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問題及對策,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研究生的規模愈加龐大,高校在研究生教育管理和培養質量方面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取決于教育管理的優劣,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基于此,論文對研究生的特點進行了闡述,并且針對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對策。
【關鍵詞】研究生;教育管理;問題;對策
1引言
近年來,全國碩士研究生報考隊伍人數逐年增加(見表1),隨之而來的是錄取人數也相應增加。從教育部公布的數據來看,2019年全國考研報名人數達到了史無前例的290萬人,比2018年考研人數增加了52萬人,增幅達到了21.8%,考研增加人數和增長率均為近年來最高。2015至2018年,我國高校的研究生錄取人數由57萬人升至76.25萬人,增長了近19.25萬人,增長幅度超過30%。
2研究生的特點
①年齡比本科大學生普遍偏大,思想相對成熟。從大學時代開始,學生的思想逐漸成熟,與老師和同學之間的關系處理已經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方式。相較于本科生,研究生的思想更為成熟,其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希望與教師的對話是平等的[1]。②研究生相對本科大學生來說對自我要求較高,讀研目標明確。我國報考研究生大致分為兩類:一是大學本科畢業就業競爭激烈,選擇繼續深造考研;二是工作壓力大,選擇考研提升自身能力。因此,選擇考研的學生是對自身有一定的生活定位和期望值。③集體意識差,對集體依賴性小。研究生課程靈活自由,學生本身又有比較強的學習能力,大部分時間都放在自己的科研項目上,集體意識淡薄,過于看重個人得失,價值觀念逐漸轉變,組織觀念較差,合作精神缺乏,對集體依賴性小。④有一定的社會認知,交流相對較少。研究生通過前置學歷的鍛煉,已經具有了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他人幫助較少,社交范圍較小。除此之外,研究生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具有獨立的思想,平時與輔導員和家長的有效交流也相對較少。
3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3.1輔導員威信不高,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人員配置不合理
研究生經過之前的學習或者工作,能夠全面、獨立、靈活地解決問題,其思想更加成熟,特別是現階段的學生,每個學生都個性鮮明,在和老師的溝通中也多是希望是站在平等的立場上。目前,多數高校輔導員也趨于年輕化,基本和研究生處于同一個年齡段,對工作缺乏經驗,處理問題的能力有待提高,且專業知識積累不充分,這就導致輔導員在研究生心目中的威信不高。大多數研究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把科研擺在首位,對思想政治理論的學習過于疏忽,過度地關注科研,忽視時事政策,人才培養素質不高。指出,“我國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在我國的高校中,大部分研究生輔導員是兼職輔導員,有些學校可能還是新入職的教師第一年來作輔導員,這無形中就使學校難以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研究生輔導員配置的不合理,使思政教育無法貫穿研究生教育的全過程。
3.2導師隊伍建設存在不足,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
研究生入學后,導師是研究生整個學習過程的引導者,從入學對學生的培養定位,學術科研引導,到最后畢業論文的撰寫指導,導師貫穿于整個過程。近年來,隨著研究生數量的增加,部分高校導師隊伍建設水平較低,從而導致導師對學生的管理渙散。一些高校對導師科研要求高,研究生導師壓力大,平時對研究生的管理投入精力不夠,不能與學生及時溝通交流,無法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
3.3教學模式單一,缺乏合理的培養方式
我國高校普遍存在研究生教學模式單一的問題,如課程內容無法反應新技術,無法將網絡技術和教學內容相結合,教學過程中導師和研究生的交流互動少,對就業信息滲透不夠。因此,學生對本專業的行業前景了解不夠,感覺學無所用,從而導致學生對就業狀況不了解,出現就業難,降低了研究生的就業率。
3.4研究生結構復雜,學生心理問題多樣化
隨著研究生報考人數的不斷增加,我國高校在校研究生人數也不斷增加,研究生的結構越來越復雜。年齡跨度大、專業跨度大、生源地域不同、學生類型不同,研究生面臨的問題也各不相同,經濟、婚戀、科研成為很多研究生壓力的源頭。由于心理壓力大、難以疏解,研究生在解決這些問題時容易急功近利,產生心理問題。特別是近年來,在社會功利化氛圍下,人心浮躁,研究生可能在浮華中迷失自我[2]。部分研究生學習、生活相當混亂,心理問題越來越多樣化。
3.5信息化程度不夠高
隨著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高校對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步伐相對滯后,沒有統一的規劃,一般只存在教務系統局部,招生系統局部化,甚至部分高校沒有管理系統。有些高校建立了管理平臺,但是也僅僅滿足對學生的信息管理的基礎功能或者成績管理功能,不能讓平臺貫穿于學生的整個管理過程。管理系統多而雜,工作效率低下,浪費了大量的教育資源。研究生教育管理需要更加科學、系統的管理系統,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4解決問題的對策
4.1加強對輔導員的培訓,完善人員結構
優秀的研究生輔導員應管理水平高超、思想品質高尚、工作熱情飽滿、心理素質過硬、教育理念先進,只有這樣才能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應對自如。研究生輔導員不但要掌握這些技能,還應該對分管學生的專業知識有所了解,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和學生溝通,以便在學生中樹立威信。為提高研究生輔導員的綜合素質,學校要定期開展培訓,在培訓中提升輔導員的專業素質,夯實基礎,提高能力。高校在提升輔導員能力的同時還應解決人員結構問題,研究生輔導員應為專職輔導員,不應該兼職管理本科生或者其他工作,嚴格執行國家對輔導員師生比1:200的規定,完善人員配置。同時,高校應制定相應的管理規定,健全規章制度,用于指導研究生輔導員工作。
4.2加強導師隊伍建設,改進教學模式
高校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應全面發展,不但對導師有科研要求,還要在師德師風上嚴格要求,為我國培養出合格的高水平人才。對導師做好培訓工作,通過崗前培訓、崗位培訓、專業技術培訓、綜合素養培訓等,提高導師的綜合能力,從而使導師培養學生得心應手。采取措施,設立研究生教學改革課題,鼓勵導師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引導導師將行業發展情況、行業新技術融入教學,把科研成果融入教學,激發研究生的學習興趣。注重線上和線下相結合,充分利用網絡,嘗試新的教學模式,把微課、慕課運用到教學中。
4.3注重學生感情管理,進行心理干預
研究生是一個復雜的群體,高校很難有效地針對其開展思想工作,只能通過導師或者輔導員在平常的學習生活中多和學生溝通,多給予關心幫助。高校導師更多的是在學習科研上指導學生,輔導員應該主動擔負起情感溝通的責任,了解學生家庭情況、生活經歷、學習困難、興趣愛好等,以便有的放矢,更好地和學生溝通交流。對心存困惑的學生給予心理輔導;對就業困難的學生進行就業指導;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學業幫助;對目標迷茫的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除此之外,平時要注意應用表面觀察、問卷調查和心理測試的方法,對存在問題的學生及時進行心理干預。
4.4提高信息化程度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化在高校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高校要立足本身,從實際出發,建立符合本校現狀的研究生管理平臺,從二級學院對學生的管理,到研究生管理部門,一個信息化的管理平臺應貫穿始終。建立統一的多功能管理平臺,能夠統一管理研究生從入學報道到日常生活直至畢業,一個系統全部解決,功能強、效率高。
【參考文獻】
【1】徐相軍.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問題及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8(1):20.
【2】胡國順.新媒體下高校人文素質教育與人才培養研究[J].成才之路,2013(25):7.
作者:楊未未 單位:天津商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