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一環。大學生由于生活環境、學習方式、人際關系等諸多因素的變化,容易出現心理問題。作為高校教育管理的心理健康系統,在此基礎上要認真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努力為高校學生解疑答惑,積極發揮其重要作用,促進大學生的心靈成長。
[關鍵詞]
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教育管理;角色
一、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成才的基礎
戴爾•卡耐基認為,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們的學識和專業技術,而85%是靠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善于處理人際關系。關注心理健康已成為當今世界的大趨勢。然而,大學時期是人的心理與生理發展趨向于成熟的重要階段,在如此關鍵的時期,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與健康的心態顯得尤為重要。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高等學校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我國高校的教育理念是將大學生培養成具備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良品格,具有較強的心理調適能力的人。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勢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是高等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這一理念的支撐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統在大學生群體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二、大學生存在心理問題的表現
隨著社會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生活節奏的逐步加快,競爭變得更加激烈,而就大學階段來看,大學生們主要面臨著學習、生活、就業這三方面的壓力。目前,我國大學生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環境變遷。這一問題主要集中在剛進校的大一新生上。生活環境的變化,讓他們對陌生的城市產生消極、害怕的情緒,要適應周圍的變化則需要花費一段的時間,良好的生活環境對大學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同時,人際關系的變化也讓許多大學生難以適應,面對來自各地風格各異、特點各異的新同學,如何建立協調、和諧的人際關系則成為了讓他們的頭疼的問題,人際關系的交往對大學生的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當然這其中還包括對新的學習生活的適應,大學生的學習不同于初高中,初高中的學習多依賴于教師,而大學生的學習則主要表現在自主學習上面,這一學習方式的轉變讓許多學生難以適應。如何進行自我調適、如何適應外部環境問題,這些都是高校對大學新生所進行的第一課教育。面對這些問題,許多高校都進行了相應的主題教育活動以及相關的團體輔導培訓。以宿遷學院為例,在新生軍訓期間,心理健康中心會以“和諧班級,你我共創”為主題進行團體輔導培訓,這一活動使班級學生意識到班級群體是一個“家”,同學之間是彼此互幫互助的家人,學生們可以通過各種游戲得到放松,同時,在這一基礎上讓學生逐漸打開心扉,讓同學們和諧良好的相處。這一主題活動的開展為最終建設積極向上的班級群體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其次,人際關系。大二學生逐漸開始適應大學生活,在此基礎上,諸多問題層出不窮,而其中最為明顯的則是人際交往問題。隨著自己的個性特征逐步顯露出來,對于朋友的選擇,有了自己的取向,面對宿舍里、班級上性格各異的同學,同學們開始變得不適應或者不習慣,沖突會更加明顯,不利于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面對這一問題,高校會舉辦心理情景劇。從心理學的專業知識來看,心理情景劇是精神分析學派的一種治療方法,讓來訪者把自己的焦慮或者困惑用情景劇的方式表現出來,心理咨詢師在一旁進行點評,并借此對來訪者的心理問題進行指導治療,來訪者在咨詢師指導以后繼續表演情景劇,直到最終對自己的問題解決有所幫助。而高校中舉辦的心理情景劇,團體成員扮演日常生活問題情境中的角色,讓成員把平時壓抑的情緒通過表演得以釋放、解脫,同時,學習人際交往的技巧及獲得處理問題的靈感并加以練習。同學們通過舉辦心理情景劇,把生活中的事情搬上舞臺,敞開心扉,和同學們一起交流分享。這樣,心理情景劇為同學們的個性釋放提供平臺,臺上臺下可以進行互動、一起解決,使更多的同學從中得到啟發。同時團體輔導以及戶外拓展訓練,促進同學們能夠相互分擔、互相扶持,從而共同成長。再次,認識自我。大三階段的學生,已經強烈意識到“自我”,也注意到了自我的脆弱,因此產生出強烈的充實自我、發展自我的需求。有的同學在追求發展自我中顧此失彼,沒能達到期望的目標,產生了不良心理反應;有的同學在發展自我過程中,放大了自我弱勢、忽略了自我優勢,害怕暴露自己的弱點而采取防御機制,缺乏必要的社會支持,甚至產生了煩惱與恐懼不安等嚴重問題。由于現實自我和理想自我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學生會選擇采用極端的方式解決問題。作為學生的引路人,學院一般會選擇開展心理課堂、心理咨詢熱線又或是心理沙龍,讓同學們勇敢地面對自己的問題。對于學生的問題,心理健康教師也會相應地給予咨詢與治療,運用合理健康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最后,職業規劃。怎樣進行良好的職業規劃對于許多學生來說是困難的,往往無從下手。職業規劃對于大四學生而言就成為非常重要的一環。良好的職業規劃對于學生樹立良好的就業觀、世界觀、人生觀有著積極的引導作用。因此,在這一方面,學校要積極開設選修課,為同學們答疑解惑,將職業規劃作為一門課程提供給學生選擇,甚至在大二就提前開設此類課程,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自身、了解社會,為職業規劃的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一份優秀的職業規劃不僅需要有正確的認識,還需要教師的引導與評價。在這個問題上,高校要定期通過調查問卷、訪談等形式全面了解學生的需求,讓學生能夠建設適合自身發展的職業規劃體系,讓心理健康教育系統更加完善,同時也更好地為大學生提供服務,通過系統、完善的教育,讓學生了解自我,走向成功。
三、心理健康教育系統在大學教育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通過前文的描述,我們會發現這樣一個顯而易見的現象:每一個年級段的大學生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因而,高校的心理健康系統就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面對高校眾多的學生組織與學生社團,心理健康教育系統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存在,它以自己專業的理念參與著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所以,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系統在大學教育管理中的角色定位,我認為應當分為以下幾種:
(一)心理健康教育系統扮演引導者的角色
心理健康教育系統主要以教師和學生干部為主。面對大學生的心理困惑,我們往往會采取團體輔導和咨詢的方式進行,這就要求教師和學生干部必須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并對高校的心理工作制度、基本的咨詢方式有具體的了解。對于全國開展的“5•25”心理健康節,教師和學生可以以此為契機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心理健康系統承擔著本校的心理健康的重任,教師和學校則是主要的領導者,要善于利用各種主題日的活動來幫助學生們解疑答惑。通過問卷調查,我們發現,很多學生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系統并沒有深度的認識甚至不了解,這就提醒我們,要多開展相應的活動,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進來,主動咨詢,從而讓學生更加了解自己,學會幫助自己,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系統的作用。
(二)心理健康教育系統扮演朋友者的角色
高校的運行離不開各個學生組織之間的配合,如果說學生會是以行政工作為主,學生社團是以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為基本目標,那么心理健康教育系統則是以建設學生心靈工作為宗旨,同樣是他們學習生涯中的重要一環。良好的心理健康建設,可以讓學生快速適應學校,在大學這個平臺上提高自己、發展自己,為自己的未來奠定基礎。所以,在這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系統要學會將學生當作自己的朋友,讓他們能夠相信心理健康機構,信任心理健康的教師,從而讓學生們學會傾訴、學會傾聽、學會減壓、學會交往,這些都離不開心理健康教育系統的幫助。因此,想讓學生能夠健康地發展自己、學會規劃職業生涯,那么我們就需要將每一個來尋求幫助的人當作是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家人一樣呵護,并在此基礎上提供合理的建議。
(三)心理健康教育系統扮演管理者的角色
心理健康教育系統作為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一環,對于學生的教育管理也是其中的工作項目之一。例如開學的新生講座、畢業生的職業規劃等活動,其中都有心理教育工作者的身影。因此,在這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系統要充分發揮好管理者的角色,引導學生、幫助學生,積極舉辦相關活動,引領學生的成長,讓學生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成長生涯中的關鍵作用。以宿遷學院為例,在開學之初,我校會讓學生做問卷調查,深入了解大一新生對于新生活的適應程度如何,這一做法能夠充分地幫助輔導員認識、了解自己的學生,為教師了解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通過專業的數據分析,輔導員可以清楚地看見自己的學生會有哪些困惑、哪些難題,這對于學生日后的成長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優秀的管理方式可以讓大學生更好地適應學習生涯,更好地樹立自己的目標,確立自己的地位,這些認識對于大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四、結語
心理健康教育系統是學校管理工作中關鍵的一個環節,優秀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統可以幫助學生的成長,讓學生生活在和諧健康的氛圍中。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系統必須充分發揮在大學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正確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系統。希望以此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與生活品質,幫助他們健康成長,促使他們日后成為一個具備高素質與好心態的人才,這才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標。
作者:張劍宇 華夏 劉翠英 單位:宿遷學院文理學院
【參考文獻】
[1]桂世權,魏青,陳理宣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四川: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
[2]劉桂芬,甘紅纓,李志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
[3]王曉剛.大學生心理健康[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4]吳繼霞,黃辛隱.大學生心理健康學[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7.
[5]馬瑩.大學生心理衛生與咨詢[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