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商業銀行財務管理制度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隨著全球金融業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加速,中國銀行業是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面臨著國內外的重重考驗。加入WTO后,中國銀行業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進一步完善和強化了中國商業銀行的財務管理。但是隨著電子化產品的競爭和股份制銀行的崛起,中國商業銀行面臨著新一輪的挑戰。財務管理制度作為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核心,對它的研究能更有效地探明銀行管理和發展路徑。本文從中國與老撾商業銀行財務管理制度比較,結合老撾民主共和國的實際情況,給出值得借鑒的經驗。
【關鍵詞】
商業銀行;財務管理制度;老撾;比較;建議
一、中國與老撾商業銀行管理制度的比較
(一)財務管理理念的不同
隨著中國四家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的相繼上市以及管理層對現代商業銀行經營體制認識的不斷深化,財務管理目標應該由“利潤最大化”調整為“股東價值最大化”的理念已經在業內0已經運行了好多年。以業績回報股東,確保經營的穩健和良性循環而不是僅僅關注于短期利潤和短淺的目標。但是,由于老撾的銀行業起步較晚,初期還受到了西方國家的封鎖,所以商業銀行大多比較激進,在經營過程中,一味追求規模、利潤最大化,強調存貸款增長率等規模指標,沒有充分考慮資本充足率、資產股本回報率等指標,導致銀行業務經營的雖然增量明顯,但是也面臨著大風險和低盈利的尷尬局面。同時,由于老撾改革的時間較短,特別是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整體還是以完成國家分配目標為首要財務管理目標。采用層層管理,機構負責人為大的傳統的財務管理體制,財務管理權力及其分散,缺乏必要的監督管理層級和制約。計劃下的行政干擾還在影響著銀行財務管理體系,銀行財務政策的執行能力和監督職能十分薄弱。相比較之下,中國已經有了比較長的改革實踐和改革經驗,近年來更是頻頻頒布政策,加強整個銀行財務體系的垂直管理和雙線負責。國家對銀行業的干預還是存在,但是市場所扮演的角色和能夠發揮的作用也是越來越大。
(二)面臨的國內外環境和需求不同
隨著金融市場對資金強大的需求,如何讓銀行在發展迅猛的資本市場上發揮好自身的角色,給國內商業銀行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壓力,只有努力做到價值最大化才能吸引充足的資金用于銀行整體的發展,保證銀行的經營管理水平和發展的質量。風險意識在中國商業銀行中逐步建立,建立適應本行發展的風險管理體制和發展質量,以防范和規避財務風險,降低發展過程中的不確定性,推出適合國內投資者的創新性產品。所以中國需要對內適應國內投資者和整體經濟發展的需要,對外積極創新,主動學習,在競爭中不懼強敵,發揮本土優勢。老撾現在面臨的國內外環境與中國有很多的不同。相比較來說,老撾現在的改革壓力主要來自于國內,由于民眾和國家對經濟發展迫切的需要。作為國家最大資金持有者的銀行,擔負起保證資本市場平穩有效的責任是時代賦予的任務。老撾的國有商業銀行并未全部完成股份制改革,這使得國有商業銀行的內在發展動力不足,做出的決定和提供的服務很難跟上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步伐,甚至國有商業銀行還存在政企合一的問題,現有的國有商業銀行在行政管理體制,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上任沿襲著政府機關的管理模式。這一模式極大得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更不用說探索更為有效和低成本的財務管理模式的動力。這一模式加大了銀行的財務風險,更讓整個信用體系岌岌可危。
(三)財務管理方法的差異
現在的中國已不再局限于簡單地運用財務會計數據,而是進一步得利用這些會計信息進行相關的財務預測,財務規劃,并且能夠根據分析結果對銀行的經營活動進行控制分析和評價。雖然現階段由于方式方法還未達到有效準確的分析,但是事后分析和事后監督的缺漏已經慢慢開始得到修補,管理者特別是財務管理人員開始關注事前預防的領域,不斷建立起過程控制和信息系統的交流核算。關于成本管理,中國也積極地向全面成本管理邁進中,而不是局限于傳統的成本控制方法。要實現長期的發展和長期的效益成本預測,根據銀行經營管理活動的各個層次,各個環節的成本收益情況,制定全方位的調節和控制,做到事前引導和事前控制。財務管理并不是財務部門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要通過各個部門的相互配合和協調。但是在老撾,以幾個國有的商業銀行威力,財務工作是十分傳統簡單的會計核算。這樣很難將財務管理中的問題細化分析很難實現各部門的控制核算。在成本管理部門,也是由財務部門負責,缺乏各部門的聯動性,這樣制定的方針和做出的分析結果帶有很強的主觀性而不能與整體的運作相匹配。簡單的減少預算,節約開支,控制費用的目標也無法和長期的發展相適配。
二、結論和建議
(一)國際經驗本土化
西方國家的銀行業發展固然完善,但是那是在長期的資本積累,長期與本國環境國際形勢相磨合后得到的結果。每個國家都有自身獨特的社會情況和發展需要,即使中國和老撾有那么多的相似性,老撾在改革的過程中也有所挑選,有所評估。根據自身的條件和發展情況決定改革的幅度和速度。可選取個別銀行進行改革試點,這樣可以在實驗中發現問題,改正問題,最后得到一個繼承了國際先進思想同時和本土銀行也發展相適應的商業銀行財務管理體系。
(二)吸納國外先進人才的同時培養基層人員
吸納國外先進人才是獲得國外先進的財務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有效手段和直接方法。但是在引進國外人才的同時要建立國內培養的基層人員的晉升體系。國外人才固然有先進的管理經驗,但是卻不能如本國人才一般了解本土市場的發展過程和發展需要。只有將兩者有機結合,才能讓國際經驗在老撾自己的土壤上生根發芽,推動老撾商業銀行財務管理制度的改革。
(三)建立新型信息化財務管理體系
新型的財務管理理念和財務管理方法對管理信息系統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新型的財務管理只有實現了信息化,利用數據庫建立數據輸入,儲存,輸出的規范化,管理數據收集,整理,分析的全過程。才能得到更為有效和準確的結果和未來預測,才能為事前預測,事中控制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信息化體系的建立不僅能進一步的降低人工成本,而且可以降低出錯率,更好的實現數據的失效性和信息的實時分享。便于銀行體系內各分行支行的分析比較,相互學習,監督財務預算的落實和執行情況。
作者:PATHAMMAYO LATCHANA 單位:上海財經大學
參考文獻
[1]郭榮麗.我國商業銀行財務管理制度創新.立信會計出版社.2007.01.
[2]艾洪德,張雪麗.商業銀行財務管理.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03.
[3]推進財務創新提高經濟效益.冶金財會.2003,(04).
[4]薛楠,華武,殷尹.中外商業銀行收入結構比較與業務創新研究.金融會計.2005,(07).
[5]荊新,王化成,劉俊彥.財務管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2002,06.
[6]張瑞昆.老撾經濟探析[J].東南亞縱橫,2004(1-4).
[7]康未來.老撾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研究[D].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