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中小學教學管理問題及策略,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中小學教育管理歷來都是社會所關注的話題,如何提高中小學教師的專業素質以及發掘學生的學習能力是中小學教學管理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本文首先論述了當前中小學教學管理的現狀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在此基礎上給出了中小學教學管理的管理策略研究,以此作為主要的論述,希望能夠對當前中小學教育中存在的一些教學管理問題有所幫助,提高中小學教學管理的能力,使中小學的教育能夠更加健康有效,從而進一步提高中小學教育的管理水平。
關鍵詞:
中小學;教學管理;現狀及問題;策略研究
中小學教學管理問題是中小學教育質量能不能夠得到保障的關鍵性問題,古今中外許多教育學家都在這方面進行了諸多有益的探索,在新時代的今天,新的問題,新的高度,新的起點,剖析新時代中小學教學管理現狀,分析當前中小學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探索現代教育環境下的中小學教學管理的方法策略是本文的基本出發點。
一、中小學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和產生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對教學管理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不足
中小學教育的對象是“新一代”的“天之驕子”,學生的成長環境以及性格塑造的家庭教育方面可想而知,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中小學教學管理的難度,而且再加上教師在教學管理上的認識不到位,特別是新上任的教師,對于教學管理的意識幾乎沒有,新任教師的慣性思維是只要教好我的課就夠了,教學管理是班主任教導處的事情,這種對于教學管理的錯誤認識導致了新的師生關系同事關系的緊張,嚴重的甚至因此而喪失自己的教師崗位。中小學的教學管理需要每一個教師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這個問題,只有處理好這個問題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才能真正的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二)中小學教學管理方式的不文明行為與現象
首先,教師在教學管理中存在言語不文明的現象。可以說這種行為和現象還很普遍,這是教師自身專業素質不足以及對于中小學教學管理認識不到位造成的。在這里我們分別進行論述:
1,有意的辱罵和過分的批評指責。學生的不當行為引起教師的不滿時,教師隨意辱罵學生以及過分批評,這對心理素質差的學生來說無疑是致命的。
2,無意的不文明行為現象。在日常的課堂教學管理中,這種現象也是很常見的。優秀的教學管理要求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重視學生。把對學生的尊重和對教學管理的把控能夠很好地結合起來,找到一個平衡點,并且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把人性中所擁有的和所要表達給學生的美能夠完整的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能夠得到一份對于高尚人格和優秀品質向往的力量。其次,教學管理中體罰學生以及變相體罰學生的行為。當前中小學教學管理中仍然存在著體罰學生的現象,對于嚴重擾亂校園秩序的學生不是叫家長、開除就是教導處和班主任的一頓劈頭蓋臉的打罵。還有一些變相體罰的行為,例如更多的作業內容以及對于知識點的反復抄襲。
(三)中小學教學管理孤立的窘境
中小學教學管理孤立的窘境是多方面因素導致的,在這里我們分析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家長。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實現以及獨生子女的增多,家庭教育的“溺愛”使得學生的性格成長以及品格培養面臨著諸多的困難,現代孩子依賴性太強,心理承受能力太弱,只會接受關心和尊重,難以給與和分享,心理素質差,不成熟是許多學生的通病。另外,學生的教育壓力過大,家長對于孩子的日常生活安排缺乏合理性,片面強調教育,培養出一些只會學習和上補習班、培訓班的學生,社會適應能力以及自我生活能力偏弱。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這個是學校教育無法比擬的,家長的行為方式以及教育方式無形中對于學生的在校表現以及在校行為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這無形中加大了中小學教學管理的難度,使得中小學教學管理存在一個孤立無援的窘境中。另外,一些學生家長因工作原因很難抽出時間關愛孩子的日常成長,這也是導致學生心理扭曲閉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這在當今社會是一個很普遍的社會現象。教師、學生、家長三者無法進行有效的溝通合作,使得中小學教學管理無從下手。
(四)過于死板的中小學教學
中小學教學的隨意性以及死板的教學模式是當前中小學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許多教師都是以教學參考書來組織教學的,生搬硬套的教學模式使得中小學的教學水平受到限制,還有一些教師不參與備課和教育科研工作,只是臨時性的照搬教學參考書,忽略了學生的學習認知能力以及教學各個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導致了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對學習產生厭倦,不感興趣的問題,單純的教成為教學管理的主要環節,這種生硬的填鴨式教學很容易引起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上課開小差等現象的出現。究其緣由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1.教學觀念落后。以教為主的傳統教學觀念依然是束縛當前中小學教學管理和教學水平至關重要的因素,教學不是一件靜止不變的事件,而是一個動態的互動的過程,在過度忽略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認知能力的情況下,雖然每個知識點都詳細地講解了卻事倍功半,這種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學習的壓力加大,從而也很難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2.忽略了學生的好奇心。學生是教學目標的主體,是學習目標的實施者和實現者,只有把所有關注都放在學生身上才能解決好中小學教學管理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其實這個問題并不是多難,是中小學教師自身出現了問題,學生的成長環境發生了變化?作為新一代中小學教師的我們如何應對這種變化呢?只有在關愛和把控上找到平衡的支點,才能提高中小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3.教學方式的轉變困難。這也是引發上述現象的原因之一,教師的教學壓力大,工作量也大,轉變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創新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對于難以應付日常教學管理的中小學教師來說無疑也是一座大山,因此,許多教師選擇舊有的傳統的教學方式來實現這種說教為主的教學。這也是中小學教學管理所面臨的困境難以擺脫的重要原因之一,一種新的開放式的教學方式的引入和發展都需要時間的探索,如果引入失敗,勢必造成新的問題的出現。
二、中小學教學管理策略研究
針對上述中小學教學管理的現狀分析以及成因分析,提高中小學教學質量和中小學教學效率,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需要我們積極的自發的去探索。
(一)開放式的教學改進
突破傳統的封閉式的教學模式的束縛,改進教學的方式和內容,打造一個開放式的教學環境,這是當前中小學教學管理的方向也是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管理的各個環節認真去操作,從備課階段的認真準備,思量教學課點的難度和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接受能力的程度,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的引導問題,知識點聯系實際,讓學生能夠親切、輕松地接受知識,培養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這種精心的教學設計既能夠讓教師應對教學中出現的預想問題,還能夠減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等影響教學進度的事情發生。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要從小事做起,要細致的關注到學生的一舉一動,注意學生的行為和心理變化,及時有效地溝通,做學生親密的伙伴,朋友。讓學生看見自己能夠心生歡喜,喜歡自己說話,喜歡聽自己講課。如何能夠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呢?首先,教師要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其次,要關愛學生,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寬容有度,亦不失原則。再者,要鼓勵學生發問。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耐心的聽取學生自己的想法,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量這個問題,為什么他有這樣的見解或意見。最后要關愛尊重學生,平等對待,每個學生的素質不一樣,接受的家庭教育也不一樣,“因材施教”,不以學習的成敗分三六九等。另外,在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之余,要及時的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互動,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
(三)與家長有效地溝通
學生、家長、教師,三者的關系決定了中小學教學管理的成效,如果說教師更主要的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老師,那么家長就是窺探學生心理活動的窗口,教師與家長及時有效溝通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另外,教師要輔助家長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家庭教育,幫助家長培育健康成長的孩子。通過見面溝通以及通訊溝通,及時反饋孩子的在校情況,及時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保障雙方能夠在一個起點下共同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四)教學管理中的行為管理
對于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擾亂課堂秩序,影響他人學習的行為的管理方法有必要進行一下分析探討,這也是當前中小學教學管理孤立窘境的現實狀況之一。例如打架,逃課,欺負同學等行為,在處理這些問題時需要一定的技巧。首先,有句古話說的好“嚴師出高徒”,這話不假,要在學生面前嚴肅地講清楚教學管理的規則制度,違反秩序的學生就要接受一定的懲罰,以認真的態度去說明這一點能夠起到很好的震懾作用,這是原則問題,是把控教學管理的一個點,當然與關愛學生不是對立的,是一個整體,處理的好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出現問題的時候,要冷靜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用寬容的心態,嚴肅的態度去對待這件事,分清是非,樹立榜樣,對事不對人。最后,原則性的問題要適當的進行懲罰,當然要注意尺度,也要注意一定要有原則。這樣才能夠在學生心里樹立一個是非分明的形象,對于學生今后的品格塑造也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三、結語
當前中小學教學管理的困境以及需要解決的諸多問題是提高中小學教學質量和保障教學效率的關鍵所在,在新課改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們要堅定信心,不斷從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自己的中小學教育路線,成就已有的教育大國的夢想。
作者:劉寶林 單位:吉林省松原市油區教育處
[參考文獻]
[1]劉麗軍.開放理念下中小學課堂教學管理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3.
[2]蔣亦華,開衛華.宏觀視角下的現代中小學教學管理探究[J].教育探索,2005,(5).
[3]劉艷艷.中小學課堂教學管理策略研究[D].鄭州:河南師范大學,2011.
[4]張濤.中學體育教學過程管理的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0,(9).
[5]熊云峰.淺談中學體育課堂教學管理的策略[J].成功:教育,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