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校學生黨員服務教育管理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入黨動機有待端正。
當前,高校在發展黨員的過程中,沒有把學生“是否有堅定的政治立場”這個問題放在首要位置,導致學生入黨動機不端正現象越演越烈,有的學生入黨,是為了給就業打好政治基礎,有的是享受名譽上的稱呼,有的是隨波逐流,有的是受家人、親朋好友等的教導而被動入黨,這些現象的存在和擴散,要求高校必須要把好“入口關”,把真正有堅定政治信念和道德品行的優秀人才吸引到黨的隊伍中來。
2.黨員的教育培訓機制有待強化。
據統計,截至2012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達8512.7萬人,其中學生290.5萬人,絕大多數為在校大學生,這些數據表明各高校對黨員的發展工作非常重視。然而,在對發展工作抓得較嚴的情況下,對黨員的教育培訓卻顯得投入不足,出現“重發展,輕教育”的現象。為了避免此現象的蔓延,高校應當對黨員或準黨員,在理論知識、政策方針、環境局勢、道德品質、理想信念、先鋒表率、奉獻精神、綜合能力等方面加以強化,使學生黨員具備良好的黨性修養,堅持作為一名合格黨員的標準,不斷內化其為對自我的約束,努力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合格者和可靠接班人。
3.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的干部隊伍素質有待提高。
高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的管理干部隊伍是推動高校黨建工作的核心力量,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重要保障。高校加強黨建工作,需要著重培養一批學生黨建工作的人才隊伍。當前,負責高校黨建具體事務工作的多為輔導員,根據輔導員設置的現實情況看,輔導員隊伍結構年輕化且流動較快,工作任務雜而多,經驗水平淺而少,嚴重影響了高校黨建工作的實效進展。因此,高校在對黨建工作干部選拔和任用方面應當加大重視程度,堅持選拔黨性素質高、道德品德好、綜合能力強、熱心于黨務工作的優秀黨員教師或學生到管理隊伍中來,通過提高整個隊伍建設工作,從管理和服務的核心因素推動高校黨員教育工作,切實實現學生黨員的塑造和培養任務。
二、加強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學生黨員“三觀”的塑造。
大學是人生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階段,也是價值信念形成的關鍵時期。高校加強學生黨員的選拔、培訓、教育、管理和引導,用堅定的政治態度、嚴密的思維邏輯、崇高的遠景意識,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大學生黨員在今后的人生道路具備獨立、篤定、自信的人生態度具有深刻的影響,也對黨和國家培育優秀人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有利于保持黨的先進性。
一直以來,中國共產黨始終用艱苦奮斗的作風和敢于創新的思想屹立于世界,贏得了世人的普遍認可和贊揚。高校發展、培養和教育學生黨員是保證黨后繼有人的重要渠道,是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堅定力量,在大學期間,黨組織對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服務工作要始終將黨的先進性教育放在核心位置,引導學生黨員樹立先進意識、實踐先進行為、履行先進職責,將黨員的先進性深深地扎根在學生的心中,引導和帶領廣大學生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樹立堅定的愛國主義精神,真正將黨的先進性輻射到校園的每個角落和社會大環境當中。
3.有利于高校實現“中國夢”的宣傳教育。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國幾代人的夙愿和夢想。高校是“中國夢”宣傳的主要陣地,大學生又是實現“中國夢”的中堅力量,大學生黨員理所當然是高校營造濃厚“中國夢”氛圍的主力軍,學生黨員在接受黨組織教育和培訓的過程中,應當將“中國夢”與“學子夢”、“未來夢”、“個人夢”結合起來,在校園內,在課堂上,在學生中間,努力地傳播“中國夢”理念,幫助高校和黨在大學生中宣傳和教育“中國夢”的核心思想,使廣大學生自覺踐行中國夢,為實現國家的民主、富強、文明而共同努力、不懈奮斗。
三、加強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的實踐探索
1.加強黨員發展機制和培育機制的協調統一。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全球化思潮帶給現在高校的“90后”大學生的直觀影響體現在他們的入黨動機呈現多元化、復雜化的特點。可將其入黨動機歸納為四種類型“:理想型”、“榮譽型”、“從眾型”和“功利型”,可見,端正入黨動機已成為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緊迫任務。因此,高校在發展入黨積極分子的前期,應當大力開展“黨性教育”和“政治信念”方面的教育工作,把好“入口關”,始終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堅持成熟一個便發展一個的原則。同時,大力加強后續教育培育機制,通過愛國精神、歷史事件、杰出人物、社會實踐、主題演講、經驗交流等形式,使大學生黨員真正樹立黨員意識,認識黨員職責,自覺履行黨員的權利與義務。
2.創新黨員教育管理模式,提高黨員的模范作用。
高校的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發展前和支部生活中,從而導致宣傳教育面窄,內容不豐富,感染力和凝聚力不強。高校黨組織應當努力創新對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不僅要延續傳統的發展前教育和支部民主生活會,還應當將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融合到班級中,學生黨員通過在班級中擔任一定職務和從事某項服務性工作,鍛煉及提高能力水平;融合到社區,鼓勵學生黨員到宿舍區開展扶助、輔導、愛心等工作,踐行黨員的先鋒作用;融合到社團,在目前實現的社團建團的基礎上,加大“黨建帶團建”的力度,讓黨員在社團中鍛煉和實踐;融合到社會,大學承擔著服務社會的職責,大學生黨員應主動將黨員的先進性輻射到社會中,開展愛心支教、愛心奉獻、愛心捐助等公益性活動;融合到網絡,網絡時代在高校中體現得淋漓盡致,“90后”的大學生時刻與網絡為伴,網絡的影響程度在某些時刻比傳統的教育手段更具滲透力,大學生黨員要學會運用網絡配合高校黨組織開展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引導、教育工作,使網絡成為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陣地。
3.加強黨建隊伍綜合水平,切實規范教育管理方式。
不論是出于何種工作崗位的員工,如果其不具備良好的思想意識和工作素質,那么他所負責的工作就不能得到有效開展,嚴重時甚至還會影響整個工作組織的工作效率。黨建管理隊伍的水平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會直接影響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高、思想作風好、求真務實的黨建隊伍,對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高校在選拔和任用黨建干部隊伍的過程中,除了可以選聘優秀的教師隊伍外,還可以選擇品學兼優的研究生和高年級學生黨員來擔任;對于年輕的、沒有黨建工作經驗的教師和學生,可以聘請離、退休教師或黨內領導干部給予專門的培訓指導;采用校級黨校和院級黨校、團體輔導和個別輔導相結合的方式,不斷提高黨建管理干部隊伍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定期組織黨建隊伍到校外和省外高校、企業、基層等進行交流學習,擴展思路,增長見識,創新工作方式方法。通過以上的方式,形成聯動機制,提高黨建干部隊伍綜合素養,并使高校黨建工作實現新的突破并得到新的發展。高校大學生黨員是學生中的先進分子,在學生中應當努力做到思想先進、行為先進且敢于先進。黨必須始終保持先進性及持續擁有堅實的群眾基礎。高校重視并加強對學生黨員的管理與教育,能夠促進黨實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目標;能夠幫助學生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塑造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能夠培養學生提升綜合素質和搭建完善人格品質所需要的平臺及空間。同時,這也是學校黨建工作和實現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課題。
作者:令狐歡歡 單位:昆明理工大學冶金與能源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