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校體育教育管理創新途徑淺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法、問卷調查法、實地觀察法、專家訪談法、數理統計法、邏輯分析法等對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認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管理在課程體系建設與完善、教育思想與理念的形成、師德師風建設以及線上教學方法與手段調度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也存在管理理論因循守舊、管理職責不夠明確、管理內容不夠清晰、管理方法略顯陳舊、管理策略智慧化程度不足等是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與不足。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轉換思想更新管理理論、管理職責明晰化、管理內容精準化、管理方法科學化、管理策略智慧化等多元創新途徑。建議高校體育教育決策者和相關管理人員能夠充分繼承發揚理論指導實踐的原則,將國家方針政策與學校實際緊密結合,強化認同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積極努力促進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管理的不斷進步,實現各種管理模式、方法與策略的生根發芽與落地變現。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育管理;創新;途徑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國家繁榮富強和民族團結穩定的根本保證,是國家人才成長和培養的重要方法與手段。教育包含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等諸多主體內容,體育教育在整個教育事業中承擔著有效提升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身體質量健康狀況和綜合素質的重要使命,是整個教育事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體育教育,尤其是高校體育教育,直接關乎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與規格,關乎高校的生存與發展。在眾多事務快速有序向前發展過程中,管理是提升效率最為直接的方法與手段。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管理,事關高校體育目標的達成。管理創新又是實現管理功能優化與合理化的重要途徑。因此,對現有的管理模式進行經驗總結,剖析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提出創新驅動的方法與構想,對于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改革與發展具有實質性的指導與建設意義。
1、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管理取得的成效
改革開放以來,在國家教育部門的大力支持與鼓勵之下,我國高校體育教育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與發展。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在人本主義教育理論指導下,課程改革與建設取得了日新月異的發展,快樂體育和終身體育的體育教育思潮逐漸在學校體育改革與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成為高校師生普遍的價值追求。隨著體育教師專業的發展、思想觀念的更新與教育教學能力的發展,我國高校學生也由之前的喜歡體育但不喜歡體育課的消極被動學習狀態,逐漸消除對體育教師的抵觸情緒,轉而評價體育課堂生動形象,體育教師幽默風趣額,是健康與智慧的化身等諸多優良評價,充分證明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的長足進步。此外,我國高校體育教育還在校內外體育競賽活動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突出起來的肺炎疫情,也有效促進和滋生了線上體育教育的開展。總之,當前我國高校體育管理在理論與實踐方面均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就,為我國教育事業的整體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在實踐中,受體育專業特點、教師專業能力與水平、管理者思維意識與偏見等方面的影響,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管理也存在較大程度的局限性,需要與時俱進,積極進取,嚴格按照黨的方針政策和教育行動要求,積極主動進行管理創新,才能正確有效地實現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的全面發展與進步。
2、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管理主要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高校體育教育管理是錯綜復雜的過程,既是因為管理主體與要素的復雜性與多邊形,更是由于管理過程中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因此,為更進一步充分促進高校體育教育管理的有效創新,必須深挖當前高校體育教育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才能對癥下藥,提供相應的發展方法與策略。為此,我們通過專家訪談、實地觀察等方式,對當前高校體育教育管理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邏輯分析與羅列,主要變現在5個大的方面:管理理論因循守舊、管理職責不夠明確、管理內容不夠清晰、管理方法略顯陳舊、管理策略智慧化程度不足。對此,我們將逐一進行分析與論述,旨在對高校體育教育管理的過程有著更為深入更為細致的認識,使方法與策略的確立能夠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2.1、管理理論因循守舊
理論密切聯系實際,時刻用先進的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是馬克思主義和共產黨人一貫的工作作風與要求。對于高校體育教育管理理論而言,某種程度上管理理論的先進性與整體水平就決定了管理能力的高下與管理效率的整體格調。因此,對于管理理論的學習與基礎的夯實,是管理決策者與執行者的智慧之舉,是事倍功半的謀略行動。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須利其器”,理論武裝便是高校體育教育管理過程中的“設備更新”環節和階段。高校體育教育管理理論包含指導理論、基礎理論和相關理論三個方面的內容。指導理論起直接的指導作用,基礎理論和相關理論是指導理論的重要補充。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管理理論指導過于陳舊,受傳統計劃經濟發展觀念的影響,管理者和決策者的理論學習與進步局限于對國家方針政策的機械記憶、理解和宣讀,缺乏二次加工深入細致研究的過程,也缺乏對理論研究的創新與突破。究其原因,因為老一輩體育工作者受教育素質和文化水平的局限性影響,缺乏對不斷發展變化的新型事務的應對能力。如今,眾多70后、80后高職稱高學歷管理人才已經陸續投入高校體育教育管理實踐中來,他們已經掌握了扎實的基礎理論和相關理論,只需要對指導理論進行深入學習和加工,理論儲備便能充分指導管理工作實際。因此,在全新的教育理念影響下,管理者和決策者應該對管理理論內容進行更新換代。與此同時,隨著通訊網絡設備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理論更新的速度日新月異,理論學習的方法今非昔比。因此,管理者和決策者應該充分注重理論學習的方法與手段,與時俱進,積極進取。
2.2、管理職責不夠明確
管理職責是工商管理和行政管理運用較多的詞匯,人們甚至認為管理職責是否清晰是關系到各項工商和行政管理能夠實現的頭等重大事情。近年來,在教育管理中,管理職責也逐漸被剝離和分化出來,成為教育管理重要的內容和環節。長期以來,由于高校體育教育在整個高校教育過程中的地位沒有根本確立,體育教育的特殊作用沒有得到穩定發揮,高校體育教育管理處于消極被動的狀態,體育教育工作到底是由體育部門專門人才來管理,還是學校分管領導進行實質性管理,還是學校領導通過學校體育委員為對整個體育教育工作進行分門別類的領導與管理,至今在相關領域仍然存在諸多爭論與誤區。體育教育管理“踢球”現象在諸多高校時有發生,教務處和分管校領導從校級層面將“皮球”踢向體育工作部,而體育工作部認為學校體育教育管理如校園路跑、體育大課間等,均需要學校安保、教務、醫療衛生等多部門的協同工作,單憑體育一己之力無法完成艱巨復雜的管理任務。長此以往,體育教育管理被當成責任和負擔在各個職能部門之間推來推去,美能做到責任明確,管理效率大大降低。在實踐工作中,不論是學校層面統籌規范體育教育管理,還是學校層面指定體育部門管理體育教育事務,由其他部門積極協同配合,均屬于工作方法與策略的問題。只要明確了體育教育工作管理的主體責任人,管理效率的提升便不是特別艱難的事情。
2.3、管理內容不夠清晰
在高校體育教育管理實踐過程中,管理內容的清晰程度直接決定管理質量和水平的整體提升程度。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關于管理內容的明確規定與細化,為體育教育管理有效提供了認識論與方法論層面的借鑒,可以廣泛加以參考和借鑒。但是,在借鑒過程中應該充分清楚體育教育管理與其他管理事務的本質差別。體育教育管理的核心內容是體育活動過程,因為有身體運動的參與與控制,使體育教育內容的明確與控制相對更加精細化復雜化。在體育教育管理實踐中,管理和決策者除了嚴格按照教育管理的方法與手段確立管理內容,還應該嚴格按照運動技能形成規律、體育運動參與規律、體育的本質與目標、學校體育功效的實現等方面的特殊要求確立體育教育管理的內容,而后逐漸進行板塊和條例的劃分,細化到課程設置與教學監督、課內外體育活動風險等級劃分與控制、課外運動訓練和競賽體系的建立與均衡發展等管理內容的確立與區分。
2.4、管理方法略顯陳舊
高校傳統的體育教育管理模式,過分依賴教育行政統一命令一個模式搞一刀切,管理者、領導者、決策者通常是一個人所為,對于體育教育管理事務有較大的支配權力和空間。在此背景下,管理方法必定走向單一和獨斷專橫,表現出過分利用管理權力對管理事務和相關管理對象的發號施令與行為控制和約束,不利于管理事務的良性發展和管理對象工作熱忱的發揮,也不利于最重要的管理對象學生群體體育活動過程中運動參與以及身心健康既定目標的達成與實現。為此,應該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牢籠,調整領導決策者和管理執行者的思維意識和習慣,轉換管理理念,由管理向服務和治理轉變,牢固樹立管理者的服務意識,而非硬性地統治、控制和發號施令。在實際管理過程中,應該充分調動各種因素,運用各種切實可行的管理方法,促進管理對象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發揮,促進管理目標的達成與實現。
2.5、管理策略智慧化程度不足
管理包含人財物和時間空間信息等諸多要素,并且管理是一個從信息輸入到信息加工處理再到信息輸出的封閉過程。無論是對于管理要素施加影響,還是對于管理過程施加控制,都需要個人和集體智慧的融入。因此,在高校體育教育管理過程中,為使管理對象對于體育教育的發展與運行規律有明確的了解,并且能夠積極主動投身于高校體育教育建設與發展中去,要求管理決策者和執行者充分發揮智慧,才能充分調動管理對象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因此,對于高校體育教育管理決策者和執行者而言,必須有高度敏感的神經,高度警覺的思維意識和習慣,較強的自我反思能力,并且能夠對體育教育管理發展變革與前沿有敏銳的捕捉能力,才能促進管理效用的最佳化實現。
3、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管理創新的途徑
根據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對癥下藥,一一對應,就有管理理論更新、管理職責明晰化、管理內容精準化、管理方法科學化、管理策略智慧化等方面的具體發展路徑。
3.1、管理理論更新
對于理論更新的高度關注和重視,是黨和國家發展以及治國要領的時間經驗總結。理論更新也是經濟文化社會諸事務快速有序向前發展的重要前提與保障。高校體育教育管理決策者和管理者應該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積極進取,與時俱進,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導理論、教學學和體育學基礎理論以及人文社會學科和自然學科相關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方能在錯綜復雜的高校體育教育管理中做到“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3.2、管理職責明晰化
管理過程中責權利的分化與細化,是管理效率提升的重要前提,不僅公共管理和經濟文化社會諸事務管理如此,教育管理也是如此。在高校體育教育管理過程中,管理決策者和執行者應該將管理分工和職責明晰化作為管理的重要內容與抓手,盡量避免過渡環節和中間環節的責權利不清晰不明確,有效防止管理對象打擦邊球思想與不良作風的滋生,管理者和管理對象均應該梳理責任意識和擔當風范,方能形成團結協作和良性競爭的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管理團隊,創造最佳的管理效率和奇跡。
3.3、管理內容精準化
對于管理內容的精準化處理,既是認識論層面的要求,更是方法論層面的重要舉措。在高校體育教育管理過程中,為使管理內容盡可能的精準化,必須統一管理思想,確立普遍的管理原則、方法與策略,“頭腦風暴”和“個人英雄主義”均將導致對于高校體育教育管理的極端危害,必須堅決予以抵制和剝離。在對管理內容進行精準化處理的過程中,應該堅持群智群策的原則,充分調動所有對象參與管理的積極性與熱忱,向時間要真知,向空間要效率。
3.4、管理方法科學化
按照管理學的基本原理,管理方法是指用來實現管理目的而運用的手段、方式、途徑和程序等的總稱。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行政方法、經濟方法、法律方法和教育方法。而管理的教育方法是指組織根據一定目的和要求,對被管理者進行有針對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啟發其思想覺悟,以便自覺地根據組織目標去調節各自行為的管理方法。鑒于教育管理的突出特征,也鑒于高校體育教育管理在整個高校教育管理和高校發展重的突出作用,在高校體育教育管理實踐中,應該充分運用人本管理、科學管理、目標管理、系統管理等管理方法,通過討論、協調的方式,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等手段,使高校體育教育管理時刻朝著科學化和有序化的方向發展。
3.5、管理策略智慧化
當前,黨和國家大力提倡經濟文化社會諸多事務智慧化發展。我國經濟文化社會從勞動力密集型向資源和科技密集型的發展,便是智慧化發展的重要標志與成就。教育事業的本質目標就是培養國家經濟文化社會傳承和發展綜合人才,因此,在教育管理決策過程中,對其進行智慧化轉型升級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鑒于高校體育教學的靈活性與重要性,在管理實踐中,應該充分吸收各種管理模式的優點,充分運用“合攏式管理”、“抽屜式管理”、“一分鐘管理”等策略,使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管理朝著系統化、科學化、民主化和標準化的方向不斷邁進,早日實現高校體育教育管理的既定目標。
4、結束語
改革開放至今,在教育部門和體育行政部門的積極領導與政策支持下,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管理在課程體系建設與完善、教育思想與理念的形成、師德師風建設以及線上教學方法與手段調度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也存在管理理論因循守舊、管理職責不夠明確、管理內容不夠清晰、管理方法略顯陳舊、管理策略智慧化程度不足等是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與不足。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轉換思想更新管理理論、管理職責明晰化、管理內容精準化、管理方法科學化、管理策略智慧化等多元創新途徑。建議高校體育教育決策者和相關管理人員能夠充分繼承發揚理論指導實踐的原則,將國家方針政策與學校實際緊密結合,強化認同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積極努力促進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管理的不斷進步,實現各種管理模式、方法與策略的生根發芽與落地變現。
作者:何鑫 單位:廣西警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