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職院校教育管理模式創新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高校教育管理水平直接影響著學校的辦學質量,應該引起教育管理者的高度重視。文章從我國高職院校的教育管理現狀入手,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探索基于人才培養的高職院校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創新的途徑。
關鍵詞:高職院校;教育管理;人才培養;改革;創新;辦學質量
教育管理就是在教育過程中通過多種手段或途徑對現有的教育資源進行規劃與整合,而學校教育管理的水平直接影響著學校的辦學質量,影響著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在高職教育蓬勃發展的今天,研究高職院校的教育管理模式能夠有效提升高職院校的辦學效果和社會服務水平,對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一、高職院校教育管理現狀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國的高職教育事業蓬勃發展,規模不斷擴大,高職院校的數量達到普通高校數量的一半以上。高職教育能夠為社會提供大量符合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獲得了國家的大力扶持。縱觀我國高職教育事業發展壯大的幾十年歷史可以看出,高職教育在不斷探索前進,形成了基本符合中國國情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職教育管理模式。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傳統的高職教育管理模式暴露出許多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職院校自身的發展,也阻礙了高職教育事業的發展步伐。面對新時代,高職教育者應該不斷反思如何改革傳統的高職教育管理模式,提升高職教育管理效率,為社會培養更多符合經濟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技能人才。
二、高職院校教育管理問題分析
1.教育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高職院校教育管理關注點主要落在專業發展上,在專業建設上大量投入,卻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和教師的關注與引導。此外,教育管理人員安于現狀,簡單沿用傳統的“家長制”教育管理模式,沒有認識到教育管理理念對學校發展的重要影響,對豐富教育管理專業知識、提高教育管理專業技能重視不足。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教育管理模式無法滿足當前社會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要求,影響了高職教育的改革和發展。
2.教育管理體制僵化,缺乏時代適應性
為適應社會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高職教育事業發展迅速,高職院校數量不斷增加,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很多院校每年都會增加新專業和新班級。然而,由于發展過快,很多高職院校未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教育體制,管理機制也沿襲僵化的傳統模式,強調統一管理,缺乏彈性,無法適應新時代的要求,教育管理整體效率低下。
3.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重視不夠
在教學中,大部分高職院校更關注對學生專業知識的傳授和專業技能的指導,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卻重視不夠。如果學校僅關注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忽視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就難以使學生進入社會后能夠滿足企業對人才的現實需求。
4.缺乏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從教育管理現狀來看,很多高職院校不重視對學生生活上的關懷和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了解。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高職院校學生面臨的問題也越加復雜,且他們閱歷尚淺,在心理上比較敏感,思維比較活躍,具有獨立自主的意識,然而又缺乏獨立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所以,高職院校管理者要關心學生的生活狀況,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和幫助。
三、高職院校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創新的途徑
1.堅持“以生為本”,創新管理理念
為提高教學質量,切合社會需求,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要轉變思想,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一心一意服務學生,對學生的主體地位及自我價值給予肯定、尊重。學校應根據學生成長規律系統制定各項規章制度,活躍學校氛圍,激發學生熱情。創新管理理念,轉變教育管理思維,對更科學有效地培養學生意義重大。同時,學校應該對學生積極認可,給予學生充分肯定,堅信他們會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這樣才能編制出符合學生成長規律的管理制度和具體規則。教師必須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全心全意地服務學生。班主任、輔導員要經常與學生溝通,平等交流,以誠相待。盡力滿足學生的需要,尊重學生的權益并不是發現學生有問題時不講原則地遷就,而是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與其進行深入溝通,有理有據,幫助其了解自己的問題所在。高職學生青春年少,朝氣蓬勃,但社會閱歷尚淺,心理不夠成熟,缺乏自我約束力,容易跟風。所以,學校對他們的管理應做到恩威并施,張弛有度。當發現有學生不遵守校規校紀時,不可簡單粗暴地訓斥,要在充分維護學生尊嚴的基礎上平心靜氣地處理。學校應盡量為學生營造自由、快樂的學習生活環境,并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和引導。教師要切實了解學生遇到的實際問題,通過引導、啟發,促進學生健康發展,使其成長為適應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2.提高教育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高職院校的教育管理人員作為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執行者,其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直接影響著高職院校的教育管理質量。因此,學校要重視對教育管理人員的系統培訓,科學有效地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學校要對教育管理人員進行觀念的革新,幫助他們樹立為學校教學和廣大師生服務的意識。同時,要加強對其實踐能力的培養,讓他們多進行校際之間的交流與學習,努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營造和諧、健康的教育管理氛圍。這樣,才能提高學校的教育管理服務質量。
3.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育管理效率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代社會,高職院校要積極運用信息技術提高教育管理效率,進而不斷完善教育管理體制。學校應該從自身實際出發,利用大數據技術、互聯網技術等構建教育管理系統,高效開展學生檔案管理、課程安排、學分審查等工作。在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多媒體技術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和互動性,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吸收。同時,學校應積極利用現代虛擬技術構建課外實訓平臺,通過共享平臺擴展課堂教學內容,有效輔助課堂教學。
4.嘗試以賽促學,采取學賽結合的教學模式
為了與企業崗位需求做到無縫對接,增強技能培養的時效性,使學生能順利走上工作崗位,高職院校應積極帶領學生參加學科技能競賽。學校在教學中可以嘗試將競賽放在重要的位置,通過科學而合理的競賽來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以賽促學,既可以是校內的技能大賽,也可以是區域性甚至全國性的技能大賽。學校要盡可能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競賽活動中,讓學生在競賽活動中大幅度提升專業實力及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組織能力等。另外,讓學生參加技能大賽還能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擴大學校的社會影響力,并能促使教師在指導學生參賽的過程中切實提高專業水平和實踐技能,進而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
5.積極探索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
在教育體制改革中,校企合作是改善教學條件、優化教學效果的新路徑,是一種良好的人才培養模式。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學生能提前了解企業需求,切實感受工作氛圍,積累實戰經驗,激發對專業技能學習的熱情,切實提升綜合素質。同時,專業教師能及時了解企業崗位及人才需求相關信息,為今后的專業定位和人才培養方向提供參考。另外,企業能了解學校的實際教學情況,能夠對學生進行定向培養,為后期的人才聘用提供便利。
參考文獻:
[1]林藝凌.高職院校教育管理體制創新探析[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8(12).
[2]許旭丹.高職教育管理創新模式及應用實踐探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09).
[3]徐蕾.基于生態思維視域下高職院校創新型人才培養[D].東華理工大學,2016.
[4]袁媛.基于人才培養的高職教育管理現狀與對策研究[J].成才之路,2016(11).
作者:秦華 單位:浙江金融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