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新形勢下高校后勤管理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校園商業化的困境
社會的不斷發展,師生需求的增長,我國高校已經從原來封閉而單一的院落式教學區域轉換為多方位和開放型的大型區域。越來越多的社會服務網點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高校校園當中,這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師生生活和學習,但同時也給學校帶來了管理上的復雜性和加大了難度,對學生的傳統價值觀念也產生了一些影響。尤其突出的是很多高校都引入許多社會商業機構,與學生日常學習區域和生活區域緊密相連,使得高校校園充斥著各種商業宣傳和商品促銷的氛圍。面對校園商業氛圍,一些高校的大學生開始特別注重物質享受,形成了攀比成風、功利主義和金錢至上的觀念。而這一切都是伴隨著高校后勤管理社會化而產生的。因此,如何處理好因后勤社會化帶來的二元性矛盾是高校后勤管理面臨的首要困境。
2.后勤體制不明確的困境
新形勢下,高校后勤管理逐步朝著社會化發展,這就導致了高校后勤管理中的各種相關資源和經營人員逐漸從學校的行政管理系統中劃分出來,這樣高校后勤管理必然就要進行一系列的改革,用一種新的管理體制進行日常后勤管理工作。很多學校后勤采用了模擬企業的機制進行運轉,有的學校干脆外包給社會企業,有的仍然處于傳統的管理模式之下,但由于各有各的優缺點,使高校后勤體制改革至今還處于探索階段,而且由于這種無定論出現了產權關系劃分不明確、職能以及責任劃分不清晰等現象。因此,這就造成了高校后勤管理中由于體制不明確而產生的產權不清問題,高校后勤管理想要突破首先就要進行體制改革。
3.難以把控成本
社會在發展,經濟在騰飛,近幾年我國的各項生產資本不斷上升,造成了高校后勤管理中人工成本大幅上升,其次日常所需的電、氣、水、煤炭等價格也節節攀升,高校后勤管理成本不斷上漲。與此同時,在高校后勤管理的改革過程中也受到了多方合作局面帶來的壓力。這樣的情況就間接導致了高校后勤管理難以對成本進行精確把控,成本不斷上漲,但是高校后勤的社會效益又沒有明確的認可,導致學校給予后勤的政策和投入也不對稱,部分高校的后勤管理企業(部門)甚至出現了難以為繼的狀況。
二、新形勢下高校后勤管理突破困境的對策措施
高校后勤管理在新形勢下面臨的各種困境嚴重阻礙了高校日常教學、科研和全校師生的正常工作和學習。因此,新形勢下針對高校后勤管理的困境積極突破是當下亟需進行的。
1.平衡公益與效益
我國高校最為重要的任務就是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和社會主義建設人員,因此高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公益性。所以我國每年對于高校建設和發展都是投入了大量費用的。而高校后勤管理作為高校正常教育教學的配套部門必須將公益和效益充分平衡,堅持公益第一和效益第二的原則進行日常后勤管理工作。誠然,后勤管理企業要生存下去并積極發展要建立在效益之上。因此,高校后勤管理企業一定要根據市場規律,按照高校教育規律以及市場規律積極進行后勤管理和后勤經營的優化。在這里,高校一定要將市場作為紐帶,積極與后勤管理企業進行聯系,利用市場手段充分調動后勤管理企業的積極性。與此同時,相關教育部門也要充分發揮出職能,利用有效的監督機制控制后勤管理企業的不規范行為,加強后勤管理企業成本控制的引導,促進高校后勤管理質量不斷提升。
2.加強高校后勤管理的改革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明確自身的地位,充分發揮出自己對于高校日常教育教學的開展和全校師生生活學習的保障。這就要求高校積極加強后勤管理的改革,首先,高校后勤管理企業必須要轉變管理理念,全體后勤管理人員要統一認識,利用科學發展觀來引導高校后勤管理的改革。其次,全體后勤管理人員一定要轉變以往被動式的管理為主動式的管理,將服務為主的意識牢固樹立起來。后勤管理企業的管理層一定要保持一種品牌意識、質量意識和發展意識,將服務師生的工作作為出發點。最后,高校后勤管理一定要積極進行市場的拓寬,主動參與到高校日常文化環境的構建過程中去,不斷提升管理質量和管理水平。
3.明確體制關系
面對新形勢下高校后勤管理的體制關系不明確困境,高校應當積極將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以及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引入后勤管理企業當中,針對后勤管理企業的日常管理和經營積極進行規范。這樣高校后勤管理企業就可以逐步將體制厘清,產權明晰,讓責權利明確,逐步形成一種平等的具有法人關系的現代企業。這樣的情況下,高校后勤管理企業就可以通過明確產權關系,讓事企順利劃分開來,保證責權利的一致性。
三、結語
總之,新形勢下高校后勤管理需要校企通力合作,后勤管理企業明確自身的地位和作用,針對現階段面臨的困境積極與學校進行溝通,逐漸突破當下困境,為高校日常教育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高質高效的保障。
作者:曾兵 單位:重慶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