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配網停電計劃管理探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強化配網停電計劃剛性管理,提高配網生產作業精益化管控能力和優質服務水平,創建配網停電計劃“四全”管控模式。以“停、送電零時差”為重點管控目標,以生產安全風險管控系統為支撐,以指標考核為約束,開展配網停電計劃“五個零時差”管理創新實踐。
關鍵詞:優質服務;停電計劃;“四全”管理;五個零時差
0引言
供電可靠性是考核供電企業電能質量的重要指標。通過配電運行可靠性的實時統計和配網規劃可靠性的理論評估,不斷提高可靠性的管理深度和精細度[1-2]。隨著對供電企業的供電質量、服務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消費者的維權意識越來越強。配網建設和升級改造因管理不到位、計劃編制不合理等因素,導致普遍存在提前停電、滯后送電及頻繁停電等現象,影響用電企業的正常生產和居民的日常生活。原有粗放型的配網停電計劃管控模式已無法適應當前配網生產作業精益化管理的要求。因此,強化配網停電計劃剛性管理,提高配網生產作業精益化管控能力和優質服務水平,成為電力企業積極探索的重點。
1問題的存在與分析
1.1配網停電計劃管控的問題
目前配網停電計劃管理中,主要存在三大問題。第一,計劃管理模式無法適應配網生產作業精益化管控要求。配網沒有統一管理辦法,停電計劃管理基礎相對薄弱且剛性不足,臨檢率居高不下,重復停電等現象頻頻出現。第二,專業協同方式無法應對當前市場化競爭的挑戰。對電網設備和服務資源分專業管理,存在專業壁壘,專業間協作效率低,缺乏市場競爭意識,制約了協同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第三,傳統服務手段已無法滿足不斷提高的客戶需求。客戶的法制意識、自我保護意識越來越高。傳統供電服務中產生的計劃安排不合理,計劃執行中員工的言語、行為不規范等因素直接影響電力企業的形象。
1.2存在的問題
傳統配網停電計劃管理方式無法適應新管理方式和服務標準,迫切需要改革和創新指標約束。現行配網停電計劃管理中暴露出三大缺陷:(1)缺乏源頭和過程管控手段,使生產檢修、營銷服務等信息無法準確定位到設備、客戶、作業人員及作業現場,導致配網生產作業精益化水平低;(2)缺乏跨專業、全方位的高效管控機制,導致跨專業協作流程混亂,客戶資源和電網資源無法集中管理,各部門間橫向協同效率低;(3)供電服務理念停留在表層,計劃管理缺乏適應新時代用戶需求的供電服務指標,導致輿情風險點增多,優質服務水平低。針對三大缺陷創建的“四全”管理模式,可解決配網停電計劃管理混亂的根本問題,成為推動傳統服務升級和提升服務效率的有效手段。
2改進措施和方法
2.1創建“四全”管理模式
按照浙江省電力公司《關于實施配網停電計劃“五個零時差”管理的通知》的要求制定相關細則,以生產安全風險管控系統為支撐,以指標考核為約束,創建配網停電計劃管理“五個零時差”“四全”管理新模式,如圖1所示。
2.2“四全”管理模式論述
2.2.1全覆蓋
擴展“五個零時差”管控范圍,從管控涉及用戶停電的10kV配網停電計劃擴展至管控縣調管轄范圍內35kV、10kV所有配網停電計劃。結合OMS系統月、日調度計劃模塊的深化應用,要求所有計劃停電工作提前10日上報OMS縣(配)調日前停電計劃管理模塊進行統一管理,同時要求計劃編制做到一停多檢和五結合,即配網與主網相、支線與主線相、業擴與系統相、低壓與高壓相以及二次與一次相結合。
2.2.2全方位
為防止因協作部門間協調問題導致出現計劃管理紊亂、責任分工不明確等現象,建立以調控中心為主導,運檢、營銷、運行、承裝及安監等部門配合協作的工作架構,并發文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制定配網停電計劃“五個零時差”考核細則。考核細則在省公司考核條款基礎上加以細化,增加了對調度的停、復役操作發令的時間要求等細節條款。每項條款后具體說明評分要求、數值算法、允許偏差值及考核指標等。
2.2.3全過程
加強計劃編制源頭管控及審核力度。調整預估時長不足或擴大的計劃,剔除可能發生重復停電的計劃,錯時操作安排同天同時開工的計劃,同時上報大型工作的施工方案。在計劃上報前,組織開展聯合查勘,將現場照片、查勘記錄及查勘圖同步上傳至生產安全風險管控系統,分類預估總體工作所需時長和安全措施布置所需時長。統計分析環節,為使“五個零時差”管理更專業,及時有效地發現管理問題,梳理配網停電計劃“五個零時差”數據管理統計分析流程,如圖2所示。通過采集95598系統的計劃停電信息、電力營銷用戶業務應用系統公變、專變實時停電信息及PMS系統配網周計劃,比對95598系統停電計劃和PMS系統中的計劃停送電時間是否存在差異。以主線和日期為關鍵詞,從有效公變停電信息中提取匹配工作的終端停電時間和終端復電時間,然后與計劃停送電時間進行比對,在周報和月報中體現無法匹配的工作原因。此外,歸因分析停送電指標不合格的停電計劃,并督促運行單位給予改進。
2.2.4全天候
利用現代通信技術建立相關生產工作微信群,提前日計劃停電信息,實時上傳檢修工作現場信息和現場照片,以便迅速啟動應急響應,從被動解決轉向主動發現并解決。在每周一總結、一通報的基礎上,增加配網停電計劃日監控。編制生產精益化管控日報,利用OA和微信通道同步。另派專人核對的信息,確定是否有取消的計劃或新增的臨時計劃。若核對有異,立即修正,真正實現配網停電計劃“五個零時差”的全天候管控。
2.3采用“四全”管理模式的效益
配網停電計劃“五個零時差”“四全”管理的全面實施后,配網停電計劃編制更科學、執行更規范。2017年岱山公司未發生重復停電事件,且配網停電計劃“五個零時差”管控合格率從89.2%提升至100%,停電計劃規范率指標值達到99.83%,配網調控管理規范率指標值達到99.97%,分別位列省公司第三、集團第一。
3結論
配網停電計劃“五個零時差”“四全”管理模式實施后,各部門工作職責明確,各專業間緊密配合,保障了停電檢修計劃工作各環節的無縫銜接和合理有序,提升了各部門的工作協同效率,減少了因停送電時間偏差引起的客戶投訴,改善了客戶用電體驗,提高了用戶滿意度。
參考文獻:
[1]王浩浩,管霖,吳熳紅.配電網可靠性評估中預安排停電的實用數學模型[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1,35(23):59-63.
[2]方志輝,姜潔,金敏,等.高可靠性海島配電網的探索與研究[J].浙江電力,2015,34(2):16-18.
[3]譚勇桂,吳琳,程偉華,等.配電網停電計劃優化排程關鍵技術研究與實現[J].供用電,2014,10(2):59-61.
作者:方志輝 邱喻 胡炯 單位:國網岱山縣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