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存款保險制度對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影響,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今天,作為金融業中最主要力量的銀行正經歷著激烈競爭和嚴峻的經營風險,其中中小商業銀行也不例外。存款保險制度的確立既保證了銀行客戶的利益,同時也為中小商業銀行的管理帶來機遇和挑戰,想要保證我國中小商業銀行的發展,我國銀行在經營管理方面的改革迫在眉睫。
關鍵詞:存款保險制度;中小商業銀行;影響
受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世界各國都面臨著二戰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經濟衰退。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學術界最關注的是如何通過建立存款保險制度來應對金融風暴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從而保證中小商業銀行的發展。可見,存款保險制度對中小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具有重要的影響。
一、存款保險制度及出臺
1.存款保險制度
存款保險制度即存款保障制度,作為保護存款人合法權益的一種重要措施,是構成國家金融安全網的重要部分。世界上第一個存款保障制度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并先后在100多個國家建立。這一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對各國金融的保護作用,既保護了存款人的合法權益,又使得一些無力支撐的銀行順利退出市場。可見,存款保險制度在保護存款人利益以及預防和降低金融風險,保護金融在穩定中發展中發揮著不和替代的作用。
2.存款保險制度的出臺
我國對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是在1993年末開始的。《國務院關于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國發[1993]91號)中指出,要通過建立存款保險制度來保護社會大眾的利益。2013年,中央人民銀行等機構聯合了《金融業發展和改革“十二五”規劃》,自此存款保險制度成為關注的重點。該規劃中指出,存款保險制度相比較于以往以依靠政府救助為主的金融機構來說,其最明顯的優勢在于將金融機構的倒閉帶來的損失分攤給市場、存款人與商業銀行,形成了具有市場化特點的風險補償制度。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存款保險制度的出臺是在調整我國經濟,加快利率市場改革的背景下提出的,是進一步增強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意識,減少金融風險,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存款保險制度對中小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影響
1.對中小商業銀行的影響
第一,存款保險制度的構建順序。大多數的國家或者地區在存款保障制度的構建順序上主要是選擇由上到下的順序形式,即由政府為主導,強制要求符合規定條件的金融機構加入到存款保障制度中來,極少數的國家會遵循金融機構的意愿。目前我國的也同樣的采用強制性加入的方式。第二,存款保險制度的適用范圍。參與到存款保障制度中的金融機構一般包括,商業銀行、儲蓄銀行以及其他類型的存款金融機構。對于一些外資銀行,則會根據不同國家的具體情況來規定。第三,存款保險的業務類型。大多數的國家和地區所采用的存款保險類型為一般性存款,比如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而對于金融機構的同業存款和外幣存款會因不同的國家而有所不同。第四,存款保險的最大保險額。除極少數的國家對存款保險的保額無上限的要求以外,大多數國家對銀行客戶存款保險的保額都有一定限制的,我國存款保險保額的上限是50萬元。第五,費率的選擇。存款保險機構的基金在由政府初次提供以后,主要是通過銀行繳納的保險費來維持的。對于費率的選擇上,一般是由統一費率向差別費率轉變,即存款保險機構在建立初期采用的是統一費率,在后期的發展中逐漸轉變為差別費率。
2.我國的存款保險制度的特點
第一,強制參與。即我國要求所有的金融機構都要加入到存款保險中來。這種強制性的要求有利于實現存款保障制度的公平與合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些道德風險。《2006年中國金融穩定報告》認為,“存款保險應覆蓋中國所有的存款類金融,包括在境內依法設立的具有法人資格的商業銀行、合作銀行和郵政儲蓄銀行等。”在《存款保險條例》中也有規定指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合作信用社等吸收存款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以下統稱投保機構),應當按照本條例的規定投保存款保險。”由此可見我國的存款保險是覆蓋全部存款類金融機構的。第二,差別費率。我國采取的是風險差別費率,一些歸國家所有的大銀行的費率較低,而股份制的銀行的費率則較高一些。我國在采用這樣的費率下,更好地起到了對高風險金融機構的風險承擔的約束作用,被受保機構所接受。我國目前的相關管理制度中雖然并沒有明確規定銀行具體的費率,但卻明確指出費率是由基本費率和風險差別費率共同組成的,這給中小商業銀行帶來很大的發展空間,各投保機構可以根據經濟發展和自身的發展狀況以及存款保險基金的累積水平,在國務院批準的前提下,由存款保險管理機構調整或制定。第三,保額有上限。據統計中國目前人均存款為6.2萬元,按照國家最高賠付金額與人均存款的比例來看,相應的國家最高賠付金額為20萬元左右。而中國的最大保額上限則為50萬元,可見這是在考慮多方面的因素的結果,在最大限度上保障了存款人的資金安全。對保額加以限制的優勢在于,相比較于全額保險來說,既可以保障投資人的合法權益,同時又避免了出現投資人風險意識的弱化,以及由此引發的道德方面的風險。
3.對中小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有利影響
第一,促進管理的細致化。采取存款保險制度就一定會帶來更多的運營成本,中小商業銀行想要獲取更多的利潤,其經營管理就必須從開源和節流兩個方面來做工作,其中必不可免的設計更多的精細化方面的管理。第二,提升了中小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水平。在存款保險制度確立之后,存款保險管理機構自然成為專業的監管機構,并與存款保險業務中積累的保險基金、其特有的融資功能共同構成了銀行的風險救助和風險處理機制。存款保險制度是在延席政府與央行金融管理理念的基礎上,整合考慮了金融業本身的特點以及內在的發展規律,實現了銀行內部特質和外部監督管理相統一的一種制度安排。想要實現存款保險制度既要求中小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增強時候補救能力,又要將風險降到最低,做到防患于未然,這對中小商業銀行提高金融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三、對策與思考
對中小商業銀行的管理來說,存款保險制度的引入既是銀行發展的機遇,同時也是中小銀行發展的挑戰,中小銀行必須抓住機遇,保持市場優勢,為自己爭得發展空間。
1.強化負債方面的管理
存款保險制度自確立以后,限制了大規模的存款遷移,這要求中小商業銀行的管理能夠使銀行通過對數據的挖掘實現對客戶的深入分析,并在以往經驗的基礎之上形成一種有針對性的客戶服務的相關機制。中小商業銀行應該積極的應對不明顯的短期存款轉移,以及存款的重新分布影響下的長期釋放現象。就長遠來看,存款保險制度的影響會隨著中小商業銀行的管理的加強而不斷強化的。所以中小銀行應該提前做好準備,提高在存款支付限額影響方面的判斷能力,并做好對負債的適時調整,改善存款結構,提高資本的使用效率。
2.建立健全風險管理機制
在存款保險制度的影響下,中小銀行相比較于大型的銀行來說,更容易受到沖擊,所以對中小行業銀行來說,建立健全風險管理機制是很有必要的。想要建立健全風險管理機制一方面應該成立一支專業專門的風險管理機構,這樣的機構能夠通過對國內外的經濟發展狀況的分析以及對未來可能存在的風險預測,使銀行在發展中避免可能存在的風險。而針對那些已經存在的風險,風險管理機構則能夠做出相應的精準分析,進而提出應對風險的有效措施。另一方面,中小銀行應該注意人才的吸收與培養,人才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企業應該定期開展培訓,使每個成員都能意識到風險管理的重要作用,風險觀念深入到每個員工的內心。
3.增強定價管理能力
中小商業銀行想要發展,積極應對存款保險制度帶來的影響,就必須最大限度地吸引那些流動性弱且成本不高的存款,所以增強在定價方面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這要求中小銀行能夠在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與當下的市場環境,選擇出最恰當的定價方式,在對客戶的細分之下,實施不能層次的梯度定價,采取靈活的利率浮動方式,科學定價。
四、結語
我國的中小商業銀行作為金融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金融系統中最活躍、最富創造力的一部分。存款保險制度的實施對中小商業銀行管理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中小商業銀行應該捉住存款保險制度對自身的積極影響,避免對自身的消極影響,進而在強化負債方面的管理,建立健全風險管理機制,增強定價管理能力中抓住機遇。
參考文獻:
[1]李偉華.存款保險制度推出對中小銀行的影響分析[J].華北金融,2015(02):62-63.
[2]婁永飛.存款保險制度對我國中小銀行影響分析[J].時代金融,2015(09):17-18.
[3]楊亮,韓璐璐.存款保險制度對中小銀行發展的影響[J].石家莊經濟學院報,2015(03):13.
作者:蔣艷麗 單位:長春光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