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大學教育管理問題與應對方式,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由于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高等院校競爭力也不斷增強,但大學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仍然是顯著的。主要有以下三點:一是高校資源利用率不高,人才培養模式陳舊,專業建設水平低;二是人力管理不到位,造成人力資源浪費;三是根本的管理理念不清晰,沒有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本文將就存在的問題而提出相應的應對方式,促進高校建立科學高效發展方式。
關鍵詞:
大學教育管理;問題;應對方式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產業結構的調整,改革的不斷深化,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大學教育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不斷凸顯,在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中有著重要角色。但是當前的大學最為重要的教育管理體制存在著很多問題,本文在摘要中已經提及。本文將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以下應對方案。
一、提高高校資源利用率,推陳出新人才培養模式
近年來大學的合并和重組是一個較熱門的詞,尤其是在二流高校中。但是專業雜亂,專業的層次參差不齊,造成大學培養的人才也是差距很大,使得很多大學生學到的東西和社會需求脫節。學校資源利用率低,沒有發揮出各個學校具有的優勢方面。國家對高校政策的放寬,高校之間的競爭顯然愈演愈烈。如果學校的綜合實力不是很強,顯然創辦具有辦學特色的專業是高校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重要發力點。這種具有特色專業的院校也是深得社會的認可。因此,大學教育管理應該不斷深化專業結構,根據自身的優勢,重點組織自己的優勢專業。同時,不斷的對已有專業進行調整,使得優勢專業和專業人才優先發展。優勢專業的發展和優化,意在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提升能力,為社會提供優秀的人才。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可為學生設置彈性學習模式。根據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在課程要求,教學方式上等做出適應不同學生的方案,使得每個學生都可以深層次的挖掘自身的潛能。
二、引進吸收科學管理體制
當前,大學中大都存在著人力等資源分配不合理,甚至是浪費的現象。很多空職,虛職、因人設崗現象造成了學校資源的嚴重浪費。另外,在很多中級管理人員仍然擔任教學任務學校管理任務,這使得大學的教育水平和質量難以保障,同時學校的管理也難以科學有效的進行。甚至一些大學中,中層干部自己是自己的教學監督人,這是對教育的不負責任,是教學資源的不合理分配的體現。
1.大學的管理要建立嚴格規范的管理體制,使得決策權、執行力,和監督三個方面相互聯系也要各自分立。可以由有關專家和專門的委員會組成決策層面;由大學的中層管理部門組成執行層面;學校全體教職員、學生、社會相關人員等眾多團體可以組成的監督結構。在這種三種的管理體制完善的基礎上才能使大學在教育管理體制上更加合理、有力、到位。
2.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力。有一定學術能力的優秀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在各項實踐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實踐和管理能力,自身在學生中,對學生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等方面比較了解。沒有碩士、博士授予點的學校也可以設置高年級輔導低年級的導員職務,在有碩士、博士點的學校設置碩士帶本科生,博士輔導碩士的導員職務。通過這種工作形式,不但為學生實踐創造更好的學校平臺,有利于對兼職輔導員學生的工作實踐能力的提升,而且能夠降低學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成本,提高學校的管理效率。
3.提高教育管理人才隊伍專業水平。在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的背景下,高素質的教育管理人才需求量也是日益增加。因此眾多大學迫切的需求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高校教育管理人才隊伍。從理論上來說,高校需要借鑒發達國家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經驗,以及新模式、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等創新之處作為自己的理論基礎。同時還要結合我國具以及各個高校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地創造性地發展適合自身教育管理理論。從實踐角度來說,高校教育管理隊伍應該擁有一支教育管理培訓隊伍,可以我國經濟、社會形式、以及學生發展特點設計科學合理的培訓內容和培訓形式,使得教育管理者隊伍的實踐能力、實踐經驗等得到提升。按個人角度來看,教育管理者個人應該不斷學習教育管理理論知識,積極總結自身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經驗,謙虛的向優秀的教育管理者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等,也要結合個人的特點,建立適合自身的工作方法,使自身教育管理工作水平不斷提高,不斷專業化。
三、秉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管理本身是一門藝術,如果教育的管理者與被管理者本身是對峙、沖突的,如果教育管理者只是認為自己只是負責頒布、發號施令的,而教師和學生則是無條件的服從的,產生的惡果將是危及整個學校的建設以及師生的正常利益得不到根本性的實現。這樣的管理下培養復合型人才的期望更是無從談起。大學教育管理應該是以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師生的發展為根本目標的。因此,大學教育管理改革必須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把“以人為本”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管理理念,體現的是學校管理的先進性,表達的是在管理過程中對所有人的尊重。只有建立不斷促進師生的自我實現為目的的現代大學教育管理理念才能實現充分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管理過程中,只有從以人為本的理念出發,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教師和學生的工作、學習的熱情,最大程度的實現知識的創新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保障大學教育管理的活力、生命力。因此這要求大學教育的管理者在制度設計時,應考慮到給學生留出充分的自主選擇的學習空間,讓學生的興趣愛好得到更好的發展。
總而言之,伴隨著社會產業結構的調整,改革的不斷深化,大學擁有越來越多的自主權,要實現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促進以教師和學生作為主體的校園得到長遠發展,必然要不斷的深化教育管理改革。高校改革中必然要充分秉持以人為本的管理制度理念,需要不斷逐漸的完善大學內部的科學高效的管理體制,積極學習、引進、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式,才能為社會發展,人才強盛做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黨文婷 單位:吉林大學珠海學院
參考文獻:
[1]曹晶.當前高校學生工作面臨的新問題與應對方法[J].文教資料,2013,(21):121-1224.
[2]李若彬.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學園,2014,(22):34-35.
[3]楊麗媛.高校教育管理的問題解讀與對策探究[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3,23(6):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