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校長教育觀念下管理創新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現今學校管理的現狀
作為一校之長理應成為改革創新的實踐者,但部分小學校長對新課程知識學習不夠,對教育法律法規了解不透,對教育發展規律和趨勢洞察不深,因而在新課程改革中難以成為管理創新的倡導者和引領者。只有校長積極去倡導新理念、新方法,并積極用新理念、新思想武裝教師的頭腦,學校管理創新才能變成現實,才能變成全校的共同行動。
(2)一些小學辦學特色不明顯。
一些小學沒有根據學校的地理環境、人文歷史以及學校老師學生的特點規劃學校特色,而是“千校一面”。校長辦學思想沒有特色,將導致學校難以辦出特色,創出成果。
(3)小學管理“開門辦學”不足。
按照現代組織學、管理學的觀點,學校管理的結構應是開放的。但從總體上看,小學管理缺乏創新開放的機制,大多都處于“閉門辦學”的狀態。雖熱衷于建立“家長學校”,但真正的家校聯系還是偏少,家校互動常滿足于一個學年開一次家長會。只有讓教師“走出去”“引進來”,建立起創新開放辦學體制,才能把教師、家長請進學校一同參與管理,學校創新發展。
(4)許多小學校長過度依賴層級管理,因為它能充分體現校長的意志和權威。
殊不知,沒有采用“以人為本”的管理,這會使大多數教師都處于一種被動執行的狀態,缺乏創新的活力,教師的專業成長受到抑制,學生成了最直接的受害者,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就可想而知了。
二、學校管理創新的必要性
一方面,加強學校管理創新,是時展的需要。面對社會發展的需要,創新就必須要有創新型的人才。鄧小平同志說:“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作為小學的教育更要拋棄應試教育的思想,走教育創新之路,為培養創新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現在的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中存在著許多與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方面,這種管理嚴重影響著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和創新。要想改變這種狀況,管理者就要推陳出新、善于探索,走出一條教育教學創新之路。另一方面,加強學校管理創新,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隨著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全面依法治國的不斷推進,人們的社會文化、“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辦學的理念與層級的關系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管理的統一,強調領導權威,重視事、輕看人的教育教學管理等的陳舊方式就受到了很大的沖擊。雖然這些年管理者也發生了一些改觀,但與現在時展仍然存在巨大差距,這種差距已嚴重制約著學校各項工作的發展。因此,學校只有對各項工作進行全面的變革,才能確保教育教學改革,從而推進素質教育的全面進行。
三、發揮校長引領作用的幾點做法
第一,小學校長要樹立新課程理念。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我國教育發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變革,小學校長一定要走在這場變革的前沿,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教學的改革。第二,小學校長要引領教育觀念變革。校長作為小學課堂教學改革的責任人,是引導教師變革教學觀念的關鍵人物,這種引領作用體現在校長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統籌規劃學校教學改革、營造“以學生為本“”自主、合作、探究”的校園文化。第三,小學校長要樹立可持續發展質量觀。教育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校長要跳出狹小的學校教育范圍,擺脫就學校論學校,就教育論教育的思維模式。必須牢固樹立可持續發展質量觀,為孩子的未來發展打好基礎,讓一代代孩子敢于有夢想,敢于追求夢想,并最終實現夢想。第四,小學校長要引領教師專業成長。小學校長引領教師專業發展,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教師培訓,組織教師參觀學習,組織骨干教師研訓,學科主任、備課組長研訓會議;創辦校刊,促進教師進行教育研究,分享研究成果,反思學校和自身存在的問題,就重大問題組織立項研究;參與課題研究,讓教師在互動的學習和研究中,提升科研能力;積極評價創新活動,及時總結和推廣改革成果,等等。通過深入課堂指導教學改革,引領教師專業發展,引領校本教學研究,創新學校管理制度,為學校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引領教師做終身學習者。
四、結語
總之,小學校長要勇于面對新形勢下出現的新問題,以身作則、敢于擔當、傳承創新,通過更新自身教育理念,提高創新意識,堅持以人為本,引領教師專業成長,增強引領學校管理創新能力,為實現學校可持續發展而不懈努力。
作者:謝家文 單位:福建省長汀縣城關中區小學