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煤礦技術管理體系現狀及對策,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煤礦技術管理體系是煤礦安全管理的有機組成部分,它貫穿于整個煤礦的生產過程中,對于整個煤礦安全生產具有重要的意義。完善與健全煤礦技術管理體系,能夠給從事煤礦生產的工作人員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同時有利于提高煤礦資源開發與生產的效率,從而達到保質保量的生產目標和要求。論文總結了我國煤礦技術管理體系的發展現狀,提出了優化管理系統與解決現存問題的對策,希望對煤礦的生產與管理提供參考價值。
【關鍵詞】煤礦技術;管理體系;對策
1引言
眾所周知,礦產資源是社會經濟發展與科學進步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質基礎,是構建人類文明社會的動力源泉之一[1]。對于煤礦資源生產來說,煤礦技術管理體系是整個生產質量控制與管理的重點與難點。由于煤礦資源開發的生產環節多、面向的安全工作范圍廣闊、整體的生產控制與監督的地方復雜等多種因素,煤礦技術管理體系必須設置明確的技術管理崗位、引進先進的科學設備技術以及合理分配生產資源,確保煤礦資源開發的順利生產。近幾年,為了滿足高速發展的時代需求,超負荷生產已經成為煤礦業增加產出的主要手段之一,煤礦安全生產的投入被削弱,煤礦安全事故層出不窮,給國家與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巨大威脅與傷害。因此,為了避免事故的發生,必須加強安全生產的管理,綜合運用多種生產技術與管理手段,完善煤礦技術管理體系,以此來指導煤礦的安全生產,以達到保質保量的生產效果。
2煤礦技術管理體系的發展現狀
當前國際形勢下,各國之間的綜合實力不僅僅是在經濟實力與科技水平上的競爭,更重要的是在技術人才上的比拼。煤礦總工程師是指導和協調整個煤礦生產過程的主要技術負責人,然而,在目前的煤礦技術管理體系中對該職位的定位卻是混亂、不明確的[2]。究其原因發現主要是來自兩個方面的影響,一方面是來自于人力資源的影響,現有的人才資源儲備滿足不了煤礦業對煤礦總工程師的需求與要求。首先,專業技術高的煤礦工程師資源緊張,在大部分的煤礦業中該職位的人才梯隊培養為空白狀態。其次,隨著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煤炭開采行業領域的管理與技術也隨之更新換代,在職的煤礦工程師需要不斷學習先進的理念,及時更新自身的專業知識體系,然而,在現實生活里,由于受限于環境條件以及自身狀態等多種因素往往難以做到這一點。另一方面則是來自于思想意識形態與實際生產壓力的影響。首先,對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意識程度不夠深刻,沒有正確意識到煤礦總工程師的崗位意義,原本的煤礦總工程師崗位職責成為空談。與此同時,煤礦總工程師一崗的具體崗位職責與工作內容缺乏整體、系統、規范性的文件綱領,導致該職位處于混亂的狀態。其次,由于社會發展對礦產資源的巨大需求,因此,部分企業在生產效率與生產安全發生沖突的時候,會報存僥幸的心理降低安全標準去遷就生產產量。總而言之,我國煤礦技術管理體系當前的發展現狀還存在著許多漏洞與缺陷,與標準化的煤礦技術管理體系還有很大距離。
3煤礦技術管理體系的對策分析
3.1提高煤礦生產安全意識,改善煤礦生產條件
由于煤礦資源自身的特點,導致在進行煤礦資源的開采時容易出現地面塌陷、爆炸、水淹以及自燃等多種危險情況,一旦發生煤礦事故,將會對采礦工人、周圍環境、附近居民以及礦業本身帶來無法估量的危害后果[3]。因此,必須把煤礦的安全生產放在整個煤礦技術管理體系的第一要任的位置。例如開展煤礦安全生產技術交流會、分發有關煤礦安全生產知識的小冊子等方式,采用這種面向全體的宣傳方式,提高整個從事礦產資源開采工作的作業人員煤礦安全生產意識。此外,在實際的采礦工作中,工作人員的煤礦生產作業條件是極為艱苦的。采礦人員不僅要在狹窄的作業空間里長時間的工作,還要根據采礦的進度不斷的移動與交替工作地點,其人身安全嚴重受到生產條件的威脅;尤其是在地下礦井中,工人受到瓦斯、煤塵、煤層塌落等多種危險因素的頻率更高。基于此,煤礦技術管理體系必須積極改善煤礦的生產條件,落實煤礦安全生產的職責,使煤礦生產技術有效的發展,以做到保障工人的生命財產安全以及保障整個礦產資源的順利生產。
3.2健全人才培養機制,明確煤礦技術管理體系崗位職責
通過查閱相關數據分析記錄得知,近幾年,從大、中、專職院校煤炭類專業畢業學生很少直接邁入煤礦資源的第一生產線,實際的礦業生產活動中的工作人員往往不具備專業、全面的礦業生產知識,尤其是煤礦技術管理體系中的中堅崗位長期處于工作人員職能效果不匹配甚至是空缺的現象[4]。基于此,煤礦生產必須健全人才培養機制。例如開設煤礦技術管理的培訓晉升課程、開展煤礦技術管理經驗交流會等多種方式,給從事煤礦資源生產活動的工作人員提供自我專業知識素養和專業技術能力水平提升的通道。我國從事煤礦安全技術生產管理的工作人員應積極主動的關注煤礦生產各方面的新技術、新資訊,及時更新自我知識體系,不斷完善自身的專業素養。與此同時,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成熟,教育部門隨之實施了與時共進的新課改政策,刺激了煤礦技術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機制,增加了從事礦業生產管理方面的技術人力資源,給我國煤礦生產行業提供了專業人才的技術供應鏈。此外,明確煤礦技術管理體系中各崗位的職責范圍,避免由于崗位職責不清而出現對發生的安全事故進行責任推卸的現象。
3.3增加煤礦安全生產投入,引進先進的煤礦生產設備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與科技水平的飛速發展,煤礦生產行業的生產技術與管理技術也隨之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與發展。在生產技術上來說,出現了許多機械化與信息智能化方面的科技成果,如綜合掘進機械化技術、巷道掘進技術、液壓支柱、綜采支架、錨索支護等支護技術等等。基于此,在煤礦生產過程中,增加煤礦安全生產投入,將這些先進的科技生產技術設備力量引入到煤礦生過程中,能夠極大的提高煤礦生產的工作效率,提高生產作業的安全系數,與此同時,伴隨著機械信息化技術的投入,極大地方便了煤礦安全生產技術管理,實現了全方位、全過程的實時監控煤礦生產過程的愿望。在管理技術上來說,出現了許多新的煤礦安全技術生產管理的理念和體系。為此,我國安全監管總局在2011年的時候啟動了“萬名煤礦總工程師安全培訓工程”,為廣大中高級的煤礦安全生產管理技術人才提供了提升自我素養與技能水平的平臺。
3.4加強立法,健全煤礦安全生產技術管理的法律法規
長期以來,我國現有的煤礦生產安全法律法規大部分是針對國有大中型煤礦的,而在小型的(如:鄉鎮煤礦)的煤礦生產部分的法律法規上往往缺乏明確的條例與規定。因此,出現了一些鉆法律空洞、追求生產暴利的不規范生產的小型煤礦企業,造成了大量的煤礦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基于此,相關部門必須加強對煤礦安全生產技術管理方面的立法力度,防止由于法律法規不健全而產生的法律空白現象出現,從而有效避免了鉆法律漏洞的不安全生產企業的產生。
4結語
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與安全生產的壓力,煤礦生產行業必須采取各種方法積極的培育煤礦技術管理體系的專業人才,保障煤礦安全生產對人力資源的需求與要求。此外加強安全生產的投入,及時更新煤礦安全生產的技術設備與管理體系,為從事煤礦資源生產的工作人員提供最大的安全保障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礦生產效率。綜上所述,當下我國煤礦技術管理體系還存在許多問題,距離標準化的煤礦技術管理體系還有長遠的路程。
【參考文獻】
【1】肖瑾.關于煤礦安全生產技術管理方案的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14(3):187-187.
【2】劉秀麗.煤礦安全生產與HSE管理體系的構建[J].山東工業技術,2016,16(21):90-90.
【3】李敏.煤礦技術創新管理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山東煤炭科技,2015,15(11):187-188.
【4】張世豪,程建禎,邢晉生,等.寺河煤礦頂板管理體系的構建[J].煤礦安全,2014,45(7):172-174.
作者:陸樹飛 單位:煤炭工業石家莊設計研究院貴州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