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企業稅務風險內控管理制度建立與完善,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企業內部控制是企業的一項基礎工作,而作為企業內部控制的一部分,稅務風險控制卻常常被企業忽略。外部稅收環境的改變,導致企業稅務風險的增加,這就要求企業加強稅務風險內部控制,提高稅務風險防范意識。建立和完善企業稅務內部控制制度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然產物,應引起企業管理層的高度重視,合理規避稅務風險,才使企業健康長久的發展。本文首先介紹了稅務風險,然后分析了稅務風險內部控制存在的稅務風險內控制度缺失、對稅務風險不夠重視以及涉稅業務處理不夠專業等問題,并提出了解決對策。
關鍵詞:稅務風險;內控制度;風險控制
近年,隨著“營改增”政策落地,個稅政策的改革,“減稅降費”的實施,各類稅收政策的出臺層出不窮。面對這一系列的稅收改革,企業應如何有效應對。整個稅收政策的改變,必將給企業帶來新的挑戰和機遇。2019年“減稅降費”的推行,企業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優惠,稅負下降了,但同時稅收征管也逐年趨于嚴格。稅收“金三”系統的大數據分析,讓作弊的企業無處遁形。稅務部門不斷加強對企業的稅務稽核,也對企業的內部控制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稅務風險概述
所謂風險就是損失的不確定性,比如該損失是否發生、發生時間、損失程度等等都具有不確定性。稅務風險屬于財務風險的一部分,一般對企業稅務風險的定義是:企業因未能全面履行納稅義務或未能全面有效的理解稅收政策,造成錯繳稅款而導致可能發生的利益損失。隨著社會的進步,企業的交易模式呈現出多樣化,國家的稅收政策也是日益復雜,稍有不慎就會引發稅務風險。由于稅企雙方對同一涉稅業務存有不同的理解,加之不同的稅務管理機構對稅收政策理解也存在偏差,企業稅務風險由此出現。引發稅務風險原因主要有外部原因和內部原因:外部原因為主要為稅收政策的調整及稅收環境的改變;內部原因主要為企業管理人員稅務風險意識淡薄及企業財務人員專業水平低下等。無論何種原因造成稅務風險,稅務風險都將給企業帶來潛在的持續的影響,有時這種影響可能是致命的。即使企業在事前采取了適當的防范措施,稅務風險依然不能完全消滅,只能采取措施,盡量控制在征納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
二、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稅務風險內控制度缺失
大家對企業內部控制都比較熟悉,但大部分人對稅務內控卻相當陌生,造成企業稅務內控制度在企業制度里幾乎是一片空白。很多企業在制定內部控制制度及內部控制流程時,常常忽略了稅務內控制度的建立,沒有制度自然沒有執行力,稅務內控也就無從談起。稅務風險可能會發生在企業的投資、采購、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但大多數企業都沒有針對完整的業務流程設置稅務風險控制機制,沒有建立一套完備的稅務風險控制制度。缺乏內部稅務監督預警機制,稅務風險信息反饋滯后,上下層管理人員溝通不暢等也使得稅務風險存在的可能性大大提升。
(二)對稅務風險不夠重視
部分企業的員工,甚至管理層對稅務風險認識不足,因而缺乏稅務風險控制意識和責任。即使是建立或照搬其他公司的稅務管理制度,也不能很好的落實執行。稅務風險內部控制是一個需要管理層和各部門人員共同參與、共同努力才能實現的過程。大多數企業認為稅務風險控制是財務部門的事,與公司管理層及其他職能部門沒有關系,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稅務事項涉及到業務各個流程,涉及到公司經營業務的每個方面,甚至涉及到公司的每一名員工。只有大家都意識到自己的工作內容與稅務風險有關,才能真正的對業務全流程及時進行風險預防,合理規避稅務風險的發生。
(三)涉稅業務處理不夠專業
很多企業沒有配備專職的稅務崗位,現有的財務管理人員對涉稅事項的處理能力又較低下,不能有效的在事前合理安排、事中監督控制、事后查漏補缺,為企業埋下稅收隱患。一方面,因稅收政策變化快,日常工作事務較多等客觀原因,企業人員對稅收政策理解不透徹,造成多繳或少繳稅款;另一方面,主觀意識有逃避稅收或過度籌劃的傾向,從而造成少繳稅款。這些稅務風險都有可能讓企業陷入困境,相關責任人也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企業的涉稅事項管理能力、財務賬務處理水平、內控管理制度的建立及涉稅人員業務水平的高低,都影響著企業稅務風險的高低。
三、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制度的對策建議
(一)建立健全企業稅務風險控制制度
我們在建立企業稅務風險控制制度時,應當結合企業自身業務流程,分析評估企業風險狀況,建立一套完備的稅務風險控制體系。雖說稅務風險只是企業風險系統中的一部分,但稅務事項貫穿在企業的整個經濟業務中,涉及到人、財、物等各個領域。因此,稅務風險的源頭就可能潛伏在各個業務管理部門及管理層中。因此,首先需要建立稅務管理制度,明確公司內各部門稅務管理權責,以及風險控制流程。比如在項目獲取階段,投拓部是主要的稅務風險責任部門;項目招采階段,成本合約部是主要的責任部門;項目銷售階段,銷售部門是主要的責任部門。而財務部或稅務部作為總牽頭部門,需要對整個業務過程進行全程監控,做到事前籌劃、事中管控、事后評價。然后是建立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尤其是對新生業務的涉稅事項,需要組織各部門討論研究,必要時可以與相關稅務管理部門進行探討和咨詢,做好事前規劃。讓稅務事項管控形成流程化、標準化的控制制度。
(二)加強稅務風險控制意識及責任
首先,企業內部自上而下要有誠信經營、依法納稅的理念。其次,企業全員都要參與稅務風險的控制,涉稅事項的處理要落實到具體的崗位及流程。最后,稅務風險可能發生在決策、執行、賬務處理及納稅申報等環節,要責任到人。稅務風險要從源頭開始控制,即可以整體把控風險,又能有效實施風險控制。將各業務部門稅務風險管理工作與部門工作目標及績效考核相掛鉤,納入工作業績考核當中,并采取相應的獎懲措施。對企業員工加強稅務相關知識的內部培訓和宣傳,全面提高全體員工的稅務風險意識。
(三)配置稅務風險管理相關崗位
設置相關稅務管理崗位,大企業需設置專門的稅務管理部門,小企業可在財務部門內設置專職或兼職的稅務管理人員,再借助第三方中介機構的力量對重大稅務事項做事前籌劃,并給出籌劃方案。明確各個崗位的工作職責和權限,結合企業自身業務特點及內部稅務風險管理要求,合理的進行職責分工。收集整理企業內外部的相關稅收信息,主動學習最新稅收政策,找到企業經濟業務流程中的稅務風險點,評估稅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以及對企業的影響程度,為風險控制提供依據。出現重大稅務事項時,能夠給出專業的判斷,并及時與稅務機關保持良好的溝通,必要時聘請專業的中介機構,定期或不定期的對企業進行稅務審核,對公司的稅務風險進行全面的評估,提前防范稅務風險的發生。
四、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企業經營業務的精細化、多元化帶來更多新鮮物質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就是風險。只有建立一套完備的稅務風險管制體系,建立健全相關稅務制度,落實到具體流程、崗位上,才能有效控制稅務風險。稅務風險產生于企業的重大決策及日常經營過程中,伴隨著企業的整個生存過程,雖然不能完全把它消滅,但可以把它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圍之內。在建立稅務風險管控機制時應與企業已有的其他財務風險控制系統有機的結合起來,使稅務風險控制成為財務風險控制體系的一部分。定期對控制結果開展自我評價,不斷完善控制措施,管理層及業務人員要與稅務崗位上的人員相互配合,把責任與績效相聯系,使稅務風險控制不僅僅是停留在紙面上,而是實實在在的發揮風險控制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清.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思考[J].納稅,2019(05):51-54.
[2]陳偉光,吳遠芳.基于內部控制的企業稅務風險防范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06):127-128.
[3]王曉華.基于內控視角的我國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研究[J].中國市場,2017(21):40-41.
[4]李文發.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意識影響因素分析[J].財會學習,2018(04):109-110,113.
[5]但勇.淺析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J].時代經貿,2019(11):63-64.
作者:沈渝紅 單位:三亞富華海天旅游投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