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蒲泄芾碇贫葌惱斫ㄔO價值,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科研管理制度與學術倫理互動發展
科研管理制度和學術倫理是人們從事科研工作的兩大社會規范。科研管理制度具有外在性、他律性和強制性。學術倫理具有內在性、自律性和非強制性??蒲泄芾碇贫扰c學術倫理是彼此分立的異質存在,能夠形成系統意義上的互補關系。高校科研管理的制度倫理建設,就是要促成這兩大社會規范的互補,從而達到“制度倫理化和倫理制度化兩個方面雙向互動的有機統一”。“任何制度創新都有倫理精神更新相伴隨或者要以相應的倫理精神作為支持因素,任何倫理精神更新都會催生新的制度或是需要新制度作為其保障。”因此,倫理精神是制度得以存在的價值基礎。在科研領域,倫理精神表現在兩個方面:科研實現知識創新和真理發展,是科研的內在之“善”,也稱之為科研的“目的善”;科研通過不斷創新的知識能夠滿足人們對知識的需求,是科研的外在之“善”,也稱之為“工具善”??蒲械?ldquo;目的善”和“工具善”是自然一體的,共同構成科研管理制度的倫理精神基礎。在科研制度與科研倫理互動發展方面,我國高校科研管理制度建設存在的最大弊端是割裂了科研倫理精神的內在統一,在價值和行為引導上偏離科研倫理精神的內在要求。隨著科研在高校教師履職考核中的地位不斷提升,追求科研的附屬結果———各種現實條件的改善,如工資、地位、職稱的提升等,正在演變成高校教師從事科研的主要動機。這種科研動機是對科研內在“目的善”的遺棄,也是對科研外在“工具善”的邊緣化,是一種異化的科研動機。近年來,不斷見諸報端的那些罔顧學術正義和學術誠信的學術失范行為,如抄襲、剽竊、造假等,都與這種異化了的科研動機緊密相關,其制度原因在于現行的科研管理制度所要張揚的價值與科研活動的內在價值出現了偏差??蒲谢顒拥膬仍趦r值訴求只有一個,那就是知識的創新和真理的發展,而科研管理制度的價值訴求則有很多———滿足知識需求、提升單位的科研水平、科研影響力、學術地位等。這些外在的價值訴求很容易進入到制度制定者及科研管理者的視野,而其內在價值訴求與科研管理者目前所關心的目標沒有直接聯系,很難引起科研管理者的重視。因此,在制定科研管理制度時,有利于外在目標實現的制度規范及激勵措施常常被寫入制度條文,而有利于內在目標實現的制度規范及激勵措施則常常被忽略。要改變高??蒲泄芾碇贫鹊倪@些缺陷,就必須在制度建設中促成制度與倫理的互動發展。一方面,高??蒲泄芾碇贫鹊闹贫ê蛯嵤┙邮軅惱淼囊幖s,使其成為“善”的制度;另一方面,不斷吸收學術倫理的精義,使其在科研管理制度中實現制度定型。具體舉措如下:第一,檢驗科研管理制度的倫理理念是否以科研的內在價值訴求為其核心目的??蒲泄芾碇贫鹊膫惱韮r值訴求,直接指向科研活動的內在目的———知識創新和真理發展??蒲泄芾碇贫热绻赃@一內在目的為其核心目的,則其制度的倫理底蘊符合科研“目的善”的要求。任何以科研附屬目的如單位的學術聲譽、地位提升等為核心目的的科研管理制度,都是對科研制度倫理精神的偏離。第二,檢驗科研管理制度的激勵舉措是否有利于科研工作者形成正確的科研動機??蒲泄ぷ髡卟⒉慌懦饪蒲谢顒映晒笏鶐淼囊恍┈F實的“好處”,但不應以這些現實的“好處”為主要目的,他們把科研的目的直接指向知識本身———即科研活動“目的善”的實現。如果科研管理制度中的激勵措施只關注科研成果的數量和質量,忽視對科研成果獲得過程的倫理規約,就可能產生激勵偏差,帶來學術危害。第三,檢驗科研管理制度實施的實際效果是否與科研的倫理訴求一致。從科研工作者的角度來講,科研的倫理訴求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表現:一個是知識的創新、真理的發展伴隨而來的滿足社會發展對知識的需求;一個是研究者自身在科研探究活動中獲得的“發現幸福感”。這兩個倫理訴求在科研工作者身上同時存在并同等重要??蒲泄芾碇贫热绻軌蛲瑫r達至上述兩種效果,則其制度自身是合倫理的,如果出現效果偏差,則需要檢視制度中存在的問題。第四,在科研管理制度中,建立和完善對學術失范行為的懲戒制度,以維護學術倫理的健康發展。在前制度階段,對于違反學術倫理的行為,學術界大多采用圈內譴責、否定、排斥、疏遠等方式對其進行懲罰,一般不借助于制度的強制力來加以約束。在制度世界里,光靠這些自發的措施來維護學術倫理已經顯得力不從心。對于諸如抄襲、剽竊、造假等學術失范行為,在高校科研管理制度中要制定懲戒措施,促成學術倫理的制度定型,從制度層面形成維護學術倫理的保障機制。
二、科研效率與科研公平統籌兼顧
效率與公平是現代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價值訴求。從理論上看,“公平與效率之間既不是非此即彼的對立關系,也不是單向度地誰決定誰的關系,而是互為解釋變量的因果互動關系,從而具有高度的內在和諧性、一致性和統一性。”“從一方面看效率決定公平,效率是公平建構的經濟基礎,因而公平是效率的增函數……從另一方面看,公平也決定效率,公平是效率提供的制度平臺,因而效率也是公平的增函數。”制度質量對效率和公平的影響甚大。優好制度能夠促進高效率與強公平之間的良性互動,實現優質均衡發展;劣差制度會造成低效率與弱公平之間的惡性循環,陷入劣性均衡的陷阱。高校科研管理制度倫理建設,要促進科研效率與科研公平的良性互動,實現科研工作高效率與強公平的優質均衡發展。在科研效率與科研公平統籌兼顧方面,我國高??蒲泄芾碇贫冉ㄔO的弊端,在于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混雜的學術資源分配體制導致低效率的“學術泡沫”與普遍的學術不公同時存在。據報道,到2011年,我國科技人員發表的期刊論文數量已經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貌似出現了高效率的學術繁榮。然而,科研論文的平均引用率卻排在世界100名開外,其實是低效率的“學術泡沫”。根據羅爾斯的正義理論,行政干預市場能夠帶來公平,但事實是,在中國普遍存在的行政力量參與科研資源分配的高??蒲蓄I域,反而帶來了普遍的不公平??蒲腥藛T普遍不滿的不是科研資源的相對集中,而是科研資源相對集中在不從事具體研究工作的人員手中。這些人就像科研課題承包“專業戶”一樣,手中掌握著大量的科研課題,然后把這些課題分解承包給他人,自己并不從事具體的研究工作。細數這些“專業戶”的背景,大多是集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于一身或者其中某種權力獨大的人。這種行政權力、學術權力混雜的學術資源分配體制隱患很大。高校科研管理制度倫理建設要革除這種弊端,統籌兼顧科研效率與科研公平,將高??蒲袑蚋咝?、強公平的優質均衡發展軌道。具體路徑有二:
其一,科研管理制度設計要明晰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的界限,建立二者之間的權力制衡機制。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的區別是顯而易見的:行政權力由組織分工和賦權而形成,其權力范疇是行政事務,其任務是高效率地實現組織的發展目標;學術權力由學術事務而發生,其任務是維護學術活動的順利開展。兩種權力雖然在性質上不同,但由于其具體的執行者常常兼具兩種權力的執行權,使得科研管理的效率與公平雙效低下。高??蒲泄芾淼闹贫仍O計,首先要明確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的界限:行政權力的權力范疇是行政事務,對學術事務只有監督之責;學術權力的權力范疇是學術事務,對行政事務只有監督之責。其次,行政權力主體和學術權力主體要分離,一個人不能夠同時集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于一身。因為權力混雜容易混淆權力后果與權力原因之間的關系,且容易導致權力膨脹無制約。第三,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要相互制衡。權力獨大無制約,容易滋生權力腐敗和權力濫用。只有當這兩大權力分離且相互制約,才能夠避免權力腐敗和權力濫用,才能夠使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兩種權力在良性軌道上運行。
其二,在保護學術公平的同時注重提高科研資源效能。學術公平在高校科研管理中有兩種表現:一是指每個高校教師都有參與科研的平等權利,這是學術公平在形式上的體現;二是指每個高校教師都能夠獲得與其科研成果大小和科研能力水平高低相一致的個體權利和利益,這是學術公平在實質上的體現。公平不是平均主義,并不意味著每個科研人員平均地獲得科研資源,而是要根據知識生產的難度、社會對知識生產需求的緊迫程度、個體或團體研究者的能力水平等因素,將科研資源在不同類型的知識生產活動和知識生產人員中進行分配??蒲匈Y源的主要目標是要形成科研成果,科研效能是衡量科研成果的重要指標。從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科研資源相當于政府和社會對科研的投資,科研成果相當于收益,資源效能相當于投資效益。從科研資源效能的角度出發,需要在知識生產前沿、國家和社會的知識生產需求、研究者的能力水平之間進行調控和平衡,既保護學術公平,又充分發揮科研資源效能,以滿足上述多方面發展的需要。
三、科研組織與科研個體共同促進
組織發展與個體發展是現代組織管理非常重視的一對價值訴求。在理論上,組織發展與個體發展是相互影響的。二者的發展方向一致,就能夠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局面;二者發展的方向不一致,就容易產生內耗而陷入雙輸的局面。一方面,組織的發展離不開個體的持續進步。在高校科研管理中,只有當具體的科研工作者自身的能力不斷得到提高,才能夠帶來持續不斷的科研動力和科研成果,高??蒲泄芾淼慕M織發展目標才能夠得以實現。另一方面,個體的發展也離不開組織的持續發展。在高??蒲泄芾碇?,隨著科研隊伍的不斷壯大,組織整體科研實力的增強,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科研環境,將對個體的持續進步形成有利的影響。在科研組織和科研個體共同促進方面,我國高校科研管理制度建設的弊端在于重組織輕個體的制度設計容易導致人的異化。筆者在網上隨機瀏覽了十余所高校的科研管理辦法,第一條的陳述幾乎一致:“為進一步提升我校的研究水平和學術影響力……特制定本辦法”。顯而易見,組織發展目標是這些高??蒲泄芾碇贫瘸雠_的基礎,個體發展目標幾乎沒有被提及。另外,我國高校管理中普遍實行的目標管理、末位淘汰管理等,都是這種制度設計的具體體現?,F在的情況是,高??蒲泄芾碇贫?ldquo;本應作為管理的工具和手段被人使用和駕馭,卻逐漸演化成為凌駕于人之上支配和驅使人的力量”?,F行的高校科研管理制度設計要求科研工作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容易誤導科研價值取向,催生科研短期行為,從而導致人的異化。比如科研動機的異化,前已述及,還有科研行為的異化,即為了快出成果多出成果而出現科研失范行為。“人與體制是一個互動發展的過程:好的體制能夠制約人性中‘惡’的因素,激發‘善’的因素,因此,在好的體制下,能夠建立人與體制的良性互動;差的體制不但不能鼓勵人性中‘善’的因素,反而會誘發人性中‘惡’的因素,導致人與體制的惡性循環。”為避免陷入人與體制的惡性循環,高??蒲泄芾碇贫葌惱斫ㄔO需要做好以下兩項工作:
第一,創設良好的人際軟環境,做好組織設計?,F代知識生產已經進入到“后學院式”知識生產模式,即單純靠個體勞動的“書齋式”知識生產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現代社會發展對知識生產的需求,而是依靠跨學科和跨部門的知識生產團隊來進行知識生產活動。在知識生產過程中,不同學科和部門的科研工作者在知識生產活動中如何有效合作,是現代高??蒲泄芾碇行枰匾暤膯栴}。人際軟環境指以人際交往和心理相容為基礎而形成的一種人際氛圍。人際軟環境建設的目標之一是要為這些知識生產團隊及其個體創造良好的人際環境和工作環境。不同學科和部門的科研工作者在其專業領域或工作范疇內是專家甚至是權威,但在跨學科和部門的工作中則可能是新手甚至是完全的陌生者。在跨學科和部門的交往中,如何既相信和堅持自己的專業判斷,又信任和遵從別人的專業判斷,這些工作需要科研管理者來進行協調,以降低科研工作者彼此之間的信任危機,從而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而不是花在人際協調上。人際軟環境建設的第二個目標就是要為每個科研工作者創造能夠實現自身價值的機會。一般情況下,科研工作者屬于高成就期望的群體,他們不僅對自己的成就期望高,而且對自我價值的實現也有很高的期望。在高??蒲泄芾淼闹贫仍O計中,為他們創設實現自我價值的平等機會,是高校科研管理的當然之責。另外,創造良好的人際軟環境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保證研究者學術自由的同時進行規約,這種規約主要體現在管理制度中的組織結構設計上。一是要進行合理的職權結構設計。職權結構包括職能和權力兩個方面。高??蒲泄芾淼穆毮苁窃趯崿F學校總體發展目標的指引下,為保證高??茖W研究活動順利進行而提供各種服務,包括制定科學研究計劃,協調研究活動及研究行為,提供后勤服務等。高校科研管理的制度設計要在這些方面進行正確的職能定位,并為相應的職能設定對應的權限和職責。高??蒲泄芾聿块T的權力屬于行政權力,需要在制度設計中形成有序而高效的權力層級系統,同時對學術權力構成相應的制衡。二是要進行有效的任務結構設計。在任務結構設計上有兩種價值取向:一種是以組織的發展目標為基準的任務結構設計,一種是以個體的發展目標為基準的任務結構設計。高校科研管理的任務結構設計,既要考慮學校的發展需求,也不能忽視科研工作者的發展需求。在任務結構的設計中,不僅要對那些能夠為學校的當前學術聲譽和學術地位帶來好處的科研活動在制度設計中有相應的激勵和保障措施,而且對那些具有潛在價值的科研活動在制度設計中也應該有相應的激勵和保障措施,要有事前關懷、事中支持、事后獎勵補償等措施。
第二,在科研管理的制度運行中注重領導的關懷性行為塑造,做好領導的結構性行為設計。在弗萊希曼的領導行為研究中,有一種“高結構高關懷”的“雙高假說”,即認為最好的最有效的領導方式是兼顧關懷與結構、關系與任務兩個方面。這種假說為高??蒲泄芾硖峁┝艘环N思路:即高校科研管理不僅要重視領導的關懷性行為,也要重視領導的結構性行為。從管理學的角度看,“領導是指引和影響個人、群體或組織,在一定條件下實現某種目標的行動過程”。領導的關懷性行為指在領導中對個體的“關懷體諒”,即對被管理者的信任和尊重,友愛溫暖,關懷其個人幸福與需要,與其溝通并鼓勵其參與決策的制定等。高??蒲泄芾碇械念I導關懷性行為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生活方面的關心,即對科研工作者的身體健康、生活需求等方面的關心;二是工作方面的關心,即對科研工作者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改善等方面的關心;三是成長方面的關心,即對科研工作者的發展需求和期望、成長中的困難等方面的關心。領導的結構性行為主要指權力行為。在高??蒲泄芾碇?,領導的結構性行為有兩種:一是行政權力行為,二是學術權力行為,這二者分屬不同的權力事務范疇。在高??蒲泄芾淼闹贫仍O計中,不僅要對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的權力性質、權力歸屬、權力運行、權力監督等形成相應的制度闡釋,而且對其各自的權力行為也要做出相應的規約,以保證這兩種權力的順利實施并形成彼此之間的相互制衡。
作者:龔正華 單位:大理學院教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