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大學管理會計教學改革初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2014年,我國高校進入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時期,經濟新常態背景下的產業轉型升級,經濟結構調整等對高校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管理會計作為當代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對企業管理會計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高校在轉型期進一步改革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為社會輸送復合型高級管理會計人才。本文根據我國高校在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期的人才培養特點,并結合管理會計工作對人才的要求,提出培養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加強校企合作,引入競賽教學機制等教學改革建議。
關鍵詞:
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時期;管理會計;教學改革
一、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期高校人才培養要求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時期,經濟增速的放緩,我國目前面臨著產業轉型升級,經濟結構調整與人才需求的矛盾。而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體系的現狀則難以滿足支撐和推動國家產業轉型的人才需求。因此,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改革和發展在中國教育結構調整中顯得尤為重要。2014年2月2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草案)》指出:“發展職業教育作為促進產業升級、調整經濟結構和改善民生的戰略舉措對提升勞動大軍就業創業能力、產業素質和綜合國力具有重大意義,強調以改革的思路來發展職業教育。”會議要求建立學分積累和轉換制度,打通從中職、專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我國應用技術型大學是以應用技術類人才培養為辦學定位,而在人才培養方面則注重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會議還強調應用技術型大學在人才培養方面應該大力推動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相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相對接和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相對接,培養適應企業發展要求,符合職業要求的專門人才。胡曉敏(2014)在研究中指出:應用技術大學作為職業教育的本科層次,其人才培養目標規格既要達到本科高等教育的要求,也要符合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技術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所培養的人才應該是牢固掌握本專業面向行業所需的基礎知識及專業技能,并具有較強綜合實踐能力的高層次應用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1]
二、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期管理會計人才需求特征
2014年,我國高校開始進入到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時期,將會以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為社會輸送更具實踐能力的專門人才。而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以及企業管理的科學化,企業對專業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管理會計工作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在企業管理決策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同時企業對管理會計人才的要求也不斷變化。這使得我國高校在管理會計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方面要不斷滿足企業管理會計人才的需求。總結專家學者對會計人才、高級會計人才等的相關定義,本文認為管理會計人才是企事業單位中具備較寬的知識面和較深厚的專業造詣,如精通財會業務、熟悉市場規則,掌握金融、法律、內部控制、信息技術等相關專業知識,并具有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果斷的應變能力,能夠參與戰略經營和管理決策、把握行業發展趨勢、解決復雜經濟問題的復合型高級會計人才。因此,相對于一般財務人員來說,管理會計對從業人員的要求更具專業性和綜合性。2014年10月27日,財政部印發的《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財會〔2014〕27號)文件指出:“鼓勵高等院校加強管理會計課程體系和師資隊伍建設,加強管理會計專業方向建設和管理會計高端人才培養,與單位合作建立管理會計人才實踐培訓基地,不斷優化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模式”是加強管理會計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從企業管理會計實踐的角度,可以反映出企業管理對管理會計人才的具體要求。佟成生等(2014)通過對中國企業財務人員的調查問卷分析和企業訪談發現,企業認為管理會計人員除了應掌握基本的成本管理技術、管理會計工具的知識、數據分析技巧和相關的科技和軟件外,還應該具有對潛在風險的認識、對戰略選擇的評估、把握宏觀經濟對企業的影響等能力,而領導能力、溝通技巧等個人素質對管理會計工作也尤為重要[2]。由此可以看出,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企業管理對管理會計人才具有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期高校在管理會計人才培養中也要進行積極改革和創新,以培養出適應企業管理會計需求的高級管理會計人才。
三、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期管理會計教學改革建議
1.注重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職業核心能力,是指具體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知識以外的從事任何一種職業都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又被稱為關鍵能力。教育部在2006年16號文件指出,“要教育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學習能力,學會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在企業管理對管理會計人才的職業能力要求中,數據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領導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等均屬于職業核心能力。因此,注重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培養對培養學生從事管理會計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為了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學校可以有針對性的開展一些能力培養課程或建立注重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如開展課題解決型學習,選取與學生專業相關且具有現實意義的課題,并通過觀察法、面試法和座談法等進行評價[3](唐輝、吳真,2014)。又如開展演講、職業能力訓練等課程,情景模擬教學等。
2.加強校企合作,建立ERP管理會計模擬實驗小組。校企合作是高校專業教育一種重要的培養模式,通過校企合作可以使學生參與到企業管理實踐當中去,職業經理人講座可以使學生真正了解到企業管理對管理會計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因此,高校可以建立企業實習基地,定期安排學生進行參觀學習,模擬參與決策;還可以邀請職業經理人參與管理會計培養方案的制定和相關實踐性課程的教授,共同開展員工培訓、管理咨詢、開發教學案例等工作。建立ERP管理會計模擬實驗小組是高校培養管理會計人才的另一項重要方法。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電子計算機技術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同樣在教學實踐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各高校在向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過程中,應該不斷加強教學硬件設施的建設,其中ERP模擬實驗系統對管理學科教學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可以在管理會計人才培養中,建立ERP管理會計模擬實驗小組,利用ERP系統進行模擬決策,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模擬企業組織,在實踐案例中進行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和評價等管理會計工作,使學生更深入的了解管理會計的工作職能。
3.引入競賽教學機制,鼓勵學生參與專業競賽。CIMA國際商業精英挑戰賽、IMA管理會計案例大賽等比賽均立足于國際化企業管理會計的發展,學生通過參加比賽可以了解國際化管理會計應用實踐,培養管理會計意識,并能在比賽中提高自身的組織參與能力、小組領導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溝通交流能力等管理會計人才應該具有的能力。因此,高校應該引入競賽教學機制,建立規范化的競賽指導體系,選擇專業教師進行競賽培訓,加強參賽硬件建設,鼓勵學生參與專業競賽。
作者:許樂媛 楊懿丁 單位: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工商學院
參考文獻:
[1]胡曉敏.對應用技術大學人才培養的認識與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4(9):29-31.
[2]佟成生,許素蘭,李扣慶,梁淑屏.中國企業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基于中國企業財務人員的調查問卷分析[J].會計研究,2014(9):13-20.
[3]唐輝,吳真.向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背景下的職業核心能力培養[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33):12-16.
基金項目:
本文得到了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科研教改項目(項目編號:14CRKJ12)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