在酒店中開設茶館、茶藝室等場所成為酒店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中職學校人才的培養目標要求確保日常的教學培養模式能與社會需求之間無縫銜接[1]。實際上,在酒店管理專業中開設茶藝課程可以說是必然。從市場需求和用人單位出發,為了豐富酒店人才的技能和專業性,提高行業服務質量。中職學校通過有針對性地培養符合酒店行業需要的茶藝師,不斷豐富自身教學經驗與市場和企業之間形成相輔相成的關系。
2中職學校酒店管理專業茶藝課程現狀
2.1茶藝課程教學基礎薄弱
中職學校酒店管理專業開設的茶藝課程教學基礎普遍較差。其主要原因有2個方面:①課程的設置問題。中職學校酒店管理專業開設茶藝課程一般在一年級的兩個學期,每學期課時一般在30~36節。茶藝活動所涉及的知識眾多,每周短短的兩課時對于零基礎的學生而言比較難把握新的內容。課程教材根據學校不同選擇也不相同,并沒有規范統一。同時,茶藝課程的教學內容單一,一般由理論和實訓兩個模塊組成,理論模塊大多是傳統的茶葉分類知識,實訓模塊以傳統的沖泡技能為主。課程教材方面市面上的教材多,以理論指導為主,鮮少有針對實訓的教材。單純的理論介紹無法把動作要領和沖泡細節真實地還原在學生面前。即便是教師示范也無法控制實操的標準。導致教學活動與酒店專業的特殊性不符。酒店的實際操作更注重理論與動手能力的結合。有針對性、符合中職生的課程設置在專業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②師資的組成。課程教師構成復雜,教師的專業背景各不相同,有些是與茶藝相近專業的,有的是經過短期專業培訓后直接擔任茶藝課程。俗話說“老師要交給學生半桶水的知識,自身就要具備一桶水的知識”,教師本身是茶藝愛好者但缺乏經驗和深入的了解,無法系統全面地帶領學生進入茶藝的廣闊天地。
2.2茶藝課程實訓條件落后
許多中職學校新增加了茶藝課程,但在技術投入和資金方面還不足以滿足教學要求。學校實訓設備以政府采購為主,一次性經費的劃撥經常出現茶具配套不齊全、設備跟不上知識更新、茶葉品類不齊全等問題。茶藝實訓室的條件直接影響了教學實訓的效果[2]。理想的實訓環境,有助于學生學習氛圍的培養。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應該不斷完善管理和教學基礎設施的建設,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教學需要。
3茶藝課程教改策略
針對于目前中職學校在酒店管理專業中開設茶藝課程所呈現出的問題,筆者通過不斷總結歸納多年來的教學實踐經驗,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完善。
3.1固元強本,抓教學
茶藝課程設置必須遵循茶藝師的國家標準要求:①內容上,力求體現“以職業活動為向導,以職業技能為核心”的指導思想,針對專業性質,突出職業教學特點。②結構上,針對茶藝師職業活動的領域,按照模塊化的方式分別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學習。茶藝課程所使用的教材必須對接資格考試。從2014年開始,國務院公布陸續取消的職業資格許可證項目共有434項,其中酒店行業執業資格證也在其中。針對中職學校技能加學歷,執業資格證加畢業證,持“雙證”畢業的原則,茶藝師資格證變得尤為重要,同時也是學校檢驗和用人單位衡量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參考。根據茶藝師考試教材進行教學,便于標準的統一,也有利于在固定的基礎上擴展知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在課余也能接觸茶藝、喜歡茶藝,那么將有助于學生在本專業上的學習。學??梢酝ㄟ^建立社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茶藝社團作為一個平臺可以提供學生學習資源共享,知識交流切磋,豐富課余的校園生活。依托茶藝專業建立相對成熟的社團,還有助于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實踐推進素質教育的全面性。學生能在學中做、做中學,實實在在地得到鍛煉。
3.2完善課程實訓及師資配套
針對目前中職院校普遍存在茶藝課程基礎建設跟不上教學需求及形勢變化的現象,要想促進茶藝課程的發展,不但要對癥下藥,加大資金、技術投入以不斷建設和改善實訓環境、條件,還要盡可能使教學內容的設置充分與實訓要求相結合,著重專業技能的學習和訓練,切實提升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水平以更好貼合茶藝行業需求[3]。例如,在茶藝課程實踐教學中,可以根據具體的茶藝實訓內容模擬實訓環境,進行技能實踐和茶藝表演,同時在教學中突出流程及理論知識,從而在這一過程中豐富和加深學生對茶藝、茶類、茶具等方面的認識。此外,茶藝課程的教學中還要注重師資構成,不能閉門造車,既要走出去學習,也要走進來合作。在行業中聘請有專業經驗、經歷、工作在一線崗位上的優秀茶藝師進行校內外聯合教學。專家來校指導,學生也可去到企業進行參觀學習。了解最新的行業動態和消除實習中的社會心理隔閡。
3.3以賽促教,以賽促改
茶文化乃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茶藝是茶文化的精髓和典型的物化形式。每年由教育部門舉辦的全國技能大賽中華茶藝項目都是一個檢驗平臺。全國茶藝技能大賽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進行,以教育部頒布的職業學校相關專業教學指導方案和國家中、高級《茶藝師職業標準》規定的應知、應會的要求為評分原則,依據參賽選手整體表現綜合評定,全面評價參賽選手職業技能水平。競賽旨在促進中職學生對茶文化的了解和茶藝技能的提升,幫助其陶冶情操、提升人文藝術修養,促進中職學校專業教學改革和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水平的提高。通過比賽選拔出優秀的人才,找尋合適的教學培養模式。通過比賽還可以促進教學的改革。
4結語
中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開設茶藝課程,主要目標是培養適應高星級酒店及茶藝服務企業對于茶藝人才的需要,將學生培養成為以“高素質的餐飲企業茶藝崗位服務員工”為基本出發點,職業生涯逐步向“高素質的餐飲企業茶藝服務經營管理者”的進階發展。為完成這一目標,廣大中職院校必須不斷總結在旅游酒店管理專業設置茶藝課程教學的實踐經驗,不斷對照培養目標與教學成效是否一致,以教學實踐中出現的不足和問題為導向,對癥下藥,從師資、基礎建設、教學方法等方面多措并舉,分類施策,切實解決目前廣大中職院校在該課程教學中存在的短板,切實提高學生面向社會及行業需求的能力素質,這也是中職教育的應有之義及職責所在。
參考文獻:
[1]宋華英.高職學生茶藝技能培養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5):198-199.
[2]王曉洋,卜燕紅.酒店管理專業“茶藝”課程的教學實踐與改革——以蘇州經貿術學院旅游系為例[J].職教通訊,2012(12):42-45.
[3]朱紅纓.中國式日常生活:茶藝文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作者:龍葉鴻 單位:南寧市第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