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職學生特點教學管理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國家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對于高職學生教學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據當前社會發展形勢,如何能培養出符合社會主義事業發展要求的高素質人才,一度成為學校及社會企業關注的內容。本文根據自身實際工作經驗,針對以人為本創建適應高職學生特點的教學管理相關內容,簡要做下分析,以供學習交流。
【關鍵詞】以人為本;高職學生特點;教學管理
引言
近年來隨著高職教育規模的擴大,學生的生源也在不斷增加。作為高職院校而言,其主要教學目的是為社會企業輸出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因此,這在一定程度上學校教育質量關系著人才在社會中起到的價值,也是高等院校的教學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高職教學過程中,加強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工作,不僅關系著學校未來發展狀況,同時也是為學生為社會負責。具體到實際工作中,要提升整體教學質量,就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并做到以人為本從而來進行教學各項內容的改革。
一、高職學生特點分析
高職院校的學生來源較廣泛,一部分學生通過社會助學進入高職院校,一部分是通過學校自主招生進入到學校,也是一部分通過高考渠道錄取進來。因此,面對不同的學生背景,要想正常開展高職院校的管理工作,也具備一定難度,只有認清學生的個人特點,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才能有效制定出合理的教學管理制度。
1.高職院校文化課基礎相對薄弱
一般高職院校在學生錄取過程中,對于分值要求相對較低,因此,很多學生進入到校園來本身文化基礎較薄弱。加之,當前社會對于高職院校存在一定的片面理解,導致高職院校的學生地位也較低,這大大阻礙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一部分學生對于自身缺少科學規劃,進入學校學習目的只是為了完成家長的要求,在學習過程中也只是一味敷衍了事。因此,學習這種學習方式,很難獲取高水平的專業技能,將來進入社會中也很難獲得競爭優勢。
2.高職學生個人素質有待提升
高職院校內的很多學生存在無故曠課、早退、打架斗毆的情況,這一定程度而言是缺乏個人素質的體現。同時,作為青少年學生,個人的思想意識還不夠堅定,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學生長期生活在這種學習氛圍中,久而久之就會造成整體學生素質的低下。而且很多學生在這種環境下會背離自己的初衷,在學習過程中缺乏主動意識,甚至會長期沉迷于娛樂、游戲中,甚至會對抗學校及教師相關管理,這在一定程度不僅對于學生的個人發展不利,而且也是學生自身素質偏低的一個表現。
3.高職學生心理特點分析
社會中認為高職學生低人一等的觀點普遍存在,并且在社會企業用人機制上對于高職學生也施以消極的態度。面對這些諸多因素,就容易引發學生的消極、抵觸心理,并且在學習過程中,也會時常置疑自身的能力。同時,對于自身畢業后的情況,也會無端擔心,害怕找不到工作,這就導致學生在學校的壓力相對較大,并且個人情緒也極不穩定。
二、創建以人為本的教學管理模式
面對新的社會發展形勢,作為高職院校而言,就需要勇于打破傳統教學觀念,根據實際情況做好創新工作。同時,教學制度制定過程中,注重學生技能培養的過程中,也需要兼顧到學生的心理因素、身體情況,大力創建以人為本的教學管理方式。
1.以人為本,提升學生創新意識
作為高職院校的相關管理部門,只有不斷了解清楚學生的個人情況,做好相關管理制度的規劃,才能打破傳統教學管理方式的束縛,適應社會新形勢的發展要求。具體到改革過程中,一方面是以人為本,提升管理人員的個人素質,并做到制度勇于創新。另一方面,要注重培養學生個人創新意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改善傳統教學方式,增強學生對于知識的認知力,讓學生的創新能力能緊隨時展的步伐。
2.善于采用現代化的管理模式
由于高職院校的學生生源量在增加,因此,在學生教學管理過程中也會遇到更多問題,這就導致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大大增加,給教學管理工作帶來不利影響。因此,為了制定有效的教學管理制度,就需要從當前學校實際出發,并結合學生個人特點及平時成績來安排教學工作,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善于運用當前信息化手段,這樣才能有效提升整體教學效果,并讓學生真正學習到更多專業型技能。
3.以人為本,加強教職工的培訓工作,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教育是一種教學方式,不僅需要科學的教學手段,而且需要一定的興趣,這樣才能讓教學充分發揮其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就要求教師,首先需要熱愛自己的事業,能夠充分意識到自身所肩負的責任,這樣才能在興趣中發揮自身的教學職能,并在實際工作中實現個人的價值。其次,要求教師對于自身的工作需要具有端正的教學態度,在教學中切實做到尊重每個學生,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個人情感,充分顯現出個人的師德,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讓自身價值得到認可,以此增強對于學習的信心,并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實際學習中去。其次,為了能夠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師生之間需要建立起和諧的關系,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主體作用,不再將單純的學習作為一種任務,而且作為一種興趣。而教師在教學中也要與學生做好溝通,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讓學生意識到,學生不僅是為了滿足家長及老師的愿望,更重要的是以后能夠提升自身的社會競爭力,能夠擁有更優越的生活及社會地位。此外,隨著現代化技術的發展,教師也需要及時更新自身的知識儲備,善于將現代化及時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去,并抓住學生對于新知識的渴求心,以活躍整個課堂氣氛,達到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姜玉紅.基于“以人為本”理念背景下的高職教學管理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7(15):13-14.
[2]吳曉華.新時期高職高專學生特點和基本教學管理法[J].科技創新導報,2017,14(03):140-141.
作者:王旭 單位:山東交通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