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精細化管理在高職院校實驗室的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實驗室是高職院校開展實驗教學的重要場所,實驗室的精細化管理,可以提升整體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文章從精細化管理的內涵入手,探討了高職院校實驗室推行精細化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高職實驗室精細化管理的實現路徑。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高職實驗室;應用探索
一、精細化管理的內涵
精細化管理源于日本企業管理,是對常規管理所占用的資源成本進行最大限度減少和控制。精細化管理不是一種具體的管理方式或方法,而是倡導人們用認真的態度和科學嚴謹的精神做事,其主要特點是精、準、細、嚴。“精”是精心,精湛,精益求精;“準”是準確,具體,無誤;“細”是注重細節,把工作做細致、做到位;“嚴”是嚴格,嚴謹,一絲不茍[1]。我們將精細化管理引入到高職院校實驗室管理中,要求將管理責任具體化、明確化,并在教學的實踐環節中不斷完善和改進,能夠極大程度上推進高職院校實訓管理標準化體系的建立。
二、高職院校實驗室推行精細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高職實驗室欠缺整體和統一的規劃
黨的十八大以來,職業教育站上了新起點,高職院校快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教學條件的改善著重體現在實驗室數量的增加,實驗器材的購買上,高校實驗室建設容易處于粗放模式。在前期建設上投入大量資金,后期卻缺乏科學維護與保養。
(二)高職實驗室管理機制和理念不完善
與大多數本科院校相比,不少高職院校沒有設立實驗設備與技術中心,各二級學院各自為政,效率低下,管理主要靠傳統方法———筆寫人記,運用信息化、數字化管理的水平滯后。
(三)高職實驗室隊伍建設落后
由于歷史和編制的原因,高職實驗室管理人員很多是校辦工廠工人、科研人員家屬等,素質良莠不齊,普遍存在專業技術人員短缺的情況。另一方面,與專任教師相比,高職實驗室專業技術人員在待遇方面缺少激勵機制,逐漸形成了被動工作的狀態,不會主動積極學習先進的管理方法。
(四)高校實驗室安全事故頻發,代價慘重
由于缺乏相應的安全和應急管理,2010-2015年國內外高校發生95起實驗室事故(中國大陸高校占66起),從2006年到2017年,僅高校化學實驗室爆炸事件就發生14起,其中9起涉及人員傷亡。
三、精細化管理在高職實驗室管理中的應用
(一)實訓室質量的精細化管理
(1)實驗設備設施的精細化管理首先要將實驗室設備設施分類,按照價值可分為一般儀器設備、精密儀器設備、低值易耗品等。購置設備前要充分進行前期調研,嚴格執行采購程序,嚴把驗收關,從源頭上保證儀器設備的質量,驗收合格后建立儀器設備檔案。其次,在儀器的使用、運行狀況、維修保養情況、儀器設備操作方法說明等方面進行詳細的記錄,確保資料的完整性。最后,還要對儀器進行定期的清查,需要維修的及時報修;故障無法維修且到達報廢年限的及時申請報廢。[1]低值易耗品數量大,種類多,卻影響教學實驗成本,每次實驗課后實驗管理人員要對設備進行清點,對損壞、丟失等情況的登記在實驗運行記錄本上,實訓教師也要登記儀器運行情況。對于高價值儀器和精密儀器要求操作人員對所使用的設備要做到弄懂設備機理、性能的前提下進行常規維護,設備管理人員要做到對設備全過程綜合管理。高價值的大型儀器還可以實施跨系部的“共享”,一方面減少資金投入,另一方面增加設備的利用率。
(二)實驗室安全的精細化管理
(1)轉變管理理念,建設實驗室安全責任體系和運行體系,建立績效考核制度。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不能只為教學和科研服務,要從學校整體安全考慮,設立安全責任架構體系,多級管理,編制權責清單,逐一分解細化,落實責任主體和職責范疇。。(2)宣傳安全意識,培養安全素質,養成安全事務全員參與的習慣。安全素質的養成,除了依靠安全設備外,還要定期開展安全培訓,儲備安全知識,樹立積極的安全意識,摒棄混沌的、自持的任務型安全態度。(3)推行實驗室準入制度,在進入實驗室之前,所有人員應當確保充分學習實驗室的規章制度和儀器設備操作規程,經考核合格,簽訂安全承諾書后,方可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2]。在以往強調實驗和實訓環節中,教學行為過多地聚焦技術交底,要求學生和教師達到何種水平,而忽視了安全交底,教師應在實驗前向學生強調容易出現哪些安全事故和隱患,各個環節的安全要領等。安全準入原則不能僅僅停留在人員這一方面,還應該重視“物”和“環境,”引進的設備是否符合實驗室環境,是否符合環保要求,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對師生產生安全威脅。實驗環境是否存在安全隱患,特別是實驗室施工現場等。實驗室安全準入模式首先應該結合本實驗室自身特點建立符合安全條件的實驗室環境,明確能夠進行的實驗類型;其次根據實驗室的現有條件嚴格控制能夠進入實驗室的儀器設備[2]。(4)完善安全督查機制,通過電子化手段建立實驗室實時動態監控系統,對實驗室的重點儀器、重點區域進行實時監控,時刻關注實驗室內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制止,減少、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2](5)建立安全應急能力,實驗室安全應急工作應涉及預案管理、應急演練、遇險處理、事故救援、整改督查等工作情況,特別是應急演練,全體教師和學生應系統學習如何使用滅火器、消防帶、防毒面具、淋眼裝置,對各種類型的火災、有毒有害物質泄漏、氣體泄漏、爆炸等事故進行模擬演練。(6)實驗室信息化安全不容忽視,配備計算機連接互聯網的實驗室應注重實驗文檔和數據的保護。
四、高職院校實驗室推行精細化管理的保障
(1)定期培訓宣傳,提升師生對精細化管理的認識,改變以往粗放管理和使用的習慣。(2)加強隊伍人員建設,專業技術人員是實驗室管理的主體,高職院校應該堅持以人為本,調動實驗室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原有實驗室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同時需要引進一批高學歷、高層次的人才從事實驗室技術和管理工作,促進高職實驗室全面支持教學科研工作。
參考文獻:
[1]劉昌.高校實驗室精細化管理的探索與實踐[J].高教學刊,2017,03:134-135.
[2]楊倩,楊惠敏,王自奎,沈禹穎.完善安全管理體系確保高校實驗室安全[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17-04-30.
作者:畢妤 單位: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