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本科院校輔導員教學管理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構建新型輔導員教學管理機制的必要性
1.強化輔導員教師身份的需要。輔導員具有教師和干部雙重身份,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輔導員的雙重身份尤其是教師身份并未得到應有的認同和落實。輔導員作為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根據隊伍建設規定,專職輔導員可擔任就業指導、心理健康教育、形勢政策教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課程教學工作。目前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引進的輔導員大多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綜合素質較高,經過培訓和學習后,基本能勝任學生工作和課程教學工作,但是,各院校對輔導員并未像普通專業教師一樣有任課的嚴格要求,輔導員被置于教學、科研工作之外。很多高校在舉辦青年教師講課比賽時,很少考慮輔導員。輔導員長期遠離教學科研工作,缺乏身份認同和歸屬感。各院校有必要統籌安排輔導員教學工作,讓輔導員真正進入教學領域,直接體現其教師身份。
2.提高輔導員隊伍專業化水平的需要。目前,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水平令人擔憂。按照規定,輔導員選聘應按照“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要求,具備本科以上學歷和相關學科專業背景,但是,地方院校在輔導員選聘上,因各種原因,注重學歷層次、政治面貌,卻無嚴格的專業門檻限制。新聘任的輔導員大多僅僅通過短暫的崗前培訓后就承擔學生工作,不具備相關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識積累和能力。對于絕大部分輔導員來講,非專業的出身卻需面對專業的輔導員工作,在實際工作中面臨重重困難。與重點高校相比,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資金及影響力有限,在崗輔導員不能獲得足夠的專題培訓、日常培訓和對外學習考察機會,這使得本就身處困境的輔導員倍感無助,疲于應付各種事務,從而使學生管理工作處于低水平運行狀態。因此,讓專職輔導員承擔學生工作的課程教學,并建立科學的教學管理機制,可以促進輔導員積極、主動地學習相關知識,從而提高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水平。
3.科學、全面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兩個領域:一是專業教育與科研;二是高校學生上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輔導員扮演后一個角色,擔負著全面培養學生的重要任務。若輔導員進行課程教學,他們將會比思政專業課教師更注重“教學與學生管理引導緊密結合、理論與行動結合,知行統一、師生心靈溝通”理念的運用。他們在教學方式上,注重教學與工作結合,理論指導工作;在教學途徑上,注重教學與管理結合,理論指導行動;在教學互動上,注重心靈與心靈溝通,真誠啟迪學生;在教學特點上,注重理論與行為結合,目標知行統一。輔導員進入課堂,有利于及時了解并掌握學生的發展動態,更科學、系統地思考“以德為本”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輔導員深入課堂,是輔導員深入到學生群體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有助于高校形成全員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格局。
二、新型輔導員教學機制運行管理
在新型教學理念指導下,高校應建立一種科學的輔導員教學管理運行機制,包括建立輔導員任課制度、統一管理學生工作相關課程、健全輔導員教學培訓及考評機制。
1.建立輔導員任課制度。各院校對專職輔導員無嚴格任課要求,將輔導員置于教學、科研工作以外,這是輔導員教師身份得不到應有尊重的一個重要原因。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楊振斌司長指出:“新時期高校輔導員應成為集教育、管理、服務和教學科研為一體的教師。”①輔導員要達到這個要求,就必須承擔教學工作,尤其是學生工作課程教學。專職輔導員的成長,需要有專業教學的支撐。輔導員長期缺乏專業教育培訓和科學研究,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知識恐慌”②。專職輔導員擔任學生工作課程教學,是對學生工作知識的積極“充電”。高校有必要建立輔導員任課制度,規定專職輔導員必須與專業教師一樣有授課任務。輔導員除了講授教育部所規定的學生工作課程,還可將日常教育管理的內容歸納總結為教案,如新生入學教育、畢業生離校教育、社團指導、基層黨建、安全教育等,以講座或者授課的方式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工作。③輔導員任課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搭建輔導員教育教學平臺,推動輔導員提高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為輔導員“兩條腿走路”提供現實條件。
2.統一管理學生工作相關課程。據調查,目前各院校因各自管理體制及學校發展特點不同,輔導員承擔的學生工作相關系列課程教學歸屬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基礎部、學生工作部、武裝部、招生就業處等不同部門管理。各部門之間缺少溝通,在現實課程設計、安排和管理過程中難免不盡如人意。如課程管理部門在考慮課程安排時,一般優先考慮有教學任務的專業課教師,在專業課教師不夠的情況下才會考慮輔導員。輔導員僅僅是專業教師的補充,更談不上進行系統的課程設計和培訓。有高校認為,專職輔導員就是做學生工作,不能搞教學科研,導致輔導員教學工作無計劃、無保障,隨意性較強。有學者提出,應將輔導員的教學科研納入各系、部教研室進行管理,要求它們重視輔導員教學業務水平培訓工作。④但一些部門對輔導員并沒有人事管理權,對輔導員的“重視”只停留在口頭上,很難將其與專業課教師同等對待。因此,各院校有必要統一管理學生工作課程。高校可由學生工作部來統一管理這些課程教學工作。一方面,學生工作部作為輔導員直屬管理部門,對他們具有人事管轄權;另一方面,學生工作部的工作職責決定了它必須做好本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學生工作部對輔導員有較全面的認識,它能以輔導員為中心,更有效地進行課程管理,包括課程安排、教學培訓、任課考評等系列工作。學生工作部應在不影響輔導員工作的情況下,根據輔導員的工作分工及個人志趣、研究方向,統籌協調各部門,對課程進行合理安排,最大限度地發揮輔導員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教學工作的實際效果。
3.健全輔導員教學培訓及考評機制。各院校在對輔導員課程進行統一安排的基礎上,還需著重做好輔導員教學培訓及考評管理工作。輔導員一旦被納入教學工作,各高校就應將他們與其他專業教師一樣同等對待,并建立相應的教學培訓及考評機制,實行“教學—考評—使用—待遇”一體化。因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水平不高,各院校還應盡可能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對輔導員進行教學培訓,是輔導員開展課程教學的基礎,因此,各院校學生工作部應認真思考、合理安排輔導員教學培訓。以教學目標引導的培訓,由傳統“要我培訓”變成“我要培訓”,更具實用性和內推力,成效將更突出。教學培訓工作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專業技能培訓,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形式政策等。可讓輔導員根據各自專長參與不同專題的培訓,待培訓結束后進行考試,考試達到一定標準方能上課。二是教學方法培訓。由于長期將輔導員置于教學工作以外,輔導員的教學技能不足。高校應聘請優秀教師集中向輔導員講述教學方式、方法,并為每位輔導員配備一名導師,開展“傳、幫、帶”工作,試講合格后方能走上講臺。
建立輔導員教學考評管理機制,是輔導員做好專業教學的重要推動力。為促進輔導員教學工作長效化,應重點從以下幾方面建設考評管理機制。第一,建立課程淘汰機制。輔導員應在一定年限內取得專業資格證,如心理咨詢師、就業指導師、職業規劃師等;若未能取得,將取消其講授相應課程的資格,待取得資格證后再上課,從而實現持證上崗、持證上課的良性循環,真正達到教學工作專業化。第二,由學生工作領導、輔導員、學生構成評議小組,在課程結束時對輔導員的教學情況進行民主評議,將成績好壞與年度考核掛鉤。第三,定期舉行輔導員教學評比大賽,比賽成績的優秀者方有資格評選年度優秀輔導員。科學的教學考評管理機制,能最大限度地調動輔導員教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實現學生工作課程的良性運轉。
三、總結
輔導員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使命和任務,他們擁有教師與干部雙重身份,需要同專業課教師一樣走專業化道路。從動態的角度來說,專業化是一種職業群體在一定時期內逐漸達到專業標準,獲得相應的專業地位,由非專業、準專業、半專業向完全專業轉變的過程。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建設過程艱巨而漫長。新型輔導員教學管理機制的建立,提供了一個切實實現專業化目標的路徑,對強化輔導員的教師身份、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輔導員的教師綜合素質以及專業化水平都具有根本性的作用。專職輔導員需要通過學生工作的教學和實踐,督促自己不斷成長,努力做到術業有專攻,最終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專職輔導員和專家型輔導員。
作者:黃平 陳廣旭 單位:內江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